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二叔满脸惊愕,没再做隐形人,出声问:“啥意思?”
顾杏儿抖起来了,没急着回答。
“咋回事啊你这死孩子!赶紧说——”顾老太太一巴掌拍在孙女胳膊上,发出啪的一声。
顾杏儿疼得龇牙。
她胳膊还有伤呢,得亏只伤到皮。
顾杏儿微微收敛表情,眉眼间充满骄傲,“我交了个城里对象。”
顾老太太愣住。
啥情况?!
她脑子乱如麻,出声问:“多大年纪?娶过妻吗?有孩子没?人没啥毛病吧?有工作吗?家里几口人……?”
顾杏儿脸色不好看。
啥意思嘛,这么看不起她。
难得耐着性子说:“比我大两岁,和我是同学,有工作,我没问他家几口人,我们说好了,等我过完生日,我们就结婚。”
顾老太太:嗯?条件出乎意料的不错呀。
“那家人咋样?”
顾杏儿不在意。
“和我有啥关系,我只要拢住我男人的心,让他把工资交给我,我管他家人咋样。”
顾老太太知道孙女从小不吃亏,没再发表意见。
心里却是,长舒一口气呐。
这段时间,她夹在儿媳妇和杏儿中间,也不好过。
替她养老的儿媳妇,宠大的孙女,偏哪个都不对,唉。
她年纪一大把,只想安享晚年,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不想管,真不想管!
如果杏儿嫁人,家里就安稳了。
顾老太太就觉得,日子又有盼头了!
“杏儿,人是你选的,这回你可得和人好好处,别再任性,碰到这么个傻子不容易……”她叮嘱孙女。
顾杏儿下巴抬得高高的,“我知道,我又不是傻子。”
她的目标向来明确,是要嫁到城里的。
张学军喜欢她,听她的话,是她能够到的更好的了。
不是不想找更好的,找不到。城里人眼睛长到头顶,顾杏儿心里知道,她这样的条件,嫁不进好人家,人家根本瞧不上。
当然,顾杏儿不认为是自己的问题,而是觉得城里人势力眼,看不上她是他们的损失……
知道顾杏儿有了好去处,顾老太太嘚瑟的不行。
她睨着儿媳妇,说道:“老二媳妇,你是杏儿的二婶,是长辈,别太计较。杏儿在家待不了几天了,你再忍忍。”
“杏儿和大房那样,你赶走她,她没处去。你是她亲二婶,你不管她谁管她。”
顾二婶没忍住道:“那是她活该,她自己登的报,没人逼她。”
生下这么个祸害,她都要同情大嫂了……
不对,同情个屁。
她该同情自己。
断绝关系对大嫂来说是解脱,自家的苦日子还没结束。
顾杏儿不满叫屈,脸红脖子粗地道:“我要不是受了委屈,得到不公平待遇,我能这样吗?!都是他们的错,我没错!”
顾二婶懒得喷。
看热闹的姑娘们眼神复杂。
在她们看来,顾杏儿是全村过得最好的姑娘,她有学上,有单独的房间,衣服没几个补丁,不用干地里的活,甚至连家里的活都不用干,也没人打骂她,她的家里人没想过拿她换彩礼……
地主家的小姐才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吧。
她们呢?
被打被骂,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干活,喂鸡、扫地、洗衣服,干完家里的活干地里的活,还得带家里的弟弟妹妹,家里谁受气都能给她们臭脸……好像她们生下来就是为了干活干活干活,多少人临出嫁都不记得鸡蛋是什么味儿……
顾杏儿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呀。
如果是她们……
只想想,就觉得真美啊。
可惜她们没福气。
顾老太太是觉得顾杏儿做的过了,刚知道的时候训斥过杏儿,她是冲动下做出登报的事,其实心里知错了,等找到合适机会缓解缓解关系,总不能让杏儿没娘家啊。
“杏儿!”顾老太太佯斥,“你爹娘到底养大了你,分家这件事上是做的不对,但你也不能怨他们,这些话以后别再说了!”
