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刷视频:震惊古人 > 第436章 李渊:你们一家应该去后世当演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6章 李渊:你们一家应该去后世当演员!

【#华夏也是有神崇拜的文明,为什么没有神权高于君权的时期?#】

. . . . . .

【黄河:拜神不如拜我,至少我真的能弄死你。

但拜我也没用,你拜我,我也弄死你。

众所周知,华夏第一个国家统治机构的雏形是个水利局。

这个局的局长的儿子,后来当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第一个王。】

~~~~~~

弹幕区:

『别的文明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天神之子。』

『中华文明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治水专家。』

『以前中国穷困的时候,靠着大河生活那叫“河殇”,靠治水组织国家那叫“摆脱不了的东方专制主义”。

现在中国繁荣富强了,治水成了理性进步高组织度的代表,靠着大河生活成了理性主义的本质。』

〖不用祭祀,黄河会自己找祭品。〗

『他爹甚至因为治水不利被杀了。』

〖好地狱的解说方式。〗

〖黄河之水天上来,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岸猿声啼不中,轻舟已入渤海湾。〗

〖黄河应该是中国人神灭论精神基因的最早启蒙,你祭不祭河伯,他都跳起来肘你痛处,只有认真治河他才稳定点,这种教训吃个几次,最坚定的信徒都会变成不可知论者。〗

〖黄河一次一次用事实的告诉人们,什么叫做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小学语文有西门豹把巫扔河里,过去只觉得这是一篇反迷信的故事,现在看来,这就是文明底色之一。〗

. . . . . .

大秦,咸阳。

“水利局?局长儿子当王?”扶苏喃喃道:“大禹治水与夏启?”

想明白个中详情,扶苏一脸呆呆的模样。

后人的形容词,当真是……

扶苏绞尽脑汁,也没想出一个合适的形容词。

“义父一会儿是暴君,一会儿又是祖龙,一会儿又是政哥。”

刘季淡然道:“用水利局和局长儿子形容大禹治水与启建夏,反而显得很正常。”

扶苏:……

所以是因为我学习了太多后世不正常的东西,看后人正常的形容,反而感觉不正常?

所以是我有问题,还是后人有问题?

难道这就是后人提及的洗脑?

——————

【为何华夏相较于别国更容易产生大一统政权?

因为在华夏这片土地,如果想要有政权的合法性,就得完成几个任务。

一:治理黄河长江水患,你就得控制全流域。

二,为了防止民变,你就得提供足够的土地和粮食产出。

三,普通人必须有一个向上的通道,你就得提供一个普通人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比如科举和参军。

这些,统一的帝国可以提供,而神不能。】

~~~~~~~

弹幕区:

『一个政权被推翻也可以这么理解。』

『有能者居之。』

『你确定是能者居之?而不是他爹能让他居之?』

『胡亥和杨广表示,我爹也给我了,当然你别管给的是否正规,反正没了。』

『你可以世袭,但要是搞不成事,要么让你老爹擦屁股,要么就在吃鸡大战中被肘飞。』

『华夏所在的这片土地决定了不统一,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战乱和生灵涂炭。』

『大一统必然治理黄河。』

『不逃元、清两个异族入主中原的大一统政权,即便是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割据政权,都要做以上几件事,做了不一定能统一天下,但不做一定不能统一。』

『游牧民族来了中原也得乖乖治水,不然就滚回大草原。骗你的,治了也得滚回大草原。』

~~~~~~

忽必烈:言之有理,所以朕即汗位的第三年,就命郭守敬掌管诸路河渠,着手运河整修和新建。

铁锅:大禹治水得天下,大元治水失天下。

铁锅即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

脱脱:水患不治理不行,开河变钞的政策没问题。

贾鲁:治河,可能亡国,不治,肯定亡国,两权相害取其轻。

——————

【欧洲不过被黑死病肘击了一次,中世纪长达千年的神权权威就被撼动了。

人们看着教廷那帮以虔诚闻名的圣徒也会和普通人一样悲惨死去,开始质疑上帝是否存在。

而在中国大地上,黄河的肘击可不会一千年才来一次。】

~~~~~~

弹幕区:

『洪涝、干旱、蝗灾、兵祸、瘟疫,总有一款适合你。』

『大部分时候,哥几个其实是一套组合技。』

『洪涝接下来干旱,干旱配蝗灾,蝗灾过后就是兵祸、瘟疫。』

『兵祸瘟疫之后因为疏忽了水利,又来了洪涝。』

『一般情况下,洪涝是跟着瘟疫,然后饥荒,然后兵祸,干旱\/蝗灾是例外的,后面也是饥荒、兵祸。』

『这何尝不是一种“世上只有妈妈好”!』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至于家里为什么会穷,这就得问妈了!』

『黄河:慈母多败儿!』

“千年神权?”

“千年神权!”

巫师、佛、道,以及一些被官方列为邪教的宗教人士,眼神里满是说不出的羡慕。

华夏有整个国家宗教氛围特别浓厚的时期吗?

