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阁老没想过,小皇帝的死,怎么就能牵扯上他了。

他在其中,根本就没有插过任何的手。

唯一遇到和小皇帝有关的,也就是萧美人前一阵子让人给他送了一封问好的信,他并没有回复。

而且上次被集体讨伐脱身后,为了让那件事被众人淡忘,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一直都闲赋在家,什么都不做。

唯一做过的事情,也就随意走动一下,想着培养一个不错的弟子。

结果小皇帝一死,这些读书人又清算到他头上来了。

这群是什么疯狗么?

怎么还一直在追着他咬!

王阁老只能说道:“更衣,我要准备进宫去。”

奏疏送上去,朝堂那边必定要召见他。

没想到再次回到阔别已久的朝堂,居然还是要去被问罪的。

王阁老简直怄死。

那他这一年多的韬光养晦算什么?

还不如当时撞完继续把权力抓得死死的,把整个朝堂打造成他的一言堂!

这样再遇到今天这样的事情,他直接就下令把这些妄自议论皇室的读书人抓起来,惩治一番!

不过他不在朝堂也没关系,他还有人......

王阁老心中稍定,换了一身衣裳,便往宫里递了牌子,准备进宫去。

......

董思成很快就把奏疏送到了内阁。

明明就在自己登基前最重要的时间,安王却完全不管。

他每日一进宫,就往后宫去晃。

程太后看在眼里,气得肝疼,但又不知道怎么对付他。

因为这些朝廷重臣们都铁了心要扶他上位,程太后就算再不喜安王,也不能完全跟他闹翻。

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明明还没做皇帝,就已经开始淫乱后宫了。

但今日,总算来了一个让她感到舒心一些的消息。

那就是京城的这些学子们,再次联名上奏,声援苏誉。

要求朝廷彻查先帝与小皇帝的死因,严惩害死皇帝的凶手。

收到这样的奏疏,其实朝廷诸公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预感。

只还是有些头疼。

马英伟说:“若只是苏锦言一人的奏疏,我们还可以等时候再补救。”

“可如今这些学子们又联名上奏,咱们朝廷必须得要表态了。”

“再加上今年加开恩科的消息早已经放出,如今京城内聚集的学子比以往更多,若是真的闹起来,恐怕规模会比先前那个更大。”

小皇帝虽然死了,但加开的恩科并没有取消。

下一任皇帝近期登基后,正好可以用这事让国朝热闹热闹,也能让新帝尽快投入到政事中。

可也是因为这样,京城附近州府的那些学生,提前出发聚集到京城来参加乡试,导致京城这段时间的读书人比先前更多。

这群人如果再像之前那样闹起来,只会比上次还要让人头疼。

不止附近州府的读书人聚集京城,其他州府的读书人也全都聚集在各自的省府。

这样一来,他们收到消息的速度会快很多,各种声援也会比以往更快。

所以这次,朝廷必须得出面处理了。

奏疏被送了上来,王阁老也进到了宫。

董思成见状,自己干脆不急着走了。

大家都在烦着,没人留意他,也没人让他退下,所以他顺理成章找了个没什么人在意的角落,准备旁听一下。

王阁老进到内阁,看到熟悉的地方,一时有些思绪万千。

但现在可不是感慨的时候。

王阁老来了后,罗镜文赶紧让人给他搬了座位。

在场的其他人看到,倒也没有说什么。

等他落座后,陆相文才冷声说:“想必王公也知道了读书人们联名要求再次彻查你的消息吧?”

王阁老对他的冷言冷语表现得完全不在意,只是微微皱着眉头,叹了一口气。

“老夫也知道此事没有完,可三人成虎,如今我再说什么天下人都不相信。”

“今日进宫,就是想问问诸公可有什么办法?”

“若是再任这事闹下去,对朝廷绝对没有好处。”

他的示弱看在众人眼里,看来这件事也是让他非常头疼。

但只靠他,这件事已经没办法处理了,必须得朝廷出面。

王阁老是罗镜文恩师。

王阁老出事,罗镜文这个弟子在朝堂上也会受到影响。

所以他当即搭腔道:“此事朝廷必须尽早出面,安抚好这些读书人,不能让他们再做出聚众击登闻鼓,闹得天下皆知这样的事情来。”

再这样闹,整个朝堂又要乱起来了,没有人想看见。

罗镜文说完,王阁老看了一眼沈华粱。

沈华粱便也说道:“我们也是刚收到消息,正想要商量对策。”

“诸位可有什么想法?”

虽然没说出什么有用的话,但毕竟是开口帮忙说话了。

王阁老很满意,收回了眼神。

沈华粱装作没看见他的那些小动作。

“这两件事,都不能再细查。”

“越是细查,朝堂和大周皇室的声誉便越会受到影响。”

夏阳江沉吟道:“我们只能安抚读书人们,待新帝上位后,必定会给他们一个说法。”

“不行,这些读书人们最重要的诉求,便是要严查安王,我觉得夏阁老你这样的说法,非但不能安抚读书人,反而会更加激起他们的情绪。”大理寺卿陆相文直接反对。

每个人都在思考,想着要用什么办法来暂时把这件事糊弄过去。

等到新帝上位,一切成了定局,到时候就好办了。

王阁老见他们都没说出什么实际性的意见来,心想这群人中估计有一半都不是真心想处理这事的。

这事只能靠自己。

他出声,打破沉默道:“老夫有一个办法,能够暂时安抚这些读书人,不知道诸公们可愿一听?”

众人看向他,罗镜文脸上一喜,赶紧说:“老师请说。”

王阁老看向珠帘后的程太后,说道:“新帝上位再做处理,不足以安抚这些读书人。”

“那便只有太后以万岁之躯出面了。”

“只要太后能给出相应的承诺,必定能让这些读书人们暂时歇了心思。”

程太后看向王阁老,简直要气笑了。

他们不是盟友么?

难道王阁老不知道,自己要是出了面,岂不是就要捏着鼻子加入捧安王上位那一伙人中了?

“哀家出面?”

“哀家一介女流之辈,如何能担得起如此大任?”

王阁老说:“太后历经三帝,你是如今大周说话份量最重的人。”

“只有太后出面,这场闹剧才能暂时平息。”

王阁老没说错。

流水的皇帝,铁打的太后。

无论谁登基,程太后依旧是大周的太皇太后。

如今大周皇室中,只有她才是最能让天下人信服的。

就算她再不喜欢安王,但为了如今大周的安稳,必须要她出面。

相比起后面登基的安王,王阁老更想处理的是眼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