顾杏儿敛起面上的不满,乖乖道:“知道了。”
顾老太太神情满意。
谁说她家杏儿性格不好的,这不挺听话嘛
她看向顾二婶,“杏儿嫁到城里,没准儿以后能当工人,有个工人侄女,你脸上也有光。”
顾二婶不想有光,只想顾杏儿离开她的视线。
正要说什么,胳膊被拉了下。
顾二叔看自家婆娘一眼,精明的眼睛闪烁,出言:“这是肯定的。我们巴不得杏儿好。”
顾二婶撇嘴,没下当家人的面子,只说:“顾杏儿留下也行,不能再啥也不干,家里不养懒鬼。”
之前婆婆说让顾杏儿干活,住回来后根本没干,还是她几个儿媳妇干,这段时间家里的怨念重的嘞,待的人压抑。
顾老太太有些不满,但也明白家里不光孙媳妇有意见,几个孙子也对她偏心杏儿而不高兴。
没再明目张胆护顾杏儿。
“行。安排些简单的活,她没做过,给杏儿个适应时间。”
顾二婶真是说不出的嫌弃。
深吸一口气,回屋去了,眼不见为净。
后面告诉几个儿媳,别理会她,二房的几个儿媳妇犹豫着,没理会,竟是争着抢着帮顾杏儿干活。
她们都有孩子,想着等顾杏儿嫁进城里,没准儿能帮自家孩子一把,干点活没啥,顺手的事。
知道儿媳妇舔着顾杏儿,顾二婶气得两天缓不过来。
靠顾杏儿不如做梦。
她宁愿相信天上有馅儿饼。
倒也没觉得儿媳妇丢人,乡下人出路少,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个好前程,膝盖着地也没啥。
这些是后话。
眼下。
吃瓜众人等顾家人说完,才反应过来。
“杏儿,你真要嫁到城里了?那以后……你就是城里人,吃供应粮了?”一个能和顾杏儿说上几句话的姑娘问。
顾杏儿神情得意,“那是。”
赵六娘瞧见,只觉得苍天不公。
不想看村里人恭维讨厌的小姑子,气呼呼地离开,找上林昭,说了刚才吃到的瓜。
末了,眼里的光都黯淡下来。
“三弟妹,你说顾杏儿运气咋那么好啊,她那样的性子,居然能嫁到城里,吃上供应粮……”
林昭笑得有点怪。
赵六娘察觉到不对劲,停下羡慕的嘀咕,身体往林昭跟前靠。
“三弟妹,你咋怪怪的,啥情况?这里头有说法?”
林昭惊讶于二嫂的敏锐。
她道:“嫁到城里,没有工作,是吃不上供应粮的。”
赵六娘语气急切,“你的意思是,顾杏儿要想吃上供应粮,必须有工作?”
“对啊。”林昭点头,“要不说农转非难呢。”
哪有那么简单。
真像顾杏儿盘算的,城里早人满为患了。
“知识青年下乡的文件下来后,各个街道盯着那些没工作的人,原本城里的工作就难找,这政策下来后,工作岗位更少,说是有价无市都不为过。”
“顾杏儿想有工作,难。”
闻言,赵六娘高兴起来。
“那,咱们那么心比天高的前小姑子……要失望喽?”
掩饰不住的幸灾乐祸。
林昭觉得她们怪像恶毒反派的,不过心里怪爽的。
“对。”
赵六娘不窝火了,丧丧的来,高高兴兴地回去。
到家的时候,看见梆梆和来妹俩小子把炸带鱼嚯嚯了。
“哎呦你们两个馋嘴的,这就开吃了,你爹还没回来呢。”
瞧见碗里还有剩,这才没拿门后的扫帚揍孩子。
梆梆心虚,他阻止弟弟了来着,可是没成功,最后还和弟弟同流合污了……
来妹没舍得擦嘴角的油,眼睛艰难的从剩下的炸鱼上离开。
“我和哥分了一块,没多吃。”怕赵六娘生气,他忙解释。
梆梆也岔开话题,“娘,这炸鱼是三婶送的?”
“可不是你三婶嘛。”赵六娘锁好炸鱼,怕被家里的馋猫偷吃完,三弟妹的厨艺多好她还是知道的,不怪孩子忍不住,大人都觉得难。
“三婶真好。”来妹说。
梆梆点头。
赵六娘道:“吃了这么好的炸鱼,你俩不能偷懒,去帮三房捡柴,多捡点。天马上冷了,柴火不够可不行。”
“这还用娘你说。”来妹拍胸,“放心,三婶家的柴火我和哥包了,保证她家不缺柴火烧。”
话落,拉上梆梆出门。
“马上吃饭,捡点就回家。”赵六娘扬声。
两个小小少年没吱声,也不知道听见没有。
当娘的不担心,家里的崽子都说长在烟囱上的,不会错过任何一顿饭。
主屋。
顾家老两口正在说顾杏儿的事。
顾父打量老妻的脸色。
“攒的嫁妆……”
话还没说完,被一道充满怒火的声音打断,“不给她!”
