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广州一名二十四岁的女子,英语很好。

上课的时候突发脑出血,普通话和粤语能说,但是英语能听、也能看懂,却突然不会说了。

经医院检查,是异常出血,导致血肿,压迫左侧脑部语言区,将这部分功能关闭掉了。】

. . . . . .

评论区:

〖刚好伤到英语部分的内存条了。〗

〖应该是驱动。〗

〖我这地方可能堵了,我要去看看。〗

〖不,人家是堵,你有没有可能是没有。〗

〖原来我不是笨,我是这个管英语的区域出问题了,所以英语死活都学不会。〗

〖有没有可能,你压根没有这个区,所以学不会。〗

〖我就说嘛!我肯定是天生就是堵的!〗

〖原来英语有毒学多了会堵塞导致脑出血,有句英语都已经说过了,好堵有毒。〗

〖有没有那种做了就能精通八国语言的手术?〗

〖同求,求做了就能精通数学、物理的手术。〗

. . . . . .

大唐,贞观年间,万州。

“脑子里面出血了都还能活啊?”

“村里的王二,爬树摘果子摔下来,一点外伤没有,当晚就死了,医生说的就是因为脑子出血。”

“下葬的时候你们是没瞧见,眼耳口鼻处处都有黑血冒出,忒吓人了。”

“后世的医生可真厉害!”

“都能飞天登月了,治个脑袋出血那不是手拿把掐?”

“左边脑子是管语言的啊?所以我学不会官话是不是因为我左边脑子不好啊?”

“那是因为你以前懒,现在你说后世的官话不是挺标准的吗?”

“这能一样吗?”挑夫辩解道:“老子以前听都听不懂官话,怎么学?”

“听又听不懂,学又学不会。”

“天幕的语言,我无师自通,这是仙神伟力。”

满是青苔的台阶上。

程处默眺望着江边讨论的渔民。

“左脑聪明就能学会蛮夷语言?”

“是不是应该实验一下?”

程处默驻足思考,猛回头,打量着佛军。

要去天竺,自然要学点天竺语,否则被骗了怎么办?

“大都督,我会,我教您。”手拿竹竿的原方丈守门和尚连忙上前。

“放心,守门大师,本都督是不会拿你们做实验的,兵法有云:爱兵如子。”

“……”

守门和尚心里拔凉拔凉的,我好好一个方丈,被撵来当佛军还不够。

难道将来还要帮程大都督做实验?

有心想问个详细,又怕程大都督提出奇思妙想。

上次,就是自己问了一句:“远行安全吗?”

自己等人就拿上了竹竿,每日操练,成为佛军。

还是别问了,免得又惹出什么祸端来。

……

【明中都鼓楼又称中都谯楼,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位于凤阳县云霁街东端,建于大明洪武八年。

崇祯八年,鼓楼毁于兵火,仅存基座。

崇祯十二年重建。

清朝乾隆二十年以鼓楼为中心修建凤阳府城墙,乾隆三十五年修缮鼓楼。

咸丰三年复毁于兵火,仅存基座。

89年,鼓楼基座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95年凤阳县动工复建鼓楼上部楼宇,并对基座进行修复。

98年,完成鼓楼复建工作。

去年三月,当地花费三百多万对鼓楼进行修缮。

今年五月十九日,下午六点三十分,鼓楼顶部一侧瓦片脱落,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当地称:瓦片脱落或是因为温差超过二十度的原因。

搞笑的是,网友们纷纷跑到演员胡某的评论区玩梗。

因为胡某曾在电视剧《朱元璋》中扮演过朱元璋。】

. . . . . .

面馆。

十七点开评论区,点击左上方的蓝色小字,跳转到胡某的第一条视频,点击暂停,打开评论区。

评论区:

〖重八哥,出事了。〗

〖朱元璋:给咱查!朝廷的恩典都让他们吃了!〗

pS:现在去胡某的视频已经找不到评论了,关于鼓楼的评论都被删了。

大明,洪武八年。

应天府。

朱元璋:“……”

咱才建好,你就告诉咱两度毁于兵灾。

花了数百万修缮,结果一年不到,瓦片就脱落了?

“老四,查一查修建谯楼的花费。”

“? ? ?”

