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呦!馨儿坏了坏了”。
“怎么了公子哥哥”?
小馨儿吓了一跳忙问道。
“这换了个武将做知县这明年县试可如何是好”?
“啊!哎呀!公子哥哥我倒是把这事给忘了”。
“这个混账皇帝老儿这不是添乱吗”。
“哈哈哈……馨儿你可真是够大胆的,皇帝老子你也敢骂以后可得注意了”。
小馨儿不以为意这些也都是林泽祖给拐带的。
若是换了个场合不株连九族也得砍了脑袋。
林泽祖在书房里转了几个圈之后就停下来了。
双手一摊自我安慰道。
“也无碍的大家都一样,反正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
“我得写几封信去告知他们一声,让他们多少也有个心理上的准备”。
林泽祖说罢便来到书桌前,提起了笔刷刷连写了四封信。
随后让紫苏派人分头把这些信送给王继学他们。
其实林泽祖心里也没底。
朝廷弄个大老粗的武将来当知县。
这在吴国也没有这个先例啊。
无迹可寻没有先例可循这不是乱弹琴吗?
林泽祖思虑了半天便想到了君子六艺当中的射、御两门课。
若是武将也偏离不了这两门。
就算临时抱佛脚吧。
林泽祖想法一定便让紫苏派人传话给张山虎。
让张山虎下午带着弓箭来找他。
就算是死马当活马医吧。现在就缺没有马车可以练习驾马车了。
“好了不想这些给我接着讲淮南府的事”。
小馨儿想想也罢发昏当不了死反正大家都一样有什么怕的,
于是也放下了心小嘴巴巴的讲了起来。
原来小馨儿跟钱海清李根禄到了淮南府城之后,就直接去了欧阳府找她的欧阳姐姐闲话去了。
小馨儿这次带了两竹筐的黄秋梨。
可算把见过世面的欧阳雅致给镇住了。
因为送人的缘故黄秋梨都洗的干干净净的黄澄澄的个顶个一般大小。
从古至今天下女人没有不喜欢个果啊桃的。
但是这大冬天能见到这秋梨 欧阳雅致也是头一遭。
欧阳雅致亲自尝过后根本停不下来,就拉着小馨儿去了后院给爷爷欧阳昭献宝。
欧阳昭见之惊奇问过原委后惊叹:
“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接着小馨儿又小嘴巴巴的向白胡子爷爷欧阳昭说了今年的收成。
“欧阳爷爷今年我们村子里风调雨顺是个丰收年”。
“上等水田亩收三石余”
“中等水田亩收二石又三成余”。
“下等水田亩收不过八斗余”。
“欧阳爷爷你也是知道的,这上等水田可是个稀罕物”。
“就我们村子上等水田也就占了一成,中等水田占了四成,余下皆下等水田”。
脸色红润的欧阳昭仔细的听着小馨儿报的数捋了捋白胡子道:
“你这小女娃儿倒说的不假”。
“我这庄子里的两亩水田天天伺候着,今年的收成亩收还不到三石”。
“咦。欧阳爷爷倒是奇了,看不出来你老了老了倒种起田地来了”。
“呵呵呵……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农事乃国之根本也”!
小馨儿主打的就是一个说话随意反正她也不拘住。
这也是欧阳昭跟小馨儿聊了一次天之后还能再次见她的原因。
换作旁人早就被欧阳昭的名头吓得唯唯诺诺的。好说不说旁边就有一位就是欧阳明台。
“欧阳爷爷你是不知道,若是家里就几亩薄田的人口又多的人家”。
“就算是赶上了这个丰收年,也不敢都敞开了肚皮吃”。
“这农人一年到头可难着呢”!
“嗯!你小女娃儿倒是说了句实话”。
小馨儿闻言在心里给这白胡子老头翻了个大大的白眼”。
“欧阳爷爷今年天老爷也给脸”。
“不仅稻子丰收了,坡地上的庄稼收成也是不错”。
欧阳昭闻言立马也来了兴趣。
这个他还真不知道,他关心农事,也就是关心着每年稻谷的收成如何?
“哦。你倒说来听听”。
“大豆上等田亩收二石余,中等田一石五斗余,下等田七斗余”。
“欧阳爷爷这豆子也得分个品种,比方说天鹅蛋亩产就高上一成余。九月寒虽晚熟但耐寒亩产高出不到一成”。
“哇!馨儿妹妹你知道的可真多”!。
欧阳明台倒是第一次听说这豆子也能分出个子丑寅卯。
“哼!就你整天游手好闲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人知道个甚”。
欧阳昭正听得起劲却被欧阳明台他这个宝贝孙子给打断了。
当时就不高兴的沉下脸训斥道。
欧阳明台吓得忙一错身躲在了姐姐欧阳雅致的身后。
小馨儿看到此情此景也不禁莞尔。
在人前英俊潇洒不可一世欧阳公子,在家里的地位真是让人可怜。
“绿豆精耕田亩收一石五斗余 ,坡地亩收八斗余。
“赤豆圩田亩收一石余, 旱坡地亩收六斗余”。
“喂骡马的黑豆农家都不爱种,要种的话多半会种在坡上亩收八斗余”。
“蚕豆水田亩收一石二斗余,旱地 亩收七斗余。豌豆水田亩收一石余,坡地半石余”。
“大豆市价6百文一石,绿豆一千三百文一石”。
“欧阳爷爷这大豆和绿豆的市价还算可以。但最可气的就是这黑豆的官家定价五百文一石”。
“简直是太黑心了要不是官家逼着种谁还种这劳什子黑豆,据传言北关黑市黑豆价都在一千五百文一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