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重案六组之暗影之下 > 第905章 暖灯照归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夜色如墨,远处消防车的水龙仍在吞吐白雾,像头倦极的巨兽,在寂静里缓缓喘息。季洁松开警服顶端的纽扣,冰凉的空气顺着领口钻进来,紧绷了一整晚的肩颈终于舒展些。副驾座位上,那件沾了些许烟灰的警服叠得方方正正,袖口的警号磨得发亮,数字在昏暗车厢里忽明忽暗,藏着满肚子没说尽的故事。

“总算能歇口气了。”杨震转动钥匙,引擎轰鸣骤然停住,只剩远处消防车撤离的警笛声,像声被拉长的叹息,渐渐融进夜色。他扯了扯领带,侧头看季洁,眼底还残留着火场的焦灼,此刻却覆上层柔和的光,“刚才火场二楼窗口火苗蹿得那么高,我真怕今晚这生日宴要泡汤。”

季洁抬手按按太阳穴,指尖触到皮肤,还带着几分灼烫——是方才在火场靠近高温区留下的余温。“幸好住户都及时撤出来了,火势也控制得快。”她从包里摸出小镜子,望见自己眼下淡淡的青黑,忍不住轻叹了声,“就是这模样,怕是要被老人们念叨了。”

“念叨也是疼你。”杨震笑了笑,发动汽车汇入车流。车窗外的霓虹正一点点褪去白日的锐利,商场外墙的巨幅广告屏换成柔和的暖色调,把路人脸庞染得朦胧又温暖。刚才在火场被浓烟呛得发疼的喉咙,似乎也被这缓缓流淌的夜色润得舒服些。

季洁打开副驾储物格,里面躺着两个包装精致的礼品盒。她拿起印着羊绒品牌logo的盒子,指尖拂过上面凹凸的花纹:“前几天特意去百货大楼挑的围巾,柜姐说这花色今年特别适合中老年女性,沉稳又显气色。”又拿起另一个方盒,里面是听装的中老年奶粉,“上次打电话,妈说最近睡眠不太好,这奶粉加了助眠成分,希望能有点用。”

“老太太见了你挑的东西,保准比见我带的高兴。”杨震打了把方向盘,避开路边突然窜出来的橘猫。那小猫弓着背跑过车灯照亮的区域,尾巴在夜色里划出道毛茸茸的弧线,像个俏皮的逗号。“上次你给她买的那双防滑拖鞋,她天天穿着在小区遛弯,碰见老姐妹就说\"这是我儿媳妇给买的,多贴心\"。”

季洁嗔怪地瞪他一眼,眼角却漾着笑意:“就你嘴甜。对了,早上出门太急,给妈订的生日蛋糕,你让店里准时送了吗?”她记得出门时天边刚泛鱼肚白,警队电话突然响起,抓起警服就往外冲,连冰箱里刚热好的牛奶都没顾上喝。

“放心,我早上特意给蛋糕店打了三个电话确认。”杨震拍了拍方向盘,真皮表面留下浅浅的手印,“草莓慕斯,少糖款,知道老太太爱吃甜的又怕腻着。我还让他们在蛋糕上用巧克力酱写了\"婆婆生日快乐\",字体选的圆润款,老太太准喜欢。”

车渐渐驶离主干道,拐进条种满老槐树的胡同。路灯在茂密枝叶间投下斑驳光影,车轮碾过石板路发出\"咯噔咯噔\"的声响,像是时光在慢慢倒带。远远地,就能看见胡同深处那扇熟悉的院门,门楣上挂着的红灯笼在晚风里轻轻摇晃,窗户里透出的暖光像块融化的黄油,在漆黑夜色里晕开片温柔。

“快到了。”季洁降下车窗,晚风吹进来,带着老北京胡同特有的气息——有隔壁院子飘来的饭菜香,有晾在绳子上的衣裳味道,还有墙角那丛月季淡淡的花香。她看见院门口那棵老石榴树,枝头还挂着几个没摘的石榴,在夜色里像红灯笼似的悬着,藏着几分热闹。

车刚停稳,院门就\"吱呀\"声被推开。杨母穿着藏青色棉布围裙探出头,花白的头发用根木簪挽在脑后。看见车里的两人,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像被春风拂过的湖面:“可算回来了!我在窗户上瞅了好几回,就怕你们路上堵车。”话音刚落,杨父也跟着走出来,手里还擦着刚洗完的苹果,笑着招呼:“快进来快进来,亲家早就到了,正等着你们呢。”

杨震刚解开安全带,杨母已经快步走到副驾这边,拉着季洁的手不肯放。她的手掌粗糙却温暖,指腹带着常年做家务留下的薄茧,摩挲着季洁的手背,让人心里暖暖的:“小洁快让妈看看,累坏了吧?今天火场没受伤吧?”季洁父母也从屋里迎出来,季母握着女儿的另一只手,眼里满是心疼:“早知道这么险,就该让你们先顾着自己。”

