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人家日常的时候挺尽责的,就这样特殊的日子才这样的。

李昌顺叹了口气,说道:“行吧,我会留意的。咱努力朝着你说的这个方向努力,具体成不成的还得看天意。”

“行啊”,对方显然没把这事当一回事,可能是觉得离自己太遥远吧。

随后的事就简单了,有建商贸中心的这个胡萝卜在前面钓着,两人按之前谈的二八分成,签了合同。

具体铺货的事和定价的事,得等把店铺敲定后再详谈。

店里的财务由夏染这边出,其他的人员招聘就交给李昌顺来管。

“煤炭的话,剩下的一部分,明天给你运过来。”

“可以,我差不多六七月份的时候,会回来一趟,到时候你多准备点煤炭,我还要,到时候提前给你打电话。”

“好,还没问你呢,烟呢?这次的货里有烟嘛?”

夏染摇了摇头:“没有,烟不好弄,这次没弄到。

我手里手表不少,你要不要也拿一批去其他城市卖一卖,这个利润相当不错,还有皮鞋呢,你要不要?”

夏染这次把皮鞋的价格往上提了提给大家拿货的,上次是义卖,她把价格定的偏低。

出去看了外面的行情,忽然觉得自己把价格定的低的都有点扰乱市场行情了。

其他地方怎么着也五六十块钱一双。

烟这次就不出了,先囤着,多了反而不值钱。

“要,要,”李昌顺回道,他本来就是这么打算的,对方不提这事,他也得提啊,谁跟钱有仇。

最终李昌顺没少在夏染这里拿货。

夏染这里的大车就没停过,有进有出的,一片繁忙景象。

而石光明、彭礼、汪宇这几口子加上许盼盼他们,可是赚翻了。

几乎发动了一切他们能发动的人脉和资源在出货。

甚至忙的连饭都吃不上。

不过,大家即使吃不上饭,也很开心就是了。

连家里的孩子最近几天都格外的懂事,知道最近几天是特殊时期,要听话,不能瞎闹腾。

李昌顺这边办事也非常有效率,两天还没过去呢,就找到了两处地方让夏染看着选。

一处在东方红广场旁边,两个并列的小铺子连在一起,总共52个平米,属于一对亲兄弟,都打算出手。

一处在张掖路上,总共35个平米,之前是家祖传糕点店,家里的当家人去世了。

下面的几兄弟互相之间闹腾的厉害,打算卖铺子分掉家产后,在其他地方再重开呢。

夏染过去看了看,地段都还不错。

铺面目前维护的也还可以,稍微修缮着弄弄能直接用,不需要推了重建,算是能省不少事。

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夏染总共花了4万1千多的价格,把这两处地方给买了回来。

这价格在沪市最多就买回来一个铺子,在这地方却可以买回来三个,这就是地域差啊。

就夏染感觉自己赚了,李昌顺用你疯了的眼神看着夏染,“你不再想想?”

用四万多块钱买屁大点的地方,你图什么?

虽说有铺子在手可以赚租金吧,可这里的租金并不高啊,猴年马月才能收回来本钱。

理解不了,非常理解不了。

夏染:“不想了,你看哪处适合做眼镜行,咱就用哪处开,剩下来就交给你了。

我这边到时候派个财务过来负责账目就可以了,手续也得你这边看着跑了。”

李昌顺纵有好多不理解和想不通,可一想花的又不是自己的钱,也就默然了,“行,我知道了。”

两人交接了首笔启动资金,夏染就做了甩手掌柜,直接不管了。

她还缺个专业的财务,她前几天给石光明他们说了,让帮自己留意个靠谱有本事的财务人员。

也不知道有信了没?

又给谭向东打了个电话,约着见一面,得把路费留给他,让他看着汇给他的那些战友们。

夏染从一开始就说好了的,所有来投奔她的人员的路费都由她这边出。

运气不错,谭向东没出任务,也请假成功了,能勉强出来见一面。

两人约在了一家面馆。

快速的吃完饭,找了个安静点的地方,说正事。

夏染直入主题:“你这次找了多少个人?我把路费给你,你看着汇给他们。”

“夏姐,你这边需要多少个?”

“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你这边人多还是人少?”

谭向东不好意思的解释道:“肯定是人多啊,咱之间不是涉及到了钱嘛,这事我肯定得汇报上去的,我上面的领导自然也知道了。

之前他做围观状,可自从知道最早跟你干的那几人混的不错后,他也就心动了,他也有好多待业的兵呢。

上次他就想推荐人过来的,我怕你养不起那么多人,就给推掉了。

今天我请假的时候,他非让我问问你,你这边还缺人不?要不是我拒绝的快,他都打算不请自来跟着我一起赴约了。”

夏染回道:“哦,这个啊,他们之前来,我还真不一定能养的起这么多人,现在不是啊,有多少来多少吧。”

若说之前她心里多少有点没底的话,自从跟齐辉通完电话后,她是彻底把心放下了。

听说在与毛子交界的海关城市,只要你手里有货,只要你胆子够大,多少会点外语,一天赚个几千甚至上万都不是问题。

听说那里的人全民皆商,对身份没任何要求,你只要是个人就能参与。

只要老老实实给人家缴税就可以。

还听说,那里的老百姓就没有不易货的。

人家一清早去口岸那块跟毛子们易点货,赶在中午前还能回家继续去田里干农活。

算是两不耽误。

当然,这些消息是齐辉从各种渠道听来后,拼凑着总结出来的。

当然,那边赚钱是真赚钱,可危险是真危险。

好赚的钱哪个不危险?何况,这些退伍老兵起码在安全保障上比普通人更有优势一些。

到时候把这些人全部撒出去,去易小货。

不然她费劲吧啦的跑了那么多地方,绕那么一大圈,囤那么多的货,图什么?

干大票的肯定得她自己亲自上,别人她信不过,也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