“你不是刚招了一批精通算数之人进锦衣卫嘛,去给咱查,哪怕是一两银子对不上,都给咱锁进大牢。”

朱棣:“爹,水至清则无鱼,一两银子……”

“按咱说的去做!”

……

【刺马案,是晚清四大奇案之一。

指的是清末张汶祥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的历史事件。

刺杀原因有二。

官方的说法是:张汶祥挟嫌报复。

原因有三,一是马新贻在浙抚任内剿灭南田海盗,杀了不少张汶祥的同党。

二是张汶祥因妻子为吴炳燮所占,曾向马新贻拦舆喊控,而马新贻未准审理。

三是张汶祥本赖“小押”为生,而马新贻出示禁止,使他生活无以为继。

有此三恨,故在海盗龙启沄等人“夸张汶祥素讲朋友义气,可以为众人报仇,并可泄自己忿恨” 的激诱下,遂决意行刺。

这份供词虽然漏洞百出,但却是官方认可的定谳(今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第二种,则是民间谣传的说法:马新贻“渔色负友”。

传闻内容大致如下:张汶祥原为捻军,但久怀投诚之志。

马新贻于庐州任内负责剿捻,兵败遭擒。

张汶祥居中牵线,引曹二虎、石锦标与马新贻共议,结为兄弟,纵放马新贻,约同生死富贵。

其后马新贻设法将三人及部属收编,成立“山字营”。

二虎有妻艳美,马新贻与之私通,并诬杀二虎。

张汶祥激愤不已,遂决意为友报仇。

电影《投名状》便是根据这个说法改编。

究竟谁为真,谁为假呢?

让我们把视线回到最初。

这些年大量的清宫戏,把我们禁锢在一把手的思维里。

觉得慈禧说啥就是啥,喜欢谁,谁就能平步青云。

但历史上,即便是拥有无上威望的开国之君,遇到某些事情,也要和大臣、贵族妥协。

清朝,紫禁城的博弈随时随地都存在。

咸丰十一年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

又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为辅政八大臣。

驾崩之前,咸丰留下一句“克复金陵者王”的遗言。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所谓“克复金陵者王”的遗言,史学界分为两派:一派认为确实有这个遗言,一派认为没有,是后人加上去的。

咸丰驾崩,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诛杀了辅政八大臣。

同治年幼,那就只能作为国家的象征。

而垂帘听政,这个清政府的核心决策层其实是:两宫太后加上恭亲王三个人做决断的集体领导。

这才迎来了十多年的所谓“同治中兴”。

这个功劳不能单纯算在慈禧身上。

这十多年,只不过因为慈禧是E人,业务能力又强,又是同治皇帝的生母,才会出现在台前,担任类似于总理的角色。

而外交军事都是恭亲王管着。

大是大非的事儿,还得东太后慈安定夺。

慈安为人浑厚,不爱说话,常放权给慈禧。

但她每次一出手却都是大动作。

太平天国运动中,慈安诛杀屡战屡败、临阵逃脱的前任两江总督何桂清,让曾国藩接任。

甚至可以说慈安才是湘军真正意义上的主子。

之后慈禧的亲密太监安德海出京,也是慈安授权诛杀的。

你不老实,那我这个大老婆就敲打敲打你这个侧室!

同治大婚之前,慈禧一直看重富察氏,想选她为皇后,但是慈安却看中了阿鲁特氏。

最终阿鲁特氏被立为皇后。

也就是说,即便是同治皇帝,在非常多的事件上也是听慈安太后的。

于是清代民间有一种说法:东宫偶行一事,天下莫不额手称颂。

所以亲生儿子娶谁都说了不算的慈禧,在此时还是非常憋屈的。

当家但不做主。

平定了太平天国,宝藏却是一分没有。

太平天国有个圣库,金银财宝不计其数,在太平天国占领南京的第一年,圣库光白银就有一千八百万两。

别问,问就没是没有。

再问,就是不多,被太平天国挥霍完了,剩的一点点都被充作军费了。

慈禧想着,诺大的南京城被攻破,军队把大头抢了,残羹剩饭总能给朝廷剩点吧?

