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参观考察极大的拓宽了张爱华的视野,让她对国外的经营模式有了具体实际的了解。
她之前一直从书本和港台企业那儿了解现代化的管理理念。
现在通过实地考察,直观地看到了西方发达国家企业运行模式。
她感觉国人对国外的一切都过度吹捧了,国外固然很多地方都值得国内借鉴,但国内有些东西也是西方所缺乏的。
要想发展国内经济,就不能照搬国外那一套,两种不同的思想体系和文化底蕴孕育出的经济模式,单纯的照搬很容易水土不服,也会损坏本国的经济生态系统,那无异于文化和体制的入侵,极具隐患,危害极大。
她觉得国内也有很多国外无法比拟的优点,比如国营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就特别好。
单位里有托儿所、育红班甚至子弟学校,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育儿问题,能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单位有福利房,虽然面积小,条件比不上国外,但也能解决员工居住问题。并且以后企业发展的好,员工住宿条件也会得到相应改善。
单位的工会组织会通过积极组织单位间的联谊活动解决员工个人问题,会对家庭矛盾进行积极调节,努力促成和谐友爱的氛围。
这些充分体现了国内体制对员工们温暖的人文关怀,很有人情味,是值得继续发扬下去的。
通过这次考察,让她看清了事实真相,也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她把自己的观念在考察团座谈会上提了出来,引起了领导们的高度重视。
当张爱华的意见被反馈到更高级别的领导那儿后,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赞扬。
“这是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同志,没有盲目地崇拜羡慕外国的东西,而是头脑清晰的进行了一番对比。
肯定了国外的好东西,也看到了自己国家的长处,不卑不亢,不骄不躁。
现在国内外思想剧烈碰撞时期,我们更需要这样客观、理智的同志,稳住心态,学习他国优点,积极发展本国经济。
不错,很好,非常好!”
吴腊梅家里有体制内工作的领导干部,回到家就把这事告诉了她。
虽说吴腊梅此时已经退休了,但对奉献了大半辈子的服装厂怀有深厚的感情,事关服装厂的消息,她一直都很关注。
“老吴同志,知道今天开会我听到了什么?”老伴兴致冲冲地和吴腊梅说。
“哦,听到了什么?”吴腊梅随口问道。
“你们服装厂的小张厂长不是参加考察团去国外考察了吗?回来开座谈会的时候,讲话被传到了领导们耳朵里,领导们是十分赞同的,大力表扬!”老伴一脸得意,与有荣焉。
“他们都知道我是你老伴,连带着对我都客气许多。”
吴腊梅闻言心中窃喜,拉着老伴的胳膊问他,“小张都说了什么观念?”
整个晚饭时间,吴腊梅家的话题都围着张爱华展开。
第二天,吴腊梅就打电话到了厂子里,把领导们的评价转述给了张爱华,最后语重心长道:“爱华,我知道你是个有想法有干劲的好干部,但没想到你进步这么快。
我相信你的未来不会局限于服装厂,你的路还很长。
你的综合实力是很强的,但在学历这一块还是要努努力。
现在大学生越来越多了,学历会成为考核干部晋升的重要标准。
你学习能力强,边工作,边自考是个不错的法子。
当然,这都是我的个人建议,你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酌情考虑。”
张爱华在电话里衷心感谢了吴腊梅的关心和提点,挂断电话,她捧着脸笑了。
那些话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也是故意表现自己的。
因为她能敏锐地猜测到高层领导的心理活动,外国再好,但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要能看到自身的优点。
在哪个山头就要唱哪首歌。
既然决定了要往体制内发展,就要学会替自己国家唱战歌。
爱国是真的,替自己打算也是真的,这并不冲突。
会说话是一项本事,张爱华有意锻炼自己的口才和思维,为自己的蓝图添砖加瓦。
她就是要步步为营,精心筹划,往更高处攀爬。
当她从普通的设计师一步步升职加薪后,逐步体验到了高处的美妙,也看到了更多的风景。
那种感受是她以前无法想象的,是一种很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那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有价值很有用的人。
当身处其中时,连她自己都无法阻挡一颗向前走的心了。
奋力向前,已经是深入骨髓的本能了,在她无意识间这种本能就能自动运行为她筹谋。
野心,抱负,这样的词汇更多的是用在男人身上,张爱华以前也一直认为男人才会有野心抱负。
可现在她才察觉到,不是女人没有野心抱负,而是过去的制度规矩堵死了女人的出路,让女人们没有展示才华的地方,只能被困在后院,相夫教子一生。
但,男人女人都是人,都一样,都有思想有私心。
只要给了女人一条活路,她们照样可以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
张爱华觉得自己的野心是一步步被催醒的,她是逐渐冲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最后让野性充斥血肉骨髓的。
她无比感谢国家感谢组织,帮助女性重新认识了自己,打通了被堵塞已久的出路。
妇女能顶半边天,点燃了女性的希望,催发了许许多多巾帼不让须眉的杰出女性。
这也让张爱华认识到女性并不输于男人,增强了她的信心。
同样都是做人,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有实现抱负的权利。
她张爱华就是要成为高峰的登顶者。
但,现实社会还是不喜欢流露出野心的女性,张爱华不再像以前那样天真懵懂了。
她学会了伪装自己,学会了演戏,自有一套生存的智慧。
她将自己的野心勃勃包装在宽厚、和气、大局为重、一心为公的外表下,从不讲私心。
谁也不知道真实的她有多么渴望成功和掌握权势。
往上升的关键还是业绩。
张爱华在外考察时,将带出去的几乎所有现金都买了时尚杂志和书籍。
有留学生还给她指点,说二手书店里可以淘到旧书籍,价格要便宜很多。
她专门跑去二手书店,采买了一个行李箱的书籍杂志。
回来后认真研究,还真让她琢磨出来一些门道,运用到产品上,增加了许多新颖好看的时尚元素,令她们服装厂营业额成倍增长,在全国都打响了名头。
同样是出国考察,张爱华出去一趟回来成果显着,很快就做出了耀眼的成绩,这让许多同行的企业家自惭形秽。
褚志国心里也有些酸,他着实没想到张爱华如今竟然有出息成这样。
市里杰出青年的荣誉也有她的一份,站在领奖台上,自信微笑看向镜头的她登上了报纸,成为被人仰望的天之骄女。
这让褚志国不自觉想要靠近,也不是要做什么,而是就是想要靠近她一些。
但是,两人自从离婚后就再没了联系,冒冒然出现显得突兀,要怎样找过去才合情合理呢?
突然,他灵机一动,想起了两人的儿子褚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