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志国还真没找张爱华算账的心思。
因为,他现在春风得意,志得意满,日子不要太好过,享受还来不及呢,可没时间琢磨报复人。
老教授也劝诫过他,旧人旧事就让它过去吧,人要抓住当下,放眼未来。
”志国啊,这是难得一遇的大好时机,做得好了,余生你就会站在鲜花之中。若是错过了,就只有看着别人风光自己悔恨的 份儿。
做人不要拘泥于小情小爱,要抓大放小。
你前妻当年的选择也是无奈,其实你也有责任,抓你也不冤枉你,你嘴巴就缺个把门的。
你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搞好事业,在机械厂干好了,下一步就有机会进入体制内,能走到哪一步就要看你的魄力和胸襟了。
好好干,未来可期!“
褚志国当然明白老师的话,他心里很清楚,自己因为性格问题已经吃了大亏,大好青春白白浪费了几年。
好在他时运好,遇见了教授这个贵人,得到了他的提携,使得自己弯道超车,农场几年出来反而比其他人发展的好。
他自然不会得罪教授,也会好好抓住机会,不敢再任性妄为。
只要不再惹事,他的发展只会越来越好。
更何况,他现在可是香饽饽,身边有大把年轻漂亮有文化有家世的女孩子供他选择,他才不会浪费时间在已经三十多岁的张爱华身上。
他知道张爱华一直没找人,但那又怎样呢?
反正,他是不会回头看她一眼的。
对此褚志国非常得意,成功男性选择伴侣可选择的范围确实比同年龄的女性要广,要占优势。
三十多,四十多的男人,只要事业有成,有社会地位,娶一个二十岁的女孩子完全没有问题。
可是同样三十多、四十多的成功女性,要是和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结合,不知道要被人议论成什么样。
张爱华现如今是服装厂的厂长又如何,她敢找年轻头婚的小伙子吗?
她只能找二婚、三十多、四十多的男人!
就比如他,现在给他介绍的对象清一色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轻女孩。
有些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有些是政府机关单位工作的国家干部,有些是文工团的漂亮女孩,更不用说老师、医生、护士了。
而且,介绍人只敢给他介绍大姑娘,根本就不会把二婚的女人按他头上。
大家都在潜意识里觉得照他的条件就该找黄花大姑娘,让他配二婚的女人就是在羞辱他。
介绍人可不敢得罪他。
他从众多的照片里挑了几个模样出挑的准备先见见面,接触接触然后再确定选哪个做自己的妻子。
毕竟,要想往上爬,他不能长久保持单身状态。
他得娶妻生子,让人看到他的成熟稳重有责任感。
这将是进行的很顺利,褚志国经过几个月的筛选,最终选中了和他同一个学校毕业的中文系小师妹,目前在文化局工作,是个年轻的国家干部。
两人很快举办了婚礼,新郎温文尔雅,新娘年轻娇俏,参加婚礼的人都说他们是一对璧人。
这一次的婚姻,褚志国聪明了很多,不再做甩手掌柜。
他会扫地,会洗碗,会说好听的话哄妻子。
有几次家里请客吃饭,褚志国还会当着客人的面主动收拾桌子,给客人泡茶洗水果。
人们都夸赞褚志国是个顾家体贴的好男人。
他的妻子心里很甜蜜,觉得丈夫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好丈夫。
因此,在褚志国再次准备刷碗时,她把人赶出了厨房,“以后这些活不用你干,你看看书写写字,再不然就看会儿电视就好。”
她心甘情愿的将家务活揽了过来。
褚志国微微勾唇,抱着妻子夸了几句,然后心安理得地回了客厅,打开电视看了起来。
他自得地想,婚姻和事业一样都需要花心思经营,只要用心了,就一定会事半功倍。
机械厂的人提起褚志国都夸他年轻有为,前途不可限量。
但有个别的老人就持不同意见,“有能力是真,但心思太多,喜欢扮猪吃老虎,是个典型的笑面虎。”
褚志国听到过这种言论,他一笑置之,只要大多数人认为他好,少数人的意见算不得什么。
改革浪潮愈刮愈烈,国内各行各业纷纷朝国际看齐,因此有条件的单位会组织人去国外考察参观。
市里就有人牵头,选了企业家代表成立经济考察团,组织去国外考察学习。
张爱华、褚志国都在其中。
经年未见,张爱华也没想到她会在考察团座谈会的时候跟褚志国碰面。
褚志国褪去青涩张扬,变得更加成熟稳重了,本就俊秀的面容经过岁月沉淀显得儒雅从容,尽显魅力。
张爱华看了对方一眼就转开了视线,旧人无论变好变坏都已经与她无关了。
再说,虽然她爱看长得好看的人,但这些年看过太多出挑的模特了,在美貌面前已经能够很好的做到表情管理了。
褚志国乍一看见现如今的张爱华吃了一惊,张爱华变化太大了。
身姿挺拔,身段流畅,眼睛灼灼生辉,气质中有成熟女人的风韵同时兼具积极向上的活力,是个站在人群中很吸人眼球的存在。
对方只是淡淡看了他一眼就转了头,那眼神好似在看一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从农场回来后,还没有哪个故人会用这样陌生的眼神看过他,哪个不是端着熟络的笑脸热切地跟他打招呼。
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维持住了风度,并不显露内心的不悦。
因为是市里组织的出国考察团,所以证件办理走了加快通道,从敲定人选到出发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他们一行人到了最发达的西方国家,参观那里的工厂、公司、跨国集团,了解西方企业的运营模式和经济政策。
考察团配备了三个翻译,这三个翻译成了香饽饽,被企业代表们想着法的的争抢。
但张爱华就不用。
同行的人惊讶的发现张爱华竟然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老外沟通无障碍不说,还看得懂专业的英文文件。
“爱华,我记得你是中专学历吧?什么时候练出来这么好的英语水平的?”有人问她。
她笑着告诉大家:“早几年因为业务原因跟港台那边一个时尚杂志的主编聊过天。
她告诉我时尚的前沿阵地在西方,若想紧跟时代潮流,就要充分了解西方的时尚,而作为沟通桥梁的语言就至关重要。
所以,我就从那时候开始学习了英文,一直坚持学了几年,可以进行基本的交流了。
考察团里带队的领导露出赞许的笑容,”不错,很不错。改革开放后,我们欢迎国外企业过来投资经营,同时我们自己的企业也要趁此机会走出国门,把产品推向世界。
做人做事沟通很重要,学习外国话很有必要。
这一点小张同志就做得很好,边工作边学习,增强专业度,反过来推动工作的发展,很了不起。
你们都是新时代的掌舵人,都要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啊!“
众人点头称是,都对张爱华露出钦佩的表情,张爱华则努力保持低调谦逊的微笑,心里却美成了花。
褚志国看着张爱华出尽风头,心里头很膈应。
他也不是不盼着她好,只是她太好的话,就显得当初她选择离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显得是他挡住了她的发展。
而且,明明他才是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她只是一个中专生,现在却能因为一口流利大的英语得到领导的赏识,他心里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