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大夏第一妖后 > 第222章 民心重于泰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老九不自觉弓起后背,低头跟在女子身后,不敢抬头看向内里。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自己像是被蛇盯上的老鼠,背后一阵阵冒冷汗。

他“噗通”一声跪下,“奴才见过主子,给主子请安!”

头顶传来一声饶有趣味地轻笑,“呵呵,老钱从哪里找来你这个妙人的,霜华,还不给咱们的客人搬个软凳,让他坐着说话。”

原来那个好看的小娘子叫霜华啊!

孙老九在心里咂摸着她的名字,真是人如其名,肌肤如霜似雪呢。

霜华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要是听到,少不得要啐上一声。

此刻的霜华跟在孙老九面前完全不同,脸上的冷傲化作了缠绵柔情,如同钩子般若有似无地缠在上首的年轻男子身上。

她轻轻退到门口,唤来小厮搬过一张软凳。

“主子赏你,还不赶紧起来谢恩。”

“哦哦,”孙老九恍然大悟,有些笨拙地叩拜,“谢过主子,主子跟钱大哥说的一样心慈,怪不得会把我们这些贱民放在心上。”

他稍显蠢笨的讨好,简单却有效。

头顶传来的声音,带着显而易见的愉悦,“你如此机灵,倒是让本公子放心不少,交给你们的事情做得不错。”

孙老九爬起来,屁股挨着软凳边缘坐下。

他抬起头,看到眼前男子的真容,一时间愣在原地。

面前的男人端坐在雕花红木太师椅上,一身青色锦袍,衬着他清冷出尘的五官,越发矜贵,手中摇着一把玉骨折扇,隐约可以看见扇骨上的丝丝鲜红。

孙老九对上他幽深的寒眸,心底一抖,如遭雷击,连忙垂下头。

他越怯懦,上首的男人就越满意。

谁能想到太皇太后满京都寻找的宁家二公子宁棠川,竟然会出现在小小的风华楼中。

他摇着扇子,似笑非笑地看着孙老九,“说吧,老钱要你来见本公子,到底有什么要事?”

孙老九皱眉,像是在努力回想些什么。

蠢笨的模样,成功逗笑了宁棠川和他身边的霜华。

霜华娇嗔道:“二少爷,我就说老钱鼠目寸光,您瞧瞧他找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人。”

“霜华,不可放肆,”宁棠川收起折扇,轻佻地挑起她的下巴,“老钱是祖父一手培养的暗卫,最是沉稳能干。”

听到霜华贬低钱循,孙老九脸上下意识地染上一丝怒意。

很快,又压了下去。

他朝宁棠川拱了拱手,“钱大哥让我来请示主子,外面已经乱起来了,预计今晚就会跟守城士兵正式交锋,但公主那边我们失败了,隔离区重兵把守,我等无法靠近,且……”

宁棠川挑眉,“嗯,如何?”

“钱大哥怀疑,公主已经不在隔离区内。”

孙老九迟疑片刻,还是如实将钱循的交代说了出来。

虽说,他从来不觉得抓个公主能有什么用处,难不成太皇太后还会为了个公主放弃朝政大权。

孙老九的脑子不算聪明,可他都明白的事情,真不知道钱大哥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宁棠川似乎并不意外,“无妨,太皇太后这会儿应该出宫,不久就会出现在安定门城墙上,到时候你们务必要煽动灾民,咬定妖后误国。”

孙老九犹豫了一瞬,还是没忍住问了出来。

“这真的有用吗?”

宁棠川仰头大笑,似乎听到什么好笑的事情一般。

孙老九缩了下脖子,钱大哥总说主子睿智温和,他怎么觉得主子像是有什么大病。

宁棠川笑够了,放下折扇,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而后缓缓道:“萧氏一族最是虚伪,整日将仁善挂在嘴边,咱们这位太皇太后更是如此,她不是喜欢说民心重于泰山吗?”

宁棠川刷地一下打开折扇,笃定道:“我倒要看看,当民心不站在她那边时,她会不会还这样坚定!”

此时的唐如玥,确实如宁棠川预料的那般,正站在安定门的城墙上。

城墙下的暴乱越发激烈。

愤怒的灾民们用石块和木棍攻击城门,有人甚至试图爬上城墙。

守城的士兵几次驱赶,却又顾忌百姓,不敢下重手。

结果非但没能将灾民驱赶下去,反而有不少将士被灾民砸伤。

城楼上,唐如玥的脸色越发阴沉。

她转身询问守城的武将,“宋思明在哪里?哀家不是让他安抚灾民,他就是如此安抚的?”

武将额头上冷汗直流,不知该如何回答。

礼恩伯啊礼恩伯,你可要害死本将军了!

他硬着头皮,准备替宋思明解释。

却听到城墙下一阵骚乱,原本紧闭的城门,不知在何人的命令下打开。

灾民马上就要冲进城内,却忽然停了下来。

“粮食,是粮食来了!”

“我们有救了,粮食,好多粮食!”

“娘,娘啊,快醒醒,咱们有粮食了!”

“哥哥,我们有吃的,我们是不是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灾民们围在城门口,又哭又笑。

无数人跪在地上,为没能等到粮食的家人痛哭。

更多的灾民看到粮食,死寂一般的眼中,终于燃起了希望的光芒。

唐如玥在禁卫的保护下,走到城楼边缘向外张望。

一直未曾出现的宋思明,带着宋氏商号的掌柜小厮赶着马车出城。

沉重的车辙在泥泞的土地上压出一道道深深的沟壑。

不用看也知道,里面一定装满了粮食。

宋思明抹着额头的汗水,高声喊道:“奉太皇太后懿旨,运粮赈灾,各位乡亲们,都让让,让咱们把粮食运出去。”

跟在他身后的掌柜小厮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和煦笑意。

他们不停地劝解灾民,“咱们可是整整运了二十大车粮食,各位老乡们别着急,人人都有份!”

“咱们可是把京都的粮库,还有宋氏的粮仓都搬空了,保证让大家都能吃上饱饭。”

“乡亲们放心吧,你们以后再也不会挨饿了,我们当家的说了,宋氏商号招募工人,绣娘,只要肯干活,咱们宋氏商号都要!”

围在城门口的灾民,如同静止一般愣在原地。

下一秒,如同黑潮的人群纷纷跪在地上,呼声震彻夜空。

“太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