但是却都被曾国藩以钱数不多、充作军饷为由扣下了。

老曾又是东宫的人,慈禧是既不敢说也不敢问。

太平天国平定了,可湘军功臣都被安排在两江一带当官。

两江:江南省、江西省。

康熙六年,江南省被拆分为江苏省、安徽省。

虽然是三个省,但统辖三省的总督仍然称“两江总督”。

这三个省攻守同盟,铁板一块。

慈禧插不进手,只好安插了马新贻出任两江总督,私下探查圣库的事儿。

结果马新贻刚上任不久,圣库宝藏查出点眉目就被干掉了,这件事大概率是湘军内部干的。

如今主流的观点有两种:曾国藩或其弟曾国荃所做。

第二种可能性中,即便曾国藩刚开始不知情,但后来是知道的,帮弟弟处理了手尾。

虽然是湘军干的,但给了慈禧台阶下,也就是刺马案的官方定论:张汶祥挟嫌报复。

慈禧除了顺着台阶下,能怎么办?

马新贻已经死了,张汶祥认罪,两江铁板一块,继续查,也查不出什么结果。

清廷不可能为了一个死人,冒着激变地方势力、动摇大清江山的风险,去寻找真相。】

. . . . . .

评论区:

〖话说曾剃头已经占据了东南半壁,为什么不造反?〗

〖镇压造反的起家,然后自己造反,你闹呢?大义名分不要了?〗

〖而且湘军也不是铁板一块,当时东南也不是只有曾剃头,还有李鸿章的淮军。〗

〖汉人军阀崛起,但曾剃头并不是汉人军阀的领导者,只是其中最大的一派而已,他敢造反,其他军阀就敢拿他的人头向上爬。〗

〖如果咸丰的遗言“克复金陵者王”为真,满清也真的给曾国藩封王,那他就可以走曹丞相的路子。〗

清朝,光绪年间。

清漪园。

道光年间,撤三山陈设,后又被蛮夷联军大火烧毁。

慈禧走在断壁残垣之间,停下万寿山前,寻了块大石头,坐在湖边。

“亲爸爸……”立在一旁的光绪面色难看。

“想问曾李之事?”慈禧看向湖面,波澜不惊的问道。

“曾,有胆无心,他比后人想象的聪明多了。”慈禧从太监手里接过一个圆钵?,捻起鱼食抛进湖中。

“李,有心无胆,也是个聪明人。”

“后人说自黄巢始,便没有千年的世家,只是一叶障目。”

“以前的世家,高门大户,立于闹市。”

“现在的世家,隐于山林。”

“曾、李的后人,可比爱新觉罗后人过得好。”

光绪猛咽口水,深吸一口气,“亲爸爸,儿臣是想问您为何让儿臣不要去内阁?”

“内阁都打出了血了,会闹出人命的。”

慈禧哑然失笑,侧过头来看着光绪,“你现在去,是处罚汉臣?还是处罚满臣?亦或者各打八十大板?”

“皇权不振,更要谨小慎微,做好了,对皇权没有多大帮助,做错了,皇权就成了市井的大白菜,谁都可以从上面扯下两片叶子来。”

“你以为是满汉发生矛盾,殊不知他们就是打给你看的。”

“满汉有矛盾,但又有共同利益。”

“别看他们打的欢,闹不出人命的,他们聪明着呢,就等着你去圣裁。”

“帮满,汉不满,帮汉,满不满,处罚双方……谁都没得罪,等于谁都得罪了。”

“不把皇权一步一步拉入深渊,他们怎么掌握天下?”

光绪张大嘴巴,然而慈禧的话还没说完。

“你可知他们最近在忙什么?”

光绪摇摇头。

慈禧冷笑道:“他们在研究英吉利的上议院和下议院。”

娘们当家,房倒屋塌。

这是最近在北京街头流传的一句话。

从什么地方传出来的已经查不到了。

但慈禧知道是谁干的!

内阁办事处。

汉八旗也被迫参战了,被围着东方角落里打。

三方混战,有三人打着打着就到了西方角落,手上挥舞着拳头,嘴巴一张一合,小声嘀咕道。

“皇上怎么还没来?”

“太监跑的这么慢?”

“呵,宫里还有位主子呢,咱们这点心思可瞒不过她。”

“那怎么办?”

“嘿嘿,随我来。”这人佯装不敌,慢慢往后退去,靠近烛台。

“走水啦!走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