顾母对顾杏儿心冷了,什么也不想管,反正有她奶和二房。
“要断就断个彻底。”
她脸色难看,“上赶着给她,她也不念好,只会觉得咱俩两个老不死的想占她便宜,何必呢?”
顾父看老婆子气的厉害,说道:“别气啊,我就问问,你说不给就不给。”
“咱家都听你的,谁也不能给你气受。”
顾母心里舒服了些。
“等她结婚,你去不去?”顾父问出大难题。
“去。”顾母说,“咱俩不去不合适。家里其他人就不去了。”
不去的话难免被传不好听的话。
他们老两口是无所谓,家里还有小辈呢。
顾父见媳妇儿有数,点点头。
“行。”
他看了看顾母的脸色,又问:“……要打听打听那青年吗?”
顾母看向老头子,“要是那青年不好,你让你小闺女和那小年轻分开?”
“你不怕被怨吗?”
“她会听你的?”
反问三连后,顾父讪讪笑了。
“你看你,我在问你的意见,你咋把我当阶级敌人使。”
老头心里苦。
顾母瞪他,警告:“别管那么多。”
“你小闺女不会认你的情,也不会觉得你慈父心肠,只会怨恨你没本事,不信你试试。”
顾父连忙摇头。
他才不试。
“我就是说说……”
嘀咕着,招架不住地离开,刚才那话再也不提。
他问也是怕媳妇儿后悔,现在看,老妻是真摊手不管了啊。
城里。
筒子楼。
张家。
八口之家,挤在四十来平的房子里,不大的空间隔出两个房间,两个当家人住一间,张家老大和妻儿四口住另一间,张学军和张爱军两兄弟睡客厅,上下床,油布做成帘子围成还算独立的空间。
吃完饭。
张学军喊住家里人,“爹,娘,我有事说。”
张家父母疑惑,又坐下。
“啥事?”张父出声问。
张学军:“我谈了个对象。”
这事太突然,在张家投了个炸弹,炸的人脑子发晕。
张母最先反应过来。
“哪家的?有工作吗?”
她脸上没什么喜色,只关心这两个问题。
张家三个儿子,大儿子养老,很重要,是张家两口子的命根子,小儿子最小又嘴甜,也是心肝儿,夹在中间的张学军没那么受宠,啥好处都得自己算计,是个不吃亏的性子。
“我初中同学,没工作。”张学军说。
张母不满。
“没工作谈什么?”
张学军:“我的工资养得起媳妇儿。”
他瞥一眼拥挤的家,“有工作的也看不上我。”
连正经的房间都没有,他又是临时工,家里没门路,转正遥遥无期,他不降低标准,很难娶到媳妇儿。
顾杏儿是班里长得最好的,家里条件不错,还有个当军官的亲哥,又送上门来,于是他顺势而为。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张家父母明白老二的意思。
“你看着办吧。”张父懒的多管。
张学军眼底闪过晦涩。
大哥当初处对象,他爹什么都关心,轮到他就这,他心里不爽,但是隐忍惯了,没表达出不满。
“大哥,你啥时候能分到房?”张学军看向大哥,“家里太挤了,我都快结婚了,总不好让新媳妇也住客厅。”
张大嫂盼着分房,她也想住大房子,可他们现在住的是分给公婆的房,是大房的资产,老二惦记上,她心里能爽快?
当着所有人面儿,拉下脸。
张大哥也是个精明的,和他媳妇儿想的一样。
面上却不显。
“我倒是想!这不是没排上吗,分房得论资排辈,我……早着呢。”
张学军看向爹娘,“那我咋办?我总不能一直拖着。”
张母翻白眼,“急啥,你这才刚谈,啥时候结还没个信儿呢。”
想到又得出去钱,她心情烦躁。
张学军不在意亲娘糟糕的态度,说道:“我和我对象说定了,等她过完生日就结婚。”
“这么急?”张母皱眉。
张家的规矩是,成家的每个月只需交生活费,工资不用全上交。
想到每个月损失十来块,张母对还没进门的老二媳妇印象跌到谷底。
“都是些吸血的。”
张学军当没听见,去上班了。
他是卸货的,干的活很辛苦,挣的也不算多,一个月二十来块,吃饭勉强够,想要更多……那肯定不可能。
这些顾杏儿都不知道。
她对城里人有厚厚的滤镜,宋舅舅家过的日子,才是她想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