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古今中外奇案录 > 第264章 九条人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朝永乐八年的初秋,开封府的双喜酒楼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闹市的繁华之中。每当夜幕降临,酒楼里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小二们忙得不亦乐乎,仿佛脚下的步伐都带着风。

然而,在这热闹的背后,二楼的掌柜秦双喜却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难以言喻的忧虑。他望着周围那些门可罗雀的酒楼,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安。

秦双喜并非开封本地人,他两年前才盘下这家酒楼,凭借一手精湛的厨艺和独到的经营理念,将双喜酒楼打造成了当地的金字招牌。然而,正所谓树大招风,生意兴隆也引来了不少眼红之人。

在这其中,李二便是秦双喜的老对头。他经营的酒楼就在隔壁街上,两人为了争夺客源,没少明争暗斗。李二这人狡猾吝啬,又有着复杂的背景,秦双喜平时都尽量避而远之。

然而,就在中秋节前夕,双喜酒楼却突然挂出了转让的牌子。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李二更是第一时间上门询问。

“秦老弟,你这是怎么了?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怎么突然要转让酒楼呢?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李二开门见山地问道。

秦双喜叹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李兄有所不知,家中老父病重急需用钱,我也是迫不得已才做出这个决定。不知李兄是否有意收购?”

秦双喜其实并不想把酒楼卖给李二,但眼下形势所迫,他也只能先这么说。他心里清楚,李二出价肯定不会高,而且此人背景复杂,一旦酒楼落入他手,恐怕会惹来更多的麻烦。

果然不出所料,转让的牌子挂出去两天后,除了李二之外竟无一人上门询问。秦双喜心中更加确定,这背后一定有李二在暗中捣鬼。

面对强龙难压地头蛇的局面,秦双喜只能无奈接受现实。他找到李二进行交涉,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最终将酒楼以五千两的价格转让给了李二。两人约定三天后到衙门办理转让手续,李二则利用这段时间筹集资金。

虽然心有不甘,但秦双喜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他本以为此事就此了结,没想到在即将离开开封之际,却又发生了一件离奇的事情……

在办理酒楼转让手续的前夜,酒楼内笼罩着一股诡异的氛围。原本在后厨默默劳作的大牙突然找到了即将离去的秦双喜,他脸上的笑容带着几分奸诈,仿佛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秦双喜对这位嗜赌如命、经常偷窃的伙计并无多少好感,但他还是按照规矩,给那些不愿留下的伙计发了工钱和遣散费,对于那些愿意留下的,也给予了他们选择的权利。

大牙站在秦双喜面前,脸上堆着虚假的笑容:“掌柜的,您真是个大好人。我本来不想说,但眼看着您明天就要走了,我这心里实在过不去。”

秦双喜眉头一皱,他知道大牙这种人无事不登三宝殿,但还是淡淡地问道:“你有什么话就说吧,别绕弯子了。”

大牙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半个月前,我在后厨帮忙,无意间发现后院的枯井没盖。我好奇地凑过去一看,结果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秦双喜心中一紧,但表面上还是保持镇定:“住口!你想要什么,直说!”

大牙见秦双喜如此直接,心中一喜,伸出两根手指:“一百两!我保证守口如瓶。这一百两对掌柜您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秦双喜愤怒地转过身去,但听到大牙突然没了声音,他迅速转过身,只见大牙满脸是血,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而站在大牙背后的,竟是秦双喜的大儿子秦天。

“天儿,你这是……”秦双喜惊愕地看着秦天,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秦天冷冷地瞥了一眼地上的大牙,说道:“爹,这种人不能留。他没有底线,今天能威胁我们,明天就能出卖我们。而且我们明天就走了,以后再也不会回这开封城了。”

秦双喜无奈地点了点头,父子俩合力将大牙的尸体抬到后院的枯井旁,然后丢入井中,盖上了井盖。

夜深了,双喜酒楼里一片寂静。然而,在这寂静之中,却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这个秘密,将永远随着大牙的尸体,沉没在枯井的深处。

第二天,秦双喜与李二如约而至,在衙门办理了酒楼转让手续。银票到手,秦双喜一家迅速打点行囊,踏上了新的旅程。县令陈明望着李二,脸上浮现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李老板,恭喜您心愿达成啊。”李二满脸横肉笑得如同盛开的菊花,拱手回敬道:“多谢大人成全,同喜同喜。”两人眼中闪烁着不为人知的算计。

秦双喜一家离去后,李二开始着手新店的开张事宜。他仅招了两名工人,对酒楼做了些微的改动。完工后,工人找李二讨要工钱,李二却像只老狐狸般,鸡蛋里挑骨头,找各种理由想赖账。他不仅克扣工钱,还威胁两人以后别想再接到活。两名工人气得七窍生烟。

其中一人怒道:“李老板,你今天要是不把工钱结清,我们就把你后院枯井里的两具尸体报官去!到时候,你这点钱可就不够看了。”

