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玄幻魔法 > 洪荒:人在截教,以力证道 > 第405章 为天下寻一条明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禾道友且听我道来,”总算是说到点子上了,方才还一副苦色的太清这会突然来了精神。

这时,他沉声道:“佛教新立,此刻正大肆招揽人才,野心昭然若揭,但除了了我玄门所在,恐怕下一步就该轮到人族了。”

人族与玄门同处人杰地灵的东胜神洲境内,眼下佛教刚盗走玄门气运,他们二人也与接引、准提交过手,如今阐截二教早已关闭山门,接引、准提自然是不敢再找二教弟子下手。

那么佛教的唯一选择便是弘扬人族,人族自大兴以来,如今已成为洪荒内最大人数最多的种族之一,佛教没理由放过。

“按照接引、准提二人的德行,想必早已将手伸到人族境内来了,只不过如今却是不敢明目张胆罢了。”

“难道诸位道友还认为此事与人族无关?”

“若任由佛教传法,恐人族气运流失而壮大佛教。”

一但佛法东传,蛊惑人心,人心流失,气运也随之流失,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但太清此举无异于是将他们拿做刀子,而他们也的确不能坐视不管,任由佛教猖獗。

“哼,当我人族无人了?难不成接引、准提敢亲自前来?”轩辕冷笑一声。

“不错,不过是小弟子罢了,难道我人族没有人了?将他们赶走便是。”

太清说的太过严重,绝对是往严重了说,但几人却是不买单。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如今的人族可不会人人欺辱。”

没能说动几人,太清面色依旧不变,风轻云淡,反倒此刻倒像是与他无关一般。

“道友不妨有话直说,”伏羲看向太清淡淡道。

太清今日前来绝不是为了此,以他的聪慧怎么可能不知仅凭三言两语无法说动他们,却还要大费周章的前来。

“不知伏羲道友最近可曾推演人族大势?”

伏羲摇头道,“不曾。”

自那一战,他们闭关至今,若不是太极图的气息牵引,可能他们还会继续感悟大道,更别说插手人族之事了。

也是他们方才醒来这才察觉到人族大变,但这也不是什么无关紧要的事,自古以来王朝争斗,改朝换代实属正常。

但现在看来太清似乎是话中有话。

似看穿了伏羲想法,太清微微一笑,道:“人族将有大贤者出世。”

“大贤者!”几人面色一愣。

能称得上大贤者之人寥寥无几,只有他们几人才知这其中的份量。

伏羲皱眉道:“孔丘?这名字倒是未曾听过,”伏羲看向几人,几人也是摇摇头表示不知。

“人族又有大贤者出世,这是好事,只是,这与玄门有何关系?”

太清淡然一笑:“道友莫急,听我慢慢道来。”

“人族如今虽强盛,但人心散乱,缺乏统一思想指引,如所见,王朝更迭在所难免,但苦难的却是手无缚鸡之人。”

“而今佛教趁虚而入,若战乱依旧,接引、准提必然会在此事上大做文章,届时人族气运必将被蚕食。”

“孔丘此人,天资过人,若能得我玄门真传,定能创立一套适合人族的思想,凝聚人心,稳固气运。”

伏羲沉吟片刻,说道:“道友的意思是,让孔丘拜师,传承玄门道统?”

“正如此,孔丘虽有大才,但若无指引,难免走偏,本座愿为师指点于他,若他感悟,必能创立一套适合人族的思想体系,造福人族。”

“道友莫不是还想创立人教?”轩辕冷声道。

昔日太清所做种种他们如今断然不会再让对方重新建立人教。

“轩辕道友误会了,本座并无此意,本座以太极图推演,也正合人道指引,若非如此本座岂能亲临见四位道友。”

“且这也是老师所指引,于人族玄门来说乃是好事。”

人族能开创思想,教化蒙昧,开悟仁德,而玄门也可借此凝聚气运。

若是真能创立出一套思想,必然能引导人族走向,甚至于未来发展,此乃仁德之举,太清的话不无道理。

伏羲此刻心中也是思索了起来,而后传音道:“青禾兄觉得如何。”

轩辕与神农对这些事不太通窍,索性他只能征询一下青禾的意见。

“伏羲兄,此举的确能改善人族发展,但也绝不能听信太清一面之言。”

毕竟人族如今庞大的气运对于这些虎视眈眈的人来说是一块肥肉。

嗯,伏羲点头,二者互相传音,太清也不着急。

既如此,那便这般吧!二人商议完毕后,伏羲开口道:“此事可行,但道友绝不可干涉人族之事。”

教导孔丘可以,但绝不能干扰人族正常的发展,这是他们的底线。

太清微微一笑,“自然,本座自然知晓其中之事。”

“既如此,那便不打扰三位道友清修了,”说完,化作一道清风消失。

“伏羲兄,真的就这样答应他了?”轩辕还是有些不放心。

“无妨,既然我等三人已醒来,那便不再闭关,也正好看看人族这些年来的发展如何了。”

有他们在,量太清也不敢做出什么逾越之事。

人族境内,孔丘正坐在一座书院小院内,手中拿着一本《易经》,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难题。

“先生,你又在看这本难懂的书啊。”一个少年走进屋内,看着孔丘手中的书,忍不住说道。

孔丘抬起头,看着少年,微微一笑:“这《易经》虽难懂,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极为深奥。我若能参透其中一二,或许能为天下苍生找到一条明路。”

少年摇了摇头:“先生,你总是想得太多,这天下之事,哪里是你一个人能管得过来的?”

“如今诸国战乱,波及各处,书院收留了许多人,但也经不起这样折腾,都快没地方了,”少年抱怨道。

孔丘叹了口气:“我若能为他们找到一条明路,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也心满意足。”

少年无奈地摇了摇头,不再多言,转身离开了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