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人你来我往,各抒己见。

老子讲究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道是生化万物之根源,应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减少干预。

孔丘不然,主张仁德治世,仁者爱人。

如今的乱世皆因权而起,他认为统治者应以身作则,行天下归仁,天下为公,意在打破贵族垄断,构建和谐。

青牛之上老子摇了摇头,谈何容易。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想一直维持和平,以如今繁荣的人族来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没有一座王朝能历经不朽,哪怕是五帝在位之时所创立的王朝,盛,衰,不过是天道循环。

在他看来,孔丘所主张的实乃天方夜谭,绝非人力所能办到。

但孔丘却是不然,人性本善,只因缺乏教化升华,不过是缺少了能担此任者。

文明的发展总是需要一个前行者,指引者,开创者。

夜色渐深,孔丘收起手中竹卷便要离去,临行相邀老子一起。

虽然二人主张不同,但老子所言也并非虚。

既有互相欣赏,也有主张之争。

老子觉得此人颇为有趣,讲道他还没输过,但对方之言竟让他冥冥中多了一丝感悟。

被拒后孔丘只是笑笑对着老子一礼向远处走去,但他没发现在他走后,老子骑着青牛化作一道金光消失。

太极图。

一念间,太极图显化,一阴一阳,乾坤八卦展开,半刻后,老子微微一笑,恍然悟了。

自三皇五帝后,人族又要出现大贤者了?老子低语一声。

方才太极图推演之时,这孔丘身上竟出现片刻混沌异象,犹如被天道遮掩一般。

所谓大贤者乃是为人族做出重大贡献,开辟历史长河之人,这些人的功绩足以载入人族史册,名垂青古,受万万人敬仰。

昔日的三皇五帝便是开创人族的有功者,如今在人族内的地位已是不可动摇,人尽皆知,乃是人族的精神支柱,永垂不朽。

怪不得老师指引他前来人族,若是...一想到如此,玄门兴衰岂不是能再度延续。

佛门崛起乃是天道为了维持平衡而护佑的,纵使是老师也没有任何办法,如今唯有借人族破局,毕竟如今的洪荒可是有天地人三道共掌。

尤其是人族历经大兴,人道又复苏,已然算是一股超然势力。

或许,他明日也该了解一下这位了。

......

“太极图的气息!”

就在太极图显化之时,一瞬间便惊动了几人。

人族之中,一片混沌小世界内,此处乃是人族大能开辟而出,此刻四人盘坐着同一时间睁开了眼睛。

一位身穿青衫的中年男子,剑眉星月,身材消瘦。

一位粗布麻衣的粗犷男子,宽大圆脸,身材粗犷。

一位金甲战神一般的中年男子,面色严肃,不怒自威。

最后一位身穿青衣的青年男子,俊美高大,神情冷清。

这四人正是如今的人族三皇与青禾,也是如今掌管人族的混元圣人。

正是有这四人在,人族才能屹立不倒,成为洪荒内超然势力。

“诸位,你们感受到了?”

“太极图的气息!”轩辕开口道。

“难不成太清降临人族了?可纵使如此为何要动用太极图,”神农不解,太极图的威力不必多说,一旦展开,那杀伤力可是巨大的。

青禾道:“自天地人三道归位,诸圣人约定不得干涉天地之事,未必是太清出手。”

“太极图仅出现一瞬间,并非是对人族而来,我等不必多忧。”

轩辕:“伏羲兄说的不错,就算太清亲自前来,我等也不惧。”

“不过,如今人族各国纷争,天下大乱,百姓苦不堪言,我等真的不出手?”神农忧心道。

封神大战,殷商灭武王,距今已过数百年,如今商朝最终还是走向了衰弱,诸侯行兵以至于权利分移。

此后便展开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诸侯开始自立为国,以齐、晋、楚、秦、鲁、宋、卫、燕、陈、蔡、曹、郑、吴、越等国为主。

诸国争霸以至于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到处都是战争。

孔丘不愿人族战乱再起,四处游走,联合诸多学子开创山前书院,旨在教化,想以此协停各国纷争。

孔丘传播思想就是想改变如今天下的局面。

但诸侯争霸已愈演愈烈,非人力所能阻拦,势必要见高低。

伏羲淡然:“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切使然,皆有定数,人族大兴至今,也是该走向衰弱了,这是无可避免的,亦是平衡。”

他们自是懂得此间道理,但眼见天下大乱,人族深陷水火之中,于情于理都是该出手,但...

也时常有人在他们雕像前祈求跪拜。

“诸位道友,别来无恙。”

话落,一道白色身影凭空出现在这方混沌天地之中。

见到来人,几人面色一怔。

说曹操曹操到,来人不是太清还有谁。

与其说是太清不如说是他的分身,老子。

“太清道友,”几人微微回礼。

“不知何事劳道友大驾光临人族。”

太清以太极图遮掩,几人自然不识他的分身,便以为本尊降临。

如今的洪荒天地极为敏感,尤其是圣人现世。

对于太清的到来,几人还是大感意外的,太清本人不喜热闹极少出世,如今竟然会来人族。

本来太清是不想惊动几人的,但太极图显露想必已引起三皇注意,与其让他们认为他虎视眈眈还不如先一步前来。

毕竟这里是人族,若没有几人同意,那他所行之事很可能受阻。

此事事关玄门之兴,还望几位道友见谅。

太清一五一十将事情原委说出,若非如此他断然是不会下界的。

“原来如此,”除了伏羲、神农二人开口,轩辕、青禾一言不发。

“照这样说来西方立佛教已得到天道认可,但这与我人族有何干系?'

难不成太清是想让他们出手对付佛教?若是如此他们也是不可能会答应的,对于他们来说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