“两具尸体?哪来的两具尸体?”李二心中一惊,暗自琢磨,“怪不得秦双喜当天就匆匆离开了开封府。”

见两名工人气势汹汹,李二连忙换上笑脸:“两位兄弟,有话好好说。我今天手头紧,明天,明天一定给你们结清。”他心中暗自盘算:一是不能让死人坏了新店开张的吉气,二是为了这酒楼他可没少花钱打点,官府的人也不是他随意能使唤的。若是真在自家后院发现两具尸体,到时候可不是几两银子就能摆平的。

李二虽然心狠手辣,但也是个懂得权衡利弊的人。第二天,当那两名工人再次上门讨要工钱时,李二毫不犹豫地在后院将他们杀害,并将尸体抛入了那口枯井之中。从此,双喜酒楼的后院又多了两个不为人知的秘密。

为了混淆视听,防止那两名工人的家人报案搜查,李二心生一计。他找来店里的小二,让其穿上工人的衣裳,然后从店里从容地走出。如此一来,即使官府真的前来盘查,李二也能故作无辜地表示,那两名工人已经结完工钱离开了,至于他们去了哪里,自己一无所知。

在李二的精心策划下,酒楼如期开张。虽然生意不如秦双喜当年那般火爆,但也算是座无虚席,李二看着账面上日益增多的银子,走路都开始飘飘然了,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脚下。

然而,正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李二的酒楼隔壁,有家茶馆,老板名叫李旦。最近,茶馆的生意日渐萧条,李旦愁得眉头紧锁。每当看到隔壁的李二生意兴隆,他心中就充满了不甘和嫉妒。

一日,李旦在大街上偶遇了李二,他毫不犹豫地拦下了这位邻居,试图向他借点银子周转生意。然而,李二却是个出了名的吝啬鬼,现在生意好了更是鼻孔朝天,对李旦的借钱请求不屑一顾:“哟,这不是隔壁的茶馆老板吗?你那茶馆我看也没必要开了,早点关门得了。”

李旦被李二的话气得火冒三丈,原本还对李二存有一丝敬畏,现在却是彻底厌恶了。他愤怒地反驳道:“你的生意也未必见得有多干净吧?那两名工人是不是在你店里出了事,你我心知肚明。你以为能瞒过官府,却瞒不过我。那天我亲眼看到了整个过程。”

原来,当年秦双喜开酒楼时,李旦曾与酒楼里的一位厨娘有过一段情缘。两家的后院相连,李旦便在墙上凿开了一块砖,作为与厨娘传递信号的暗号。秦双喜离开后,厨娘被遣散,但那块砖却一直留在了那里。直到那天,李二在酒楼后院杀死两名工人时,李旦无意间通过那块砖的缝隙,目睹了整个过程。

现在,李旦决定利用这个秘密来威胁李二。他冷冷地开口:“你今天必须拿出三百两银子给我,否则我明天就将真相公之于众。你做了多少肮脏事,你自己心里清楚。”

李二原本自信满满的计划,自以为天衣无缝,却不料被精明的邻居李旦窥见了一角。李二的内心瞬间慌乱如麻,毕竟那口枯井里已经藏着四具尸体,一旦真相大白,他将无处可逃。然而,李二毕竟是个老江湖,不愿轻易服输。

他一把扯过李旦,来到一个偏僻的巷子,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从袖子里摸出两张崭新的银票,总共两百两:“李老弟,你看这……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何必为了这点小事撕破脸呢?我今天出门就带了这些,你先拿着。”

李旦看到银票,怒气稍微消散了一些,接过银票,摇头晃脑地走了。李二看着李旦的背影,心中却在盘算着如何彻底摆脱这个麻烦。

就在这时,一个衙役从另一边走了过来。李二眼睛一亮,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他假装焦急地追赶李旦,边跑边大喊:“抓贼啊!抢劫了!快抓住他!”

衙役听到动静,立刻追了上来。李二指着不远处的李旦,气喘吁吁地对衙役说:“官爷,前面那个小贼抢了我两百两银票,请您务必帮我追上他!”

李旦一听李二的话,心中大惊,以为李二真的在衙门里有人,连忙撒腿就跑。衙役见状,也飞奔而上,很快便追上了李旦,将他制服在地。

李旦想掏出银票还给李二,以证清白。但李二却大声喊道:“官爷小心!他有暗器!”衙役一听,哪里还顾得上细想,一刀便斩向了李旦。可怜李旦,就这样不明不白地丢了性命。

李二看着倒在地上的李旦,心中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回到客栈,连夜将枯井填平,自以为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天道轮回,他的霉运并未就此结束。正所谓一步错步步错,李二的未来还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与挑战。

在那天的混乱中,李二意外得到了一个名叫花彪的衙役的帮助。花彪,在县衙里可是个赫赫有名的“金主至上”的家伙,他之所以出手相助,完全是看在李二那红红火火的生意上,想着这次帮忙,以后还怕没钱花吗?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李二的预料。第二天,花彪就笑眯眯地登门拜访,李二虽然心里咯噔一下,但还是大方地掏出了100两的谢礼。他本以为这出手阔绰的谢礼足以让花彪看到自己的诚意,谁知这却是他噩梦的开始。

从那之后,花彪就像个贪吃鬼一样,隔三岔五地上门蹭吃蹭喝,而且还不是他一个人,每次都带着一群“兄弟”来。李二看着账单上不断攀升的数字,心里那个苦啊!

