“如今京都多风雨,王爷身为萧氏皇族,也要多用心些。”
唐如玥刮去茶沫,唇角浮起一丝冷笑。
“咱们大夏朝廷总不能让人小瞧了,任是阿猫阿狗都敢欺负上门。”
萧乾吃饱喝足,眯着眼睛如同饕足的猫咪,可眼角却透着冰寒。
他依旧是那幅放荡不羁的模样,懒散道:“不过是些不开眼的脏东西,臣弟既然用了皇嫂的早膳,自然应该投桃报李,也该让有些人瞧瞧萧氏皇族还没死绝呢!”
等到上早朝时,唐如玥跟萧乾已经达成一致。
他向内阁递了个告假折子,转身出了宫城,朝安定门外而去。
议政殿偏殿里,内阁诸官看着手中的奏折,如同烫手山芋。
“孙大人,礼亲王殿下刚送来告假折子,您看这要怎么办?”
年轻的内阁书士隋俊来看着上官,一脸的为难。
孙寺叹了口气,“能怎么办,咱们就是微末小臣,这种事儿交给上面操心去吧。”
“听说王爷今早进宫,跟太皇太后大吵一架,摔袖离去,咱们就这么递上去,太皇太后不会怪罪吧?”
隋俊来人年轻,可心思却不少。
他出身高门望族,隋氏历经百年而不倒,在京都也是有名的世家。
隋俊来作为这一代的翘楚,家中多次叮咛,在朝中为官千万不能得罪太皇太后。
哪怕是跟皇上闹翻了,隋家也并非无依无靠。
可要是太皇太后动了心思,只怕整个家族都要被牵连。
隋俊来不得不顶着上峰打量的眼神,继续问道:“要不然辛苦大人您问问唐首辅的意见?”
孙寺打眼一瞧,就知道他抱着什么样的心思。
亏他还是隋家出来的才俊,如此刻意逢迎,怕是在内阁做不久了。
孙寺懒得废话,点了下头,拿着告假折子去找唐如瑾。
距离萧乾出宫还不到半个时辰,礼亲王和太皇太后因安定门外的血书,大吵一架,不欢而散的消息就传遍了京都。
唐如玥正要去议政殿上早朝,就看到南烛匆匆赶来。
她面色急切,脚步慌张,“主子,不好了,安定门外百姓暴动,守城的将士不知该如何应对,请主子示下。”
唐如玥手中转动的翡翠珠串顿了一下。
她深吸一口气,该来的还是来了,“传旨宋思明,让他先行区安抚灾民,另外,让傅杉带人暗中观察,留意人群中会有人刻意挑起争端,若是发现,不要轻举妄动,派人暗中追踪。”
南烛离开后,唐如玥刚要抬脚进殿,想到什么又停住了脚步。
她招手唤来雪青,压低声音在她耳边吩咐道:“你去传讯给探子,留意皇陵是否有异动,另外,加紧搜索宁氏兄弟的踪迹。”
全都安排好以后,唐如玥挺直脊背,正了正头上的凤冠。
她转头看向立在旁边的礼服,含笑道:“走吧,小福子,今个儿怕是有一场硬仗,等着咱们呢!”
李福面色如常,笑着回应:“不管发生什么,奴才都会陪着娘娘的。”
唐如玥迈进议政殿的那一刻,就感觉到殿内的氛围异常紧张。
她步履从容,端坐在珠帘之后。
李福高声宣道:“太皇太后有旨,诸臣有本启奏,无事……”
“臣宋樾参太皇太后祸乱朝政,延误赈灾,致使百姓民情激愤,臣刚刚得到的消息,安定门外那些灾民反了!”
宋樾神情激愤,连话都没让李福说完,就站了出来。
原本他对太皇太后颇为欣赏,这些年太皇太后辅佐三代帝王,手握重权,却能够在皇上登基后,不贪恋权柄。
可现在,皇上才刚亲政不久,太皇太后就再次垂帘听政,任人唯亲,连宋思明这样的商贾都身居要职,灾民如何能信服?
他失望地看向珠帘后,“臣还要参礼恩伯宋思明,商贾重利,竟然敢在灾民的赈灾粮食上做手脚,简直是荒唐至极,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
紧随在宋樾之后,又有两名御史出列,分别参了唐如玥和宋思明。
看起来,似乎是要将安定门外的民情,全都怪在她二人身上。
唐家门生故旧,自然也不会坐视不管,任他们攀扯太皇太后。
他们一个个站了出来,跟御史你来我往,引经据典,吵成一团。
唐如玥安静地聆听,没有任何的表示。
唐如瑾却按捺不住,高声喝道:“朝堂之上,吵吵嚷嚷,你们哪里有半点朝廷重臣的模样,如今民情急切,你们却只想着权力争斗,敢问诸位你们如此争吵,对国事可有半点助益?”
妹妹这些年为大夏,为萧氏皇族,已经付出了太多。
如今贵为太皇太后,本该颐养天年,却还要天不亮就上朝议政。
这些朝臣心中没有半点感激,反而担心妹妹操弄权柄。
若是妹妹真的心存争权之意,这大夏早就不姓萧了!
唐如瑾越想越替妹妹委屈,声音中的怒气早已无法抑制。
“太皇太后殚精竭虑,为百姓谋福祉,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全都是为了大夏,为了陛下,你们扪心自问,可曾真心为百姓做过什么?”
他冷哼一声,神色越发不忿,“你们只顾在这里吵吵闹闹,放着安定门外那么多百姓不管,你们配得上陛下对你们的信任,对得起百姓的期许吗?”
朝臣们一时间沉默了。
唐如玥唇角止不住上扬,哥哥还是跟小时候一样,护短。
她清咳了一声,沉声道:“先是有数十人无故被杀,尸身就那么摆在光天化日之下,丝毫没有半点畏惧之意,这些宵小狂徒,竟然还用百姓的鲜血在城墙上书写谣言,试图祸乱我大夏根基。”
她站起身,指尖拨开珠帘,清脆的撞击声在大殿中反复回荡。
唐如玥走到前殿,光明正大地站在朝堂上。
“哀家入宫二十载,什么样的风雨没经历过,诸位御史也不知道参过哀家多少次,你们以为哀家还在乎这点名声吗?”
唐如瑾和刘老大人对视一眼,在彼此眼中都发现了同样的笑意。
太皇太后还真不是在乎名声的人。
“诸位大人,”唐如玥视线扫过下方,唇边若有若无地勾起一抹嘲讽,“不知可愿为一下分忧,解百姓围城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