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时,韩非是很开心的。
他不仅和韩安这些原韩国王室的亲族们达成了和解,并且在韩安的认怂和服输下,他韩非真正的另立门户,成为了秦国韩家的老祖。
并且韩安在宗谱中明确写出了,韩非一系功劳大于韩侯一系、是韩非确保了韩侯一系安全的话。
这是让韩非完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称宗做祖。
整个年节期间,他都是开心的。
可到了元宵节,他就一点也不开心了。
因为他的事被传出去了。
百姓们谈论着韩非的另起门户,惊叹着他的重开族谱,感慨着韩非的旷世奇功——秦国如今较为宽松的新秦法的制定和这个大发展时期国内治安的平稳有序,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韩非的努力。
这种情况下,曾被韩王移除宗谱后来却靠着秦国立功崛起反过来让主家认输,这种经历未免太“励志”了!
从国家宣传角度来看,这对秦国的国家形象也大有裨益。
除了一些对礼法极其看重的老古板们,其他人都乐见其成。
于是在百姓的围观、官府的默认下,韩非的故事在短时间传遍秦国,朝着其他几国和异域而去。
这可把韩非整得难受极了。
哪怕有国师这个另类,哪怕秦国开始改变了,但这个时代宗法制度影响依旧很大;自家的现在的地位很让他高兴,可是这种大肆宣扬却并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
“老爷,韩侯说晚上要带着自家孩子前来拜访您。”
听到下人的报告,韩非脸色有些黑。
“就说我应国师之邀去赴宴了,不见。”
……
国师府。
李缘让侍女给突然到访的韩非上了一盘元宵——这是他从后世买来的,按理来说韩非作为重臣,嬴政也给他赏赐了,但看韩非现在狼吞虎咽的样子,李缘突然有点怀疑了。
“你这是……没吃过?”
“不,下官吃过,只是今天一天没吃东西了,这才有些饿了。”
“咋了?你家断粮了?还是俸禄用完了?”
韩非:“……”
他有些无语的看着国师,最近自己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他就不信国师没听到过。
“国师,韩部长应该是为家事烦恼而吃不下饭。”
一旁,张苍提醒道。
随即他给李缘说起了韩非最近遇到的事。
韩非有些古怪,国师居然真的没听到过?那他这个年节期间在干嘛?
“哦,我当什么事呢!”
听完过程的李缘满不在乎:“这有什么值得可愁的?你要振作一点,反正现在你才是韩家的老大,为后来人打个榜样嘛!”
“后……后来人?”韩非疑惑。
“嗯呐,我当初拉李由干活时就说过了,只要科学院能够成功,他以后就是李家的老祖,甚至能重开族谱。”李缘说:“不仅如此,我给科学院里的那些工匠们也是这么保证的,毕竟科学是一门伟大的事业。”
“而现在,你正好给他们开了个先河,也算是侧面证明了只要有功就能做到一切,这难道不值得你为后来人打一个样吗?”
韩非默不作声。
从大局上来说,这是好的,能让百姓们一切以功劳、事业为重,毕竟只要足够牛,重开族谱、自当家主丝毫不是问题。
但这样一来,宗法制度会受到严重的挑战,以至于最后崩坏。
那以后的社会,会是什么样?
人们只为了钱财、事业奔波,亲缘关系淡漠?再往后发展点,一切向“钱”看齐?
这种小家模式,对国家统治是有利的。
但对社会风气或者思想上……他不知道是好是坏。
于是他直接问了出来。
李缘啧啧了两声,为韩非思维的活跃感到震惊,这推测已经无比贴近后世的情况了。
“有好有坏吧。”李缘说:“好的是,宗族影响消失后,人们不会因此做出一些违心之举或者偏向家族利益而不是国家利益的事,对社会整体更有利。”
“至于坏的……”
李缘沉吟了一下,想起了那种冷淡社会里那脆弱无比的信任链——不出事还好,一旦出事,那么人与人之间就会变样了。
最典型的就是扶不扶、表面亲戚等情况。
因为没有宗族关系做牵连了,大家都会为了自己的小家而去努力,亲戚?路人?我管你是啥……
没出事时,在社会风气的引导下,人们还会伸出援手。
但既然出手有风险,我脑抽了来帮你吗?
李缘不想说这个。
但韩非猜到了,便自己说了出来。
李缘沉默以对,让韩非证明了自己的猜想。
“好了韩部长,今日元宵,还是不谈公事为好。”看到国师情绪有些不对劲,张苍连忙打着圆场。
韩非默默点头。
这个元宵,过得有些糟心。
……
秦王十五年的第一次大朝会,秦国宣布了新建九原、云中两郡的命令,以及一些官员的任命。
由于人少,且当地已经有许多官吏之前就在管理,只是没有正式建郡,所以调过去的官员并没有太多。
六位郡守级高官的任命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意见,或许是因为扶苏在提交时说了一句“国师已过目”的缘故……
许多官员心里顿时有些嘀咕:
你是太子,你的决定我们还能反对咋地?着实没必要拉上国师的。
在所有官员心中,一件事不扯上国师,那就还有得玩,至少是在政治规则之内。
但要是扯上国师了,那除非你造反,否则别想了……
当命令到达秦国北境后,那些地方的匈奴人们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的部族算上全部老弱加起来都不到十万人,还分散在整个秦国北境边境线的范围内,又被秦国统治了这么多年;结果现在你突然告诉我,我们也可以是秦人?
“这……”
看着面前新造册的身份证明,一个匈奴老者瞪大了眼睛。
“官爷,为何我这……居住证?这居住证上还有个‘胡’字?”
“不然呢?”
小吏反问道:“你还想跟我们拿一样的身份证?你做梦呢?”
老者沉默了,我就说秦国没这么好心……
“你们现在的是胡人居住证,但是你们放心,只要你们在秦国待满四十年,或者立下足够的功劳,自然可以把居住证换成身份证。”
老者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对秦国的好感顿时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