忍无可忍的李二,终于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他搬出了自己背后的王牌力量,县令陈明。陈明一听这事,眉头紧锁:“你怎么会惹上花彪这个麻烦?他在县衙里有一帮自己的小弟,而且此人在黑道上也颇有势力。”

李二听后悔不当初,本以为只是个小角色,没想到却惹上了一个大爷。他焦急地问陈明:“县令大人,现在该怎么办啊?”

陈明沉思片刻,叹了口气:“我们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事到如今,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了。”

李二一听,心中顿时有了主意。他悄悄告诉陈明,自己早就和县令大人有过合作,两人早年还一起做过生意。陈明一听,眼睛一亮,两人开始密谋如何对付花彪这个难缠的家伙。

在繁华的开封府,李二凭借着县令陈明的庇护,在当地商界混得风生水起,直到那个名叫秦双喜的外乡人到来。秦双喜的酒楼如日中天,短短时间内便在当地声名鹊起,甚至威胁到了李二的垄断地位。

李二与陈明密谋,企图给秦双喜制造些麻烦。起初,他们的小动作都被秦双喜巧妙化解,这让两人愈发恼羞成怒。终于,陈明提出了一个狠招——用人命来逼走秦双喜。李二听后心领神会,他暗中杀死了一名乞丐,趁着夜色将其尸体投入了双喜酒楼后院的枯井之中。

秦双喜感受到了这股莫名的敌意,深知自己在当地没有根基,便明智地选择了离开。李二和陈明得偿所愿,酒楼赚的钱两人按照三七的比例分成。他们本以为这计划天衣无缝,却不料这背后牵扯着更多的秘密和生命。

为了彻底清除隐患,李二和陈明又将花彪骗入酒楼杀害。他们计划第二天将花彪的尸体带出城,扔到乱葬岗去。由于花彪平时得罪的人不少,加上有陈明的掩护,他们以为没人会怀疑到李二。

然而,一切并未如他们所愿。当李二用马车运送尸体即将出城时,一队官兵突然拦住了去路。更令人惊讶的是,官兵身旁竟然站着李二的儿子李文华。

“爹,收手吧!回头是岸啊!”李文华跪在地上,眼中充满了恳求。

李二作为商人,深知商界的险恶,他不希望儿子重蹈自己的覆辙。为此,他不惜花费重金将儿子送入全国顶尖的书院学习,希望他能走上科举之路,光大家庭。然而,李文华在回家帮忙时无意中撞见了父亲杀死工人的场景,他无法接受父亲的所作所为,决心要阻止他继续犯错。

李文华曾试图劝说父亲收手,却遭到了李二的严厉训斥和关押。但他并未放弃,而是悄悄打探父亲的行动,得知了父亲与陈明的勾结。深感正义的李文华决定站出来揭露真相,他从书院逃出后联系了自己在衙门当值的师兄,并将此事上报给了当地的知州。

知州得知此事后,立即着手审理此案。他们挖掘了被填埋的枯井,里面竟然挖出了四具尸体!这一发现震惊了全城百姓他们纷纷高呼:“为民做主!处死陈明和李二!”

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李二和陈明终于被捉拿归案他们将面临法律的严惩而李文华的勇敢和正义也为他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赞扬。

在那个繁华的开封府,原本一家如日中天的双喜酒楼,却成了九条人命的悲剧舞台。这背后,是一出因贪念而引发的悬疑大戏。

起初,人们发现了一具白骨化的乞丐尸体,而那白骨之下,还隐藏着更加惊悚的秘密——双喜酒楼后厨的帮工大牙,以及两名无辜的工人,他们的生命竟也在此终结。

随着调查的深入,茶馆老板李旦和县衙衙役花彪也牵扯其中,他们的名字被永远地刻在了这起案件上。

知州大人决定将这起案件的来龙去脉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看看这背后的贪婪与罪恶。最终,李二、陈明,以及回到老家的前任老板秦双喜之子秦天,都因杀人罪被判斩首。

一家酒楼,九条人命,真是可悲可叹!原来,这所有的悲剧都源于一个“贪”字。李二和陈明贪图酒楼的生意,想要分一杯羹;而其他人,则因为贪图小恩小惠,最终都走上了不归路。

这起案件成了开封府的一段传奇,人们纷纷议论着这背后的故事。有人说,这是贪婪的代价;有人说,这是命运的捉弄。但无论如何,这九条人命,都永远地留在了人们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