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刘备则拥有荆州、扬州以及徐州三地,并且还是皇族后代,这么做名正言顺。”
“相比之下我的领地只有偏僻荒芜的地方,哪怕现在得到了汉中,也无法和那两位相提并论。”
他觉得自身还不足以担得起国公这个头衔。
否则定会被世人耻笑。
“袁绍出身名门,又有无数豪杰投靠于他。”
“现在刘备占据了许都,这个消息一出,肯定会让人感到震惊。”
“再者,他的身份可是汉朝的宗室,这能让他迅速招揽到更多人才。”“司空您如果不去称公,又怎么能够和袁绍、刘备站在同一水平线上呢?如何给手下的人一些期待,吸引各路豪杰加入呢?”
“越是处在弱势的时候,就更应该快点称公,这样才有机会与袁绍、刘备争夺人心。”
董昭语气严肃地分析道。
曹操心头猛地一震,恍然大悟。
此刻的他,既不是皇族后代,也不是大家世族出身,力量也最为薄弱。
早前还能借天子的名义去网罗天下英雄,但如今没了天子这块招牌,他又凭什么吸引四方英才?
如果继续这么下去不做改变,怕是很快就被刘备和袁绍把所有优秀人才搜刮完了。
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通过授予官职爵位来拉拢各路英豪。
能封官就封官,能赐爵就赐爵,这样手下才会积极起来,为了自身利益奋斗。
但是想要给别人封官爵,首先得自己有这资格才行啊。
手里没天子,他自己不过是司空罢了,爵位也不过县侯,哪来的本钱给手下人发奖赏呢?
所以他必须得称公,效仿袁绍、刘备一样,先提高自己的地位,这样才能提升身边人的待遇。
“司空,公仁说得确实有道理。”
“司空称公,是为了应对袁绍、刘备的压力。”
“请司空顾全大局,为笼络民心考虑,务必进阶称公!”
郭嘉紧随其后站出来,态度非常坚定地表示支持。
曹仁等众文臣武将顿时心领神会,纷纷起身赞同提议。
看着跪下恳求的大臣们,思量着其中利弊。
许久,曹操长长叹了口气。
……
许都宫殿内。
当刘备正在稳定城内的时候,各地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到了手上。
“袁绍没有继续进攻扶乐,反而往北去了官渡,重新加固起了那里的防线。”
“文韬,你觉得袁绍这么做是什么意思?”
刘备递了一卷信给蒋华强。
后者看了一会儿冷笑说:“很明显他是觉得拿下许都没有希望了,但又不想彻底放弃河南地区,只好暂时牺牲南部的地盘给我们。”
“估计他的计划是在官渡那里屯兵,守住兖州再说。”
“之后仗着河北四州的老底跟我们再来一场官渡之战,拼消耗拖垮我们。”
又是官渡!
老刘的目光投向地图,顿时理解了对方的意思。
官渡位置特殊,不管南北哪边攻过来都不容易。
之前曹操在这建了坚固工事防守袁绍,最终还是因为粮食问题才败退走的。
因此至今那些防御设施还保存完好。
所以袁绍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模仿曹操打一次以守为主的战斗。
“蒋大人分析得透彻。”
“如果我们拿不下官渡的话,那就无法推进到兖州;而只有攻克了兖州,才能让袁绍退出黄河以南。”
“关键就在于官渡!”
诸葛亮同样坚决表态。
刘备十分认同,紧接着问:“依你之见,我们应该如何破局呢?”
“既然官渡已经决定了胜负手,在徐州那边就不用留太多部队。”
“主公可以从徐州撤军三四万人回来支援,同时命令关羽继续留在北方牵制袁绍的侧翼力量。”
“而主公则集中所有的主力军队由南至北进攻官渡,同袁绍主力军决战。”
“只要赢下了这一仗,整个中原就都是我们的了!”
听着蒋华强的战略构想,刘备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辉煌的画卷。
稍微思索了片刻后欣然同意:“好吧,按文韬说的办,我将率领所有能动员的力量前往官渡迎战!”
战略一旦确定,帐下众人立刻士气高涨。
刘备也被激发出了斗志,继续看下一个消息。
刚看了一眼,他就眉头紧锁。
“曹操已经攻陷了汉中,并且宣布在那里成立秦公国,自立为秦公!”
这也算是紧跟形势吧!看到袁绍跟老刘先后升格了称号后不甘落后。
“这次主公开拓帝都有重大意义,肯定会让许多地方豪杰前来归顺。”
“曹氏显然是担心被别人抢走了资源,急着给自己升个头衔好吸引更多人才。”
对于这件事蒋华强毫不客气地说出了实情。
老刘点头同意这种说法。
自从占领许都以来,不少名门望族都愿意跟随,周边地区的精英更是争先恐后地加入。
特别是袁家所在的汝南县,当地官员直接带人投降并交出了全城控制权。
还有一些原本忠于曹魏阵营的人也选择脱离转投过来。
的确如蒋华强所说,成功拿下皇宫带来的影响实在太大。
“曹操的做法虽然有点无奈,但确实有助于巩固他在关中地区的势力基础。”
“而且他既然拿下了汉中,下一步自然就会南下去对付益州刺史刘璋实现其统治整个西部的目的。”
“到时候他掌握凉、雍、益三州之力不可小觑。”
诸葛亮点明道。
刘备微微颌首流露出几分担忧。
“既然袁绍决定先跟我们决战,我们就必须先解决掉袁绍收服中原地带。”
“让曹操占了些便宜取走巴蜀之地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
“以前正是因为他顶住了袁绍攻势给我们创造了空间,这次就当回报一下吧。”
“毕竟好事不可能让我们全部包揽了。”
“在曹操完全控制西蜀之前,如果咱们能够打败袁绍,拿下河套一带,就可以挡住他的野心,成为最大的赢家。”蒋华强不慌不忙地分析着,这让老刘对曹操的担忧一扫而空。
老刘频频点头,满脸笑容地说:“文韬说得有道理,人得知道满足,能得到中原,我已经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