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匪头子也被张信活捉。
这个土匪头子被抓获后,知道自己这次碰到了高手,便不再作任何徒劳的反抗,乖乖认输。
他听从了高松的劝说,给二掌柜的写了一封信。
信中说他在黄花山,与高松寨主正就某件事的可行性做终极研究,不久将去执行。
估计得用些时日,要二掌柜的在家好好看守山寨,做完了这单生意,他就返回去。
之后和下属们一起,被关进了一个山洞。
在黄花山的这段时间里,是张信最为清闲的一段日子。他每天抱着小公主,在山顶转来转去,享受着轻松和快乐。
这时候的小公主,已经在学习走路。
嘴里甚至含糊不清地说着只有她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引得人们开怀大笑。
终于,派出去的人陆续赶回来了。
没带回一个好消息。
最叫人关心的中原战火,仍在继续。
只不过由大明军和李自成的战争,变成了和大清之间的争斗。
现在明朝的一些高级将领,已不把李自成作为主要敌人,而是作为合作对象,加以拉拢。
多尔衮的铁蹄,正在攻陷一个个城市。他们沿途收编了大量的降军,声势更加不可阻挡。
主帅多尔衮野心勃勃,一路攻城拔寨,直逼中原。
未来的中原将有一场恶仗。
形势比张信想的还要糟糕。
这时候,去南方明显是不明智的。
因为没有可以信任的力量可以去投奔。
现在的中原一带,明军派系众多,且互不隶属,形势相当地复杂。
他们既要和清军斗,又因自己的私心,内部也在斗争。
现实中应该出现一位铁腕人物,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但这样的人物并没有出现。
而且,如果到了南方,也不是想的那样容易。
你必须得有一定的人脉,才能够站得住脚。
尤其是南方那人间稠密的地方,宗族势力特别强大,外地人在当地人创业,没有当地人的支持,几乎不可能。
终于,派出的最后一名使者王栓俊也回来了。
他带回了一个更叫人振奋的消息。
他见到了淮南王朱敏。
朱敏做淮南王多年,在当地实行低赋税政策,使当地较为富裕,名声较好。
他是万历弟弟的孩子,按辈分崇祯应叫他叔。
是皇室成员中最具智慧的人,和祟祯关系也最好。
在崇祯最困难时,没少对他帮助。
崇祯能维持到今天,他功不可没。
听说李自成攻破京都,逼死了李自成,痛哭了三天,几度昏厥。
后在手下的劝解下,才振作精神,发誓要起兵北伐,收回京都,重兴大明荣光。
现在正四处招兵买马,麾下已聚集了近万精兵。
其中不乏从各地逃亡过去的崇祯时期的栋梁之臣。
知道这个情况后,王栓俊连夜前去拜访。
听说是张信派来打探消息的使者,朱敏顾不得一天劳累,连夜召见。
原来朱敏和张信有一面之识。
他对张信的胆魄和智谋,十分佩服,认为他是安邦定国之臣,他的出现,将会对后大明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当听说北平失守之后,张信仍安然无恙,并且还从宫内救出小公主,并且正在寻找太子时,朱敏大加赞赏。
认为张信救了公主,就等于救了皇室。
现在是乱世,只要是崇祯骨血,无论男女,都具有超强的号召力。
当知道张信现在手中不仅有小公主,还把永乐大帝留下的一洞金银尽收囊中时,朱敏惊呆了,张开的嘴巴半天都没合上。
作为重要的皇室人员,他听说过这件事,但仿佛它们又离自己是那么地遥远。
因为按照规则,只有拥有皇帝身份的人,才能知道这个秘密。
因此朱敏从没关心过宝藏的事,他知道自己没资格。
但是朱敏知道钱在巩固政权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尤其要拉起一支队伍,没有一定的物质做后盾,更是不行的。
而张信的这笔钱,养一个政权似乎一点都不成问题。
况且人家现在也不是孤军奋战,手下有一百多个弟兄。
这一百来人个个经历不凡,许多人都有过在东厂的经历。
可以这样说,东厂名义上没了,但人员还在,他们仍聚集在老长官张信身边,等待着为国家效力。
那一夜,朱敏和王拴俊谈了许多,快天亮,才中止了谈话。
朱敏向王栓俊请求,回到张信身边时,无论如何,也要劝他南下。
只要张信到了淮南王的地盘上,他将为张信提供他所需要的一切。
无论土地,还是兵员。
在权力上,他决不与张信起争执。
张信最少得拥有一个大将军的头衔,统帅这个新兴政权的全部兵马。
他不接受这个职位都不行,因为他有这个能力,国家需要他。
至于打谁的旗号,看张信的心意。
如果觉得对他淮南王不佩服,那打小公主的旗号也行。
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他一概支持。
当然,能找到太子最好,因为这江山本来就是他的。
怕张信心存疑虑,朱敏坚持想派个能言善辩的使者,和王栓俊一起,去黄花山去做说客。
王栓俊认为此举不可。
主要是现在大环境不好,形势太乱,加上小公主的原因,张信怕出了差错,对外来人员,十分地小心。
不是自己熟悉的人,一概不见。
这样做都是为了小公主更加地安全。
见说不通王拴俊,朱敏只好作罢,但还是写了一封信,让他转交给张信。
把信撕开,见里面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见张信的渴望,希望他以国家大局为重,立即南下,共商救国大计。
张信看后,不觉热血沸腾,仿佛那片土地上,己聚集了千军万马,恢复明室江山,己指日可待。
眼见得所有外派人员,都已安全返回,便决定即日下山南下。
这天清晨,把玉华山的俘虏,全部放了。
由于高松坚决要加入队伍,黄花山这股土匪,由于失去了首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了,因此必须遣散。
除了挑选了二十名年轻力壮,身体素质好的外,其余的都发给了银两,打发回家去了。
然后点起一把大火,把山寨烧了个精光。
这些人则十人围护着一辆马车,慢慢地向山下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