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 第826章 怎么又有我份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子门生这么多,就他一个人想为老师伸冤?

这怎么说怎么古怪。

所以他们都知道,苏誉必定是有所图。

但至于苏誉图的是什么,他们一时没有猜到。

难不成东南那边看不上安王继位,要换他们看中的人上位?

可据他们所知,淮南王这么多年,都没和京城的皇亲们有过什么交集。

所以送与他们一派的皇室血脉上位,这个猜想不太靠谱。

大家都在猜测时,苏誉这一封奏疏,已经在民间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

毕竟他上疏的动作并不隐秘,而且有心散播消息让所有人知道。

街头巷尾的茶馆,都有读书人在议论。

“听说东南的驸马苏誉上疏,以天子门生的身份,要求朝廷彻查先帝与先帝血脉的死因,严惩加害皇帝之人。”

“他本就是大周的臣子,为何要以天子门生的身份上奏?”有人疑惑地问。

有人解释说:“这不就说明,陛下的死很有蹊跷,但朝堂诸公中却有人在故意掩盖么?”

“以弟子身份上奏,天地君亲师,大义他全占了,就算只有他一个人质疑,朝廷也必须得重视,不能含糊应付。”

“这么说来,咱们的小皇帝莫非真的也是被人害死的?”

“我听说了一个传言,是关于陛下死因的。”旁边有人神神秘秘地压低声音,周围人赶紧都凑了过去听。

“听闻咱们陛下两岁多了,依然口不能言。”

“太后为此,派了不少宫人照顾他,所以能害死他的,绝对是身边最亲近的人。”

“而陛下驾崩后,宫里并没有大肆发落宫人,只随意处罚了一小部分,这就说明陛下肯定不是被这些宫人害死的。”

“能接近陛下龙体的,除了贴身照顾的宫人,便只有陛下的生母!”

众人一片哗然。

“嚯!母亲害儿子?这么歹毒?”

“不对,陛下生母为何要害他?这说不通。”

“估计是无意的,毕竟还有人说,当天在后宫,陛下所在的寝殿中还有安王殿下在。”

“......”

这一句一出来,不少人便露出了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安王殿下一直荒淫无道,他去了后宫,不就等于进了自家的后院?”

“嘘,你不要命了,敢说这些话!”

虽然不敢议论得太过离谱,但大家都已经产生了各种的猜测。

而且因为有心人的引导,这些猜测大部分都是对的。

因为苏誉那封奏疏,小皇帝的死因,在坊间传得轰轰烈烈。

还逐渐演变成了安王为了改朝换代,所以才故意下手害死小皇帝。

可就算他犯下如此滔天大罪,朝堂诸公们却没有追究他,反而还要捧他上皇位。

百姓们不好议论太深,可一些读书人们却坐不住了。

自上次他们为了寻求先帝死因集结在应天门前击登闻鼓后,参与这种事情的读书人们本就心中还有一根刺梗着。

如今听说又一任皇帝也可能是被血脉至亲害死的,很多人都坐不住了。

“上次先帝之死本就有蹊跷,我等为了寻求真相,还搭了不少人去受了一顿罚。”

“可因为王阁老一撞,最终事情不了了之。”

“若陛下真的是被安王殿下与生母所害,那这绝对是故意的!”

上次带头击鼓,这段时间都还在准备恩科的陆放听说了这件事,咬牙切齿地把自己的同窗好友们聚集了起来。

“因为知道加害陛下都不会有任何处罚,所以有意效仿之。”

“如今陛下驾崩,安王果然不用收到任何惩罚,甚至还要被捧上皇位。”

“杀人尚且要偿命,加害我大周皇帝之人,却不需要承担任何后果。”

“安王一旦上位,也就预示着我大周的所有律典条例都将彻底消失作用,国朝内部将再无任何安宁!”

陆放一番话,让这些读书人们都深以为然。

加害皇帝尚且不用追究责任,那大周其他的法律法规还有什么用?

也就是说,以后什么勋爵人家、官宦子弟,可以随意打死任何人都不会再受到任何的惩罚?

别说是普通百姓,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也同样如此!

他们就算有些功名可以傍身,以为能得到朝廷的庇护,但相比起来也没有任何用处。

因为害死皇帝都不会受到惩罚,更遑论他们这些读书人。

这一刻,这些读书人都有了一种唇亡齿寒的感受。

仿佛死的不只是大周的其中一任皇帝,而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陆放兄说得对,我们不能坐视不管。”

“东南驸马苏锦言,他上疏不止是为了要严惩杀害陛下的凶手,还是因为他看透了这些事情背后的隐喻。”

“他是只身为国朝律法而战,为我们所有人的而战,我们必须帮助他,一同要求朝廷严惩加害陛下的凶手!”

“还有先帝!”

“先帝死因也有蹊跷,必须连同先帝的死因一同彻查,严惩凶手,以儆效尤!”

众人情绪高涨,很快就让人拿来纸笔,当场开始联名上奏。

上次抗议,也是这样的程序。

先是联名上奏。

朝廷那边给的答复不满意的话,他们再去击登闻鼓,把事情闹大。

这次的奏疏,主要是为了声援苏誉。

奏疏写好后,众人签下各自的名字,当天就送到了通政司衙门去。

这种奏疏,一般都是加急往宫里送的。

收到奏疏的通政司官员正想往宫里去,一旁正在忙活其他事情的董思成突然说:“我来送吧。”

“董大人今日当其他的值,这怎么好意思?”

董思成笑道:“没事,我手上的事情正好做完了,事态紧急,我现在便帮忙送进宫。”

都是通政司衙门的人,谁送其实都无所谓。

董思成说他要送,这同事推脱了一下,便也就随他去了。

毕竟送这种不好的奏疏进宫,相当于是个苦差事。

宫里面的人个个都愁眉苦脸的,问的话还贼多。

董思成拿过奏疏装好,带着人便往宫里去。

......

而此时的王阁老,刚刚小歇了一会,起来慢悠悠地喝着茶。

最近为了他幺女的婚事,他实在是有些头疼。

一天天地跟他闹,说不愿意嫁那家人。

王阁老呷了一口茶水,见王管家匆匆地走了进来。

“老爷,出事了!”

“什么事?”

王阁老不紧不慢地问道。

“那些读书人们又联名上奏,要求彻查老爷你加害先帝的事情。”

“那奏疏已经送进了宫里!”

“砰”的一声。

王阁老手中的茶杯掉到地上,摔了个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