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上午,潇湘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省会星城市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这是一次惯常的政府年度会议,却因为一个人的履新,成为全国政坛关注的风暴中心。
会议中心门外安保升级,中央驻潇湘观察组、人民日报、新华社、省内外主流媒体、各地市代表团悉数到位。尽管日程表写得滴水不漏,但在场所有人都知道,今天的主角,不是会议,而是那份即将被公开宣读的政府工作报告。
李一凡——潇湘省新任代省长,将首次以省政府一把手身份,面向全省公开施政纲领。
这是一次政治首秀,也是一场权力宣言。
上午9点整,会议正式开始。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澜主持开场,简洁宣布会议日程后,点名李一凡作政府工作报告。
灯光聚焦,镜头聚焦,目光聚焦。
李一凡起身,西装笔挺、眼神坚定。他走上讲台,没有翻动讲稿,只是微微一顿,便清晰开口。
“各位代表、同志们:”
“我谨代表潇湘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这一年,潇湘省与全国一道,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与疫情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这段开场略显中规中矩,但短短二十秒之后,语气陡转。
“但我必须指出,潇湘省当前仍存在明显短板和瓶颈,主要表现在三点——”
“第一,财政效率结构性失衡,全省一般预算支出中,70%以上未形成有效产出挂钩机制。”
“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滞后,虽然有长鑫存储、中微公司等龙头项目落地,但形成链条式集群支撑仍不足,科技投入占比远低于长三角平均水平。”
“第三,民生系统存在地区性‘双快慢’——大城市资源过快集中,小城镇基础保障推进过慢。”
会场一片寂静,代表们神情肃穆。
李一凡继续往下读,但读的不是官话,而是结构化的数字与方案。
他将星城市2016至2019年试点经验浓缩成四条政策模型——
1.\t财政并轨机制:将原“专项预算审批制”改革为“投资绩效反馈制”,构建“支出问责、结果导向”的财政新模式;
2.\t产业主导+园区自治:以凡星投资、中微长鑫为样板,推广“基金撬动+研发平台+地市配套”组合拳;
3.\t教育医疗均衡计划:提出“十五年基础教育+城乡医院绩效并轨”机制,优先试点八市;
4.\t政务平台智能治理机制:全面引入数据治理体系,建立“潇湘数字政府综合指挥平台”。
随后,他语气一顿,提出一个新提法:
“我建议将星城市经验正式列为潇湘省治理体系现代化样本,并启动省域复制机制。”
这句话引爆全场。
在座的不乏许多来自地市的市长、书记代表,他们清楚:一旦“星城经验”被省级政府列为复制模板,那么意味着——过去在星城市主导的那一套“凡星财政、舆论自治、科技强政”系统,极有可能席卷全省。
谁能跟得上节奏,就可能晋升;谁成为阻力,就可能掉队。
会场侧面的媒体区域,凡星传媒旗下的两名记者面无表情地调整镜头,确保画面稳定。后台的编辑部早已同步准备好专题标题:《他站上讲台之前,早已给潇湘画好路线图》。
台上,李一凡目光如炬:
“我提出,潇湘省在2020年到2025年期间,地区生产总值要从当前5.2万亿元提升至8.3万亿元以上;其中数字经济贡献率要由19%提升至32%,高新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不得低于8%。”
“为此,我将主导设立‘潇湘省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总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省政府财政出资不低于三成,其余由社会资本竞合投入。”
“同时,全省财政制度进入并轨重构阶段,全面清理无绩效专项资金,取消一切重复审批权。”
“我要的,不是摊大饼,而是建立一套规则,让每一个投入都必须回报民生与产业。”
“民生方面,我们要保障基础,更要推进均衡。”
“我将重点推行以下民生计划:”
“一,潇南、岳西、邵东三地启动‘三医联动试点’,构建医疗服务基层化改革样本。”
“二,启动全省‘十五年义务教育均衡提升工程’,农村教育资源将首次纳入省级财政统筹。”
“三,开通‘全省养老保险数字信息直连系统’,清除区域断档,杜绝挂账空转。”
他没有引用什么经典语言,也没有灌输动人情绪,只是用一连串数据、目标、路径,砸向在场每一个人。
报告持续一个半小时。
直到最后一句:
“潇湘若要振兴,必须走出依赖转移支付、依赖廉价劳力、依赖外资代工的老路。”
“我们不能只当过日子的省,我们要当破局的省。”
掌声,几乎是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响彻会场。
人群中,一些老厅局长沉默不语,但坐在青年代表席位上的岳阳县青年干部沈晨,热血澎湃,手掌拍得通红。
他低声对旁边人说了一句:“像一份战书。”
……
报告发布后的当晚,新华社以《潇湘省发布全国首份“结构型财政改革”纲要性报告》为题,全文刊发李一凡演讲实录。
人民日报评论:“一份敢动基本盘的报告,展现了地方治理改革的勇气。”
央视评论:“星城经验是否具备可复制性,将决定中部改革能否复制‘深圳速度’。”
京内网系统文章标题直接写道:
《从星城走出的年轻省长,正在以政绩逻辑重塑潇湘版图》
当夜十点,李一凡返回省政府办公室,换下西装,走进深夜灯火明亮的智库资料室。
他对陈晓峰道:“把各市财政结构报表全部调出来,我要看三个维度。”
“第一,专项资金占比;第二,产业项目匹配率;第三,政企投资协调响应率。”
陈晓峰一怔:“省长,现在都十点半了——”
李一凡头也不抬:“潇湘被旧财政拖了十年,我不想再等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