“爸,妈,我们都没事,放心吧。”季洁回握住两边的手,能感觉到长辈们掌心的温度,“就是有点呛着烟,现在好多了。”季父在一旁点点头:“平安就好,平安比啥都强。”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杨母拍着她的手背念叨,又转向刚下车的杨震,“儿子,赶紧把东西拎进来,别让小洁累着。亲家,快进屋坐,外头风凉。”

杨震笑着应了声,拎起后备箱里的礼品盒往院里走。季洁想跟过去帮忙,却被杨母和季母紧紧挽着胳膊:“你别动手,让他来。快进屋,我炖的排骨汤在锅里温着呢,就等你们回来开饭。”

推开屋门,一股浓郁的饭菜香扑面而来。客厅的大圆桌上铺着洗得发白的格子桌布,上面已经摆好了满满一桌菜:炖得酥烂的排骨在砂锅里冒着热气,骨头缝里的肉轻轻一碰就往下掉;清蒸鲈鱼卧在青花瓷盘里,鱼身上淋着红亮的豉油,旁边点缀着翠绿的葱丝;还有一碟凉拌黄瓜,撒着白芝麻,看着就清爽解腻。季父和杨父正坐在沙发上聊天,见她们进来,连忙起身:“快坐快坐,就等你们了。”

“快坐快坐。”杨母把季洁和季母拉到椅子上坐下,转身又进了厨房,“还有个清炒时蔬,我再热一下就好。”季母也跟着站起来:“我去给你搭把手。”两个老太太说说笑笑地进了厨房,留下三个男人在客厅里继续闲聊,季父问起火场的情况,杨震捡着不惊险的地方慢慢说着。

季洁看着长辈们忙碌的背影和聊天的身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厨房的抽油烟机嗡嗡作响,水龙头滴水的声音清晰可闻,客厅里传来男人们低沉的交谈声,这些琐碎的声响凑在一起,却比任何音乐都让人安心。她想起以前,总觉得这样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会热闹得让人发慌,可如今才明白,这份热闹里藏着最踏实的温暖。

杨震把蛋糕摆在桌子中央,透明盒子里,草莓慕斯泛着淡淡的粉色,上面点缀着几颗鲜红的草莓,像落在雪地上的红宝石。“等会儿吃完饭再切,先让老太太们尝尝咱们带的好酒。”他从包里拿出瓶包装精致的酒,是特意托人买的,适合长辈喝的低度酒。

季洁也站起身跟进厨房,看见杨母正踮着脚够橱柜里的汤碗,赶紧走过去:“妈,我来。”她伸手取下那个印着牡丹花图案的汤碗,碗沿还带着温热,里面盛着刚炖好的玉米排骨汤,金黄的汤汁上漂着层薄薄的油花。季母在一旁择着香菜,笑着说:“还是小洁细心,我们家这丫头,从小就懂事。”

“可不是嘛,”杨母接过汤碗,笑得合不拢嘴,“以前总担心阿震这性子娶不着媳妇,后来见了儿媳妇儿,我这心才算踏实了。”

季洁的脸颊微微发烫,刚想说话,就听见杨震在客厅里打趣:“妈,您这是偏心眼啊,我可是您亲儿子。”

“就你话多。”杨母隔着厨房门瞪了他一眼,手里的锅铲轻轻敲了敲锅沿,“赶紧把菜端出去,别耽误吃饭。”

一大家子围坐在桌前,杨父打开那瓶低度酒,给杨震和季父各倒了小半杯,杨母和季母则倒了点果汁,季洁以茶代酒。杨母举起杯子,里面的果汁在灯光下亮晶晶的:“今天高兴,多亏了孩子们想着,还让亲家也跟着受累跑一趟。”

“看你说的,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季母笑着碰了下杯,“祝你生日快乐,身体健康,以后咱们常聚。”

“祝您生日快乐,福如东海。”季洁和杨震也跟着举杯,声音里满是真诚。

“好好好。”杨母笑得眼睛眯成了条缝,眼角的皱纹里像是盛着星光,“我啊,别无所求,就盼着咱们两家人平平安安的,孩子们工作顺顺利利的,有空多聚聚就行。”

吃饭的时候,杨母和季母的筷子就没停过,一个劲往季洁碗里夹菜,杨父和季父则聊着以前的趣事,时不时给孩子们添些酒和果汁。排骨、鱼肉、时蔬,不一会儿季洁的碗就堆成了小山。“小洁多吃点,看你最近瘦的,下巴都尖了。”杨母夹了块鱼腹上最嫩的肉,小心翼翼地剔掉刺才放进她碗里,“这鱼是今天早上特意去菜市场挑的,新鲜着呢。”季母也跟着说:“是啊,工作再忙也得好好吃饭,别亏着自己。”

“爸妈,你们也吃啊。”季洁把碗里的排骨夹给几位长辈,“这排骨炖得太香了,我都吃撑了。”

“撑了才好,说明合你胃口。”杨母笑得合不拢嘴,又转向杨震,“你也多吃点,看你这几天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脸色都不好。”季父也跟着附和:“年轻人别总熬夜,身体是本钱。”

