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众人看着蒙古的西征路线,更是感觉大开眼界。
“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大食来着?黑衣大食?”有人好奇道,他对西边的情况知之甚少,只是听说过那么一星半点而已,其中,黑衣大食的名字被他莫名其妙地记住了。
但是,这里没有人能够给他解答。
大家都在满眼新奇地看着地图上,看着随着地图的变动而展示出来的当地的风貌,有地理三川,有人文建筑,有当地人的生活……
此时此刻,连蒙古军队非常迅速地突进速度都不再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虽然蒙古军队的突进速度确实非常快,特别快,简直让人难以想象……话说,这就是那些异族一人多马的行进速度吗?
那中原王朝的军队很多情况下追不上他们,倒也确实不奇怪了。
“那个地方,是不是就是那个,那个,吐蕃?”
“我记得还有个阿拉伯,呃,帝国?是不是也在这边?这什么中亚西亚东欧……在哪边……”
“那个东欧,那什么地方,怎么看起来那么冷……雪那么大,那边的人冬天怎么活的?”
“……”
在已经看到过非常多中原大地的各种风景人情之后,百姓们再一次觉得,自己大开眼界。
这可是真真的大开眼界!
那么多长得和他们完全不一样,和那些北面的异族也不太一样的人——至少,北面的异族,大部分还是黑头发黑眼睛,虽然面部轮廓什么的和他们不一样;可是那些遥远的西面的人,那头发颜色可真是五颜六色的,红的,棕的,黄的……眼睛颜色也五花八门,如果他们没看错的话,那是个绿眼睛还是蓝眼睛……不对,紫色的???
一时间,不少人已经暂时忘记了元朝的事情,大家都更加关心这些遥远的未知的地方,和那些地方的人。
-
而作为皇帝,李世民看到的东西就要更多更多。
虽然他也不太爽蒙古人入主中原,但是,这画面中随着蒙古人西征所展示出来的关于吐蕃、关于花剌子模、关于更遥远的中亚、西亚、东欧、北非等地的情况,那就太让人高兴了!
大唐可不是没有对外扩张的野心的,也不是没有对外扩张的能力。
虽然也需要顾及到很多因素,比如国内的粮草问题,比如人口兵源等问题,比如财政问题,比如相关的治理统治等问题……但是单纯从征战的角度讲,大唐还是很乐意的。
而制约大唐对外扩张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外界的不了解。
——外面的那些地方,他们的山脉走向是什么样的?他们的河流走向是什么样的?山有多高?有多陡峭?有没有可利用的地方?水有多深多宽流速如何?是必须绕过去还是能够越过河流?当地的其他方面的地理条件如何?……
他们的城池建立在什么地方?具体是用什么东西建造的?相应的防御措施、军队布置情况如何?城池的城门等情况如何?护城河又如何?
当地的作物情况如何?能生长种植什么作物?大唐当地的种子带过去能不能成活?大唐能不能在当地自给自足?当地有没有什么可以往大唐引进的作物?如果当地的作物情况远不如大唐,那么这里面有没有什么可以利用的?……
当地军队的战斗力如何?武器如何?铠甲情况如何?马匹情况如何?习惯使用什么样的战术、阵型?当地的征兵条件、军队内部组织又是什么情况?如果战败,他们是更愿意死战不退,还是可以投降?……
当地百姓的情况如何?有什么习惯,有什么文化,有什么特点?如果大唐统治他们,他们愿不愿意接受?大唐统治他们的成本有多高?
……
如今,这样一个元朝西征的画面展示出来,伴随展示的还有西征的路线、当地的大体的地理外观,城池外观,军队外观,以及简略的元朝军队和对方军队交战的场景,加上一些当地生活的画面……
对于如今还真没有太多对这方面的确切资料的大唐来说,确实非常具有价值。
有了这些资料,即便因为这些情况是后世而非当今,不能直接完全套用,但是很多地方也足以弥补空白——至少,大部分山川地貌等等,不会发生太过剧烈的变动。
城池、百姓、军队的情况可能变化,但理论上应该是比画面中的情况要差,毕竟未来总还是要比现在的水平高一点不是?
所以,大唐即便现在不打算远征,但有了这些资料,也足够大唐省下许多功夫,甚至足以在大唐开始远征的时候为大唐提供不小的帮助了。
多好!
以及,别的不说,蒙古人这个西征的风格,确实和他们骑兵很多有关……大唐也有骑兵,有马匹,实在不行的时候还可以借鉴借鉴蒙古人远征的方式。
再有,除了用于战争外,即便是用在和这些地方的人打交道方面,也有奇效。
总之,这些资料那叫一个用处多多。
李世民一时间心情大好。
至于说蒙古人对这些辽阔疆域的治理方式……李世民不太认同,因为蒙古人是直接裂土分疆了,把打下来的新的地盘分给了个人,这和中原王朝这么多年以来一贯的统一的想法完全冲突。
虽然理论上,这些汗国还是尊奉蒙古的这个大汗,尊奉中央,但到底和一统不一样。
但是,如果真的有了这么大的疆域,而又想不到其他的合适的可以把这些疆域如中原大地那样正常治理的方法的话……分封,也确实是唯一的方法。
这一点先记下来,等到大唐有这么一天之后再说。
想到这里,李世民才有心情继续往下看。
哦~分裂了啊……不奇怪,太正常了,太正常了,有这么一个汗位放在那里,没人争斗才不正常,何况蒙古这个看起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太完整的继承规矩的情况。
加上疆域确实太过辽阔,分裂就是很容易出现,像是大唐的那见鬼的节度使……大唐当时的情况,节度使权力扩大,也是很容易出现的结果。
哦~一个愿意一定程度上搞汉化的皇帝,那怪不得,怪不得。
特别是在蒙古这么一个先前看起来和汉化半文钱关系都没有的地方,突然来一下汉化,一来影响旧贵族们的巨大利益,二来,大家也确实不容易接受。
当年北魏已经潜移默化汉化了多久,可后来真的要大规模汉化的时候,遭受到的阻力和绝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