有,还挺多,不是一次两次。

但宗教在掌权者看来,就是厕筹、虎子,需要的时候拿来用一下,不需要的时候丢的远远的,因为他臭。

厕筹又称厕简、厕辙、厕篦、搅屎棍、干屎橛,是大便后用来拭秽屁股的木条或竹条。

虎子,即夜壶,唐朝时期避讳李虎的虎字,改称马子、兽子。

所以,马子这个对女朋友的称呼,从一开始就带有贬义。

宗教人士们想了又想,若真要说出一个神权大于君权的时代,或许只有商朝了。

但若是史书记录无误,后人的考古为真,那商王其实就是大祭司,君权、神权合一,很难分得清。

商王:余一人不仅是大祭司,还是最高贵的祭品。

余一人,即予一人,出自甲骨文,商王自称。

——————

【因为黄河会平等的肘飞每一个不重视防汛的朝代。

当天上来的黄河水肘进你家的时候,你就会明白神救不了你。

而对于统治者来说,你治不了黄河,百姓就要开始治你了。

神不可能会帮你治理黄河,你只能用君权派人去修堤坝。

堤坝修好了你就会发现,骗你的。重视防汛也肘你。】

——————

【其他大河:孩子们,听话,多给妈妈说说好话,就有糖糖吃哦。

神棍:世上只有妈妈好~

黄河:(拧闹钟)治水方案在哪呢,拿出来,闹钟响之前拿不出来,脑袋搬家。

神棍: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黄河:哭?哭也算时间啊!】

~~~~~~

弹幕区:

『你以为拿出来,就不用死人了吗?』

『你这治水方案做得很完美,但是今天天气不错,我心情很好,就提前挪窝了』

『拿出来了?拿出来了那你落入水里吧!』

『拿出来的就死个河南河北,拿不出来算上湖北,江苏,安徽。』

『百姓:设闹钟是什么意思,倒计时发大水吗?

黄河:不,我只是想挑战一下改道速度。』

~~~~~~

大明,洪武年间。

太子朱标与永昌侯蓝玉,在城内体察民情。

“有一说一,这烧饼是比宫里的好吃。”蓝玉全无贵人模样。

一手拿着烧饼,一手擦着嘴边的油渍,右脚搭在板凳上。

“吃饭还堵不上你的嘴!”朱标浅饮一口大碗茶,轻笑道。

“殿下,是不是因为黄河光顾燕赵两地的次数太多了,当地百姓死习惯了,所以燕赵两地多有慷慨悲歌之士?”

朱标:……

孤突然想知道后人有没有换脑手术,真想把你的脑子和猪换一下。

“嘿嘿,殿下,别生气嘛,俺这不是瞧您闷闷不乐,和您开个玩笑,逗闷子嘛。”

“开玩笑就免了,不如帮孤解决一下烦恼?”

“殿下,让您都烦恼的事,您觉得我能解决好?”

“……”

朱标一时无言,该有自知之明的时候,你没有。

不该有自知之明的时候,你又有了?

和孤玩大智若愚?

“殿下,不如问问姚广孝,能被后人称为黑衣宰相,想必还是有两分本事的。”

洪武朱棣:对对对,大哥,让姚广孝跟着你吧。

永乐朱棣:你是不是傻?姚广孝跟着大哥,爹肯定会怀疑你不怀好意,往太子府安插人手,大哥但凡身体有点问题,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你!

洪武朱棣:哼!我相信爹!也相信大哥!不过姚广孝,望之不似好人,还是先让他在大牢里待着吧。

永乐朱棣能想到的事,朱标自然也能想到,笑着摇了摇头:“别害了老四,姚广孝还是让他去屠蛟龙吧,孤也不缺这一个谋臣。”