杨震嘴里塞着饭,含糊不清地应着:“知道了爸,妈,你们也快吃。”

季洁咬了口鱼肉,鲜美的滋味在舌尖散开,混着米饭的清香和满屋子的烟火气,心里踏实得像是被什么东西稳稳托住了。她想起白天在火场里,浓烟呛得睁不开眼,热浪烤得皮肤发疼,那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把火扑灭,不能让火势蔓延。可此刻坐在这暖融融的屋子里,被两家人的话语和饭菜的香气包围着,那些紧张和恐惧仿佛都被过滤掉了,只剩下满心的安稳。

吃完饭,杨震和季洁主动收拾碗筷进了厨房,哗哗的水声和洗洁精的泡沫一起在水池里翻腾。四位长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屏幕上正放着咿咿呀呀的京剧,杨母和季母看得入神,手指还在膝盖上轻轻打着节拍,杨父和季父则在一旁聊着家常。

“这出《贵妃醉酒》我从小看到大,百看不厌。”杨母指着屏幕上的杨贵妃,“你看这身段,这唱腔,多有味道。”季母也跟着点头:“确实好听,以前我家老头子也爱听这个。”

季洁和杨震洗完碗出来,听见长辈们的聊天声,相视一笑。季洁走过去给几位长辈续上茶水,杨震则把切好的水果端上来。客厅的挂钟\"滴答滴答\"地走着,像是在数着这安稳的时光。

“时候不早了,爸妈,你们该休息了。”季洁看了看表,已经快十点了。她起身帮长辈们掖了掖沙发上的毛毯,那是去年冬天她和杨震一起陪长辈们去商场挑的,米白色的珊瑚绒,摸起来软软糯糯的。

“再坐会儿嘛,好不容易聚一趟。”杨母有些不舍,却还是慢慢站起身,“我去给你们拿点水果,路上吃。”季母也跟着起身:“我那儿还有些刚晒好的红枣,给孩子们带点回去泡水喝。”

“爸妈,真不用了,我们车里有水。”季洁想拦着,却被长辈们按住了手。

“拿着吧,都是洗好的苹果,路上解渴。”杨母拎着个塑料袋出来,里面装着几个红彤彤的苹果,还带着水珠,像刚从枝头摘下来的。季母则提着一小袋红枣,塞到季洁手里:“这红枣补血,你上班辛苦,记得泡水喝。”

杨震扶着几位长辈,把他们送回屋里,又转身关好了院门。两家人一起走到车边,杨母反复叮嘱:“路上慢点开车,到家给我打个电话。”季母也跟着说:“小洁啊,下次有空带着换洗衣物来,住两天,妈给你做你爱吃的红烧肉。”

“知道了爸妈,你们快回屋吧,外头凉。”季洁和杨震抱了抱长辈们,心里暖融融的。

车缓缓驶出胡同,路灯在车窗外连绵不断地后退,像串起的珍珠项链。季洁靠在椅背上,长舒一口气,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爸妈今天是真高兴,刚才看妈吹蜡烛的时候,眼睛都亮了。”

“那可不,老人们就盼着咱们能常聚聚。”杨震握着方向盘的手轻轻转了转,“其实他们要的不多,就是一顿热乎饭,几句贴心话,一家人整整齐齐的。”

季洁看着杨震专注开车的侧脸,路灯的光影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她想起刚认识他的时候,他还是个毛躁的小伙子,出警时总爱往前冲,这些年一起经历了那么多案件和救援,他的轮廓渐渐变得沉稳,眼神里多了几分责任和担当。身边有他,身边有这样两家人的温暖,真好。

“有时候我总在想,咱们天天这么忙,到底是为了什么。”季洁轻声说,指尖无意识地划过车窗上的雾气,“今天在火场里,看见那些住户哭着说家里什么都没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杨震沉默了一会儿,说:“就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守住这样的温暖啊。你看,咱们守护的,不就是家家户户窗里的这盏灯,饭桌上的这口热乎菜,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的这份热闹吗?”

季洁望着窗外掠过的万家灯火,那些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暖光,此刻在她眼里都变得鲜活起来。是啊,警笛的尖锐,火场的灼热,审讯室的凝重,所有的奔波和忙碌,最终不都是为了守护这样寻常的幸福吗?

车驶过一座桥,桥下的河水倒映着岸边的灯光,像一条流淌的星河。季洁打开车窗,晚风吹进来带着湿润的气息,她深吸一口气,感觉心里沉甸甸的,却又无比安稳。

“等这阵子忙完,咱们带着四位老人去郊区的温泉山庄住两天吧。”季洁说,语气里带着期待,“听说那里的温泉对老年人身体好,还能摘草莓。”

“好啊,我明天就去查攻略。”杨震的声音里满是笑意,“爸妈们要是知道了,准得提前好几天就开始收拾行李。”

季洁笑了起来,眼角的疲惫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车继续往前开,载着满车的暖意,驶向家的方向。窗外的灯光一路相随,像无数双温柔的眼睛,注视着他们,也注视着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守护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