——————

【黄河不会让你有辩经的机会,黄河泛滥一次就是一次吃鸡大赛。

打得过邻居就活,打不过,全族就变祭品。

军事领袖自身的武力就是合法性来源,祭司逼逼赖赖想控制一切的行为简直是老寿星吃砒霜。】

~~~~~~~

弹幕区:

『商王:还特么念你那b经呢,他们都要把我祭了求雨了!』

『祭品越高贵效果越好,所以商朝的贵族都是备用祭品,包括商王。』

『所有的神权、神学都是闭环赢学,而华夏这块从古至今推崇绩效主义的土地缺乏闭环赢学的发展土壤。』

『在华夏,神要竞争上岗的,你得灵,不灵还要东西,属于凶神。』

『凶神也要灵啊,不来个大旱三年赤地千里的,谁怕你个凶神啊。』

——————

“商王是最高贵的祭品?”

越往后的朝代越好奇,虽然天幕已经无数次提过,但都是浅尝即止。

各朝代的人尝试过在天幕问商朝人,但他们闭口不言。

而各朝古人,更好奇的是元、亨、利、吉到底该怎么解释。

自古以来,有无数种解释,众人只能选择自己相信的。

但天幕给了交流机会,众人自然想到问文王、问周公、问孔子。

文王不回答,众人便换了个问题,想知道伯邑考的真名。

据各朝文人考据,伯指嫡长,邑指都城,应该是暗示其储君地位,考也应该不是他的真名,而是对逝者的尊称,类似先考。

但文王与周公皆言,既然后人叫他伯邑考,那他就叫伯邑考。

二人定下调子,其他知道真相的人,自然也闭口不言。

孔子则是问了后人对元亨利贞的解释,回答道:你们的解释都对。

那时,众人就知后人对商朝的猜测,八九不离十,否则文王、周公、孔子不会三缄其口。

前往雍城的路上,秦国公室子小声问道:“先生,商真如后人所言?”

即便秦国祖先蜚廉及其子恶来是商纣王的大臣,但秦国宗室知道的其实并不多。

一者,许多史料在周初被大规模焚毁。

二来,秦国自商亡一直到受封建国,数百年间,因为迁徙,留存的史料早已丢失。

所以,秦国公室子是真的好奇。

孔子扭头看向宰我。

众所周知,宰我是个大嘴巴。

宰我也懂夫子的意思,连忙捂住嘴巴,右手指天。

孔子思索良久,终究还是没有详细回答秦国公子所问,只说了两个字:“用羌。”

秦国公子惊呼一声,又连忙压低声音,问道:“所以姬周先祖为商王捉羌人奴隶起家的猜测是真的?”

孔子闭上眼睛,沉默不语。

但有时候,沉默也是一种回答。

——————————

【尼罗河的泛滥是有规律可循的,祭祀世代相传可以总结出这种规律,然后装神弄鬼,但黄河没有。】

【你要是真可以风调雨顺的话,那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信神。】

【黄泛区百姓:我肘不赢黄河,我还肘不赢朝廷和神仙?】

【治理水患是华夏历代政府都要经历的大考验,远的不说,就说二十多年前的97洪灾。】

【我来个通俗易懂的解释,在华夏,你去庙里求神仙,但是不灵验,你是会觉得自己不虔诚,还是以后不去了?】

【还有第三种选择,换座庙拜,下座庙还是不灵,就继续换。】

隋朝。

皇宫内。

“所以儿臣修运河,其实也没多大问题呀。”太子杨广小声和李渊嘟囔道。

然而,恰好天幕暂停,杨广的小声嘟囔被杨坚听见了。

上首,杨坚气笑了。

“没问题?”

想起贞观年间的李渊在评论区给自己讲杨广继位之后的事,杨坚骂道:“开运河的同时,你还做了什么?”

“不仅骄奢淫逸,同时还修洛阳、长城、征伐高句丽!”

“你以为你是后世,兵强马壮、钱粮具足吗?”

“难道不是吗?”杨广反问道,“您和母后省吃俭用,给儿臣留下一份偌大的基业,难道不是为了让儿臣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吗?”

杨坚气的胡须尽抖。

朕给你留下一份偌大的基业,还留出错来了?

“运河通、胜高句丽,儿臣便是千古第一的圣君!”

独孤皇后沉吟道:“可你败了。”

“儿臣知错。”

杨坚:“错在哪儿了?”

“错在太急,一代人想完成数代人的事。”

“既然知道错了,为何刚才要发牢骚?”

“当弟弟的在兄长面前发牢骚,做儿子的在父母面前发牢骚,不是很正常吗?”

杨坚与独孤皇后不怒反喜,朕就知道,什么囚禁朕,还和朕的后宫有染,甚至毒杀朕,肯定是李渊登基之后泼的脏水。

独孤皇后和蔼的看着杨广,“广儿,一家人,有何事都可直言。”

杨坚补充道:“常言天家无亲情,然朱明洪武与太子朱标却是个例外。”

“父皇希望我们父子也是个例外,写在史书上,羡煞后人。”

随即,二人面色不善的看着李渊。

李渊低头,吃下哑巴亏。

这一家人,当什么皇帝、皇后、太子,应该去后世做演员,当影帝、影后。

杨广为何强调父母兄弟?

还不是被天幕和后人揭了面目。

不好色、听劝诫的人设装不下去了。

只能装一个儿子人设。

小声嘟囔,都是刻意等天幕暂停,点开评论区,殿内寂静无声的时候,才说出口。

甚至连说话的音量,都是刻意控制,刚刚好能让杨坚听到的程度。

杨广:阿婆面,你挺聪明呀。

李渊:我是为了活命装傻,又不是真的傻。

杨坚、独孤皇后真的信了吗?

未必,能被称为二圣,岂能看不透这点小伎俩。

但他们只能选择相信,几个儿子里面,只有杨广有点人君之象。

生一个也来不及了,能保证生的是儿子吗?能保证他斗得过杨广吗?

都不能。

除了选择相信杨广是个好儿子,还有其他选择吗?

总不能真如后人玩笑之语,让李世民改名杨世民,立他为太孙吧?

虽然已经改了,但杨广也有长子,怎么可能立杨世民为太孙吗?

广儿登基,会不会杀了李家人还两说。

杨广:世民肯定不杀,他年龄还小、不知事,孤让太子妃亲自抚养,权当亲儿子,若能有贞观李世民的一半能力,孤登基,大可以封他为王。

李渊:表弟,我呢?

杨广:看心情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