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科幻小说 > 地球不屈:混沌秩序 > 第358章 搜刮九头蛇战舰(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8章 搜刮九头蛇战舰(中)

明确了任务目标与潜在风险后,那二十四名身着重型防护服的登舰小队成员,依次穿过“九头蛇”战舰尾部引擎那巨大、扭曲、如同怪兽血盆大口般的缺口,开始向着这艘庞大外星造物的内部进发。

从他们身上所穿戴的装备就能看出,这次登舰行动的组织是多么的仓促,也能侧面感觉到现阶段太空部队投入是有明显侧重点的。

所谓的“重型防护服”,充其量不过是“鸾鸟”号上损管部队专门用来应对舰船内部高危环境——比如火灾、失压或辐射泄漏的制式防护服罢了。

这种防护服虽然具备很强的气密性和环境抵抗能力,但在人类从未接触过的未知外星武器面前,其防护作用究竟有多大,谁也说不准到底有没有效,这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未知赌博。

较为厚重、笨拙的防护服,加上其内部维持生命系统的各种管线和设备,使得登舰队员们的动作在失重环境中显得稍许笨重,不再像在太空中进行常规机动训练时那般灵活流畅。

原本为了应对舰船内部紧急堵漏而挂在他们腰间的膨胀泡沫发射器,此刻已经被替换成了更为实用的便携式离子切割器,这种工具能够产生高温等离子弧,用于切割可能存在的、因结构变形或电力中断而打不开的金属舱门或障碍,为他们进入舰船更深处开辟道路。

为了应对在真空环境下射击时,由于没有空气阻力,武器后坐力会略微大于大气环境内的情况,以及在狭窄舰船内部进行近距离交火时对武器操控性的需求,队员们手里配备的还是天宫站安保人员配发的制式冲锋枪。

这是一种以低后坐力、高射速和易于操控为主要特点的紧凑型武器。虽然其穿透力有限,但在空间站和舰船内部这种复杂、狭小、交战距离极近的环境下,其特性使其非常适合用于压制和消灭轻型目标,或者在近距离内进行火力突击。

登舰部队分成三组,在指挥官的统一调度下,凭借着平日里无数次演习磨合出来的默契,小心翼翼地向着“九头蛇”战舰内部推进。舰船内部一片死寂,没有任何灯光照明,只有队员们头盔上的战术照明灯,在黑暗中投射出狭窄的光柱,勾勒出周围扭曲、破损的金属结构。

走在最打头的小队,他们的探索很快就有了重要发现——这艘庞大战舰上之所以没有任何一点灯光照明,并非是因为系统故障,而是因为“九头蛇”战舰的核心能源舱室,其位置竟然紧挨着尾部引擎区域。在先前“苍龙”7号以生命为代价、对舰船引擎进行自杀式攻击并引发剧烈爆炸的过程中,连带着舰船的能源室也一同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被彻底摧毁了。

偌大的能源室,此刻已经被爆炸的强大冲击波撕扯得四分五裂,扭曲的金属、断裂的管线、以及各种未知的外星设备残骸,在失重环境中漂浮的到处都是,如同一个被暴力掀翻的垃圾场。

队员们只能凭借着自己有限的直觉、以及一些基础电路知识和外星科技特征识别技巧,在混乱的废墟中艰难地分辨哪些是具有回收价值的、可能蕴含着关键技术信息的外星科技产物,哪些仅仅是无用的碎片。

就在搜刮回收任务在危险与未知中顺利进行之际,那支走在前头、负责开辟道路的小队,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而带着震惊的紧急通讯。他们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清晰地传到了其他小组和“鸾鸟”号舰桥:“指挥官!我们有新的发现!重复!我们有新的发现!”

他们汇报称,在深入舰船内部,尝试破开一道因为电力中断而处于故障封闭状态的气密闸门时,竟然意外地遇上了存活的“外星生物”!这些生物,与他们印象中那个被收容的、体型庞大、扭曲奇异的“九头蛇”实体完全不同,它们的形态,其生物学特征,完全就是另外一个物种,一个他们从未在任何情报或档案中见过的新型外星生命。

从那支先头部队断断续续、带着惊恐与急促的通讯中可以得知,他们遭遇的生物,在整体外形上与地球上的鸵鸟十分相似——高大、双腿强壮,似乎具备快速移动的能力。

但是,它们却并没有像鸟科生物那样拥有丰满的羽翼,或者可以用于飞行的翅膀,而是犹如人类一般,有着一对类似人型生物的双臂,而且,它们似乎具备使用各种武器或工具的能力,并非是无智能的野兽。

先头部队正是在利用离子切割器破开那道故障气密闸门后,遭遇了这群“类鸟生物”的突然袭击。幸运的是,由于队员们反应迅速,且这些生物的突袭似乎也并非完全有效,万幸的是并没有出现人员伤亡,所有人都成功找到了掩体进行规避。

这些类鸟生物使用的武器,似乎并非是实体弹药,而是某种离子或激光武器。处于真空环境下的船舱内部,没有空气作为介质传播光线或能量轨迹,队员们完全无法看到任何可以观测到的弹道轨迹,无法判断攻击是从何处而来。船舱舱壁上留下的、宛如被高温灼烧过的焦黑痕迹,以及金属结构被瞬间加热后留下的扭曲印记,却实打实地存在着,无声地证明了这些外星武器的破坏力与性质。

在短暂的交火与规避后,一名登舰队员下意识地从腰间的弹药包里掏出了一枚破片手雷。在太空中,手雷的杀伤机制与大气层内略微不同,但其携带的破片依然致命。

他想也没想,凭借着经验,估算了一个投掷角度与距离后,猛地拉下拉环,然后奋力扔向了船舱内部那群正在进行攻击的类鸟生物所在区域。由于真空中不存在空气作为介质传播声波,本该发出轰鸣作响、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此刻完全没有一点声音。

除了在周围金属舱壁上反射的短暂、耀眼的爆鸣闪光外,船舱外的其他队员们,甚至都不一定能知道在里面发生了什么,不知道爆炸是否成功、是否造成了杀伤。

爆炸过后,那名扔出手雷的队员,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探出掩体边缘,向船舱内部查看情况。那里的景象,让他心中一凛。只见原本三三两两、正在进行攻击的类鸟生物,此刻全都横七竖八地、仿佛失去控制的木偶般,半躺着或漂浮在了半空中。

它们已经停止了任何动作。密集且锋利的破片,在手雷爆炸的瞬间,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飞射,撕开了它们身上可能存在的防护服或较为脆弱的软质部位。在真空环境中,任何体表的破损都会导致内部的失压,同时暴露在极致的低温之下。

失压与低温,这两个在太空中致命的因素,瞬间就让这些同样是碳基生物的家伙,在短短数秒内,横死当场,生命如同被瞬间冻结一般。

然而,或许是因为刚刚经历的突袭太过紧张,或许是因为对这种未知生物的本能恐惧,在看到其中一个类鸟生物的身体,在死亡的瞬间似乎还有微弱的抽搐或反抗的举动时,一名登舰队员,他的神经紧绷到了极限,几乎没有经过任何思考,想也没想便条件反射般地扣下了手中冲锋枪的扳机。

枪口喷出的火焰与烟火,在真空环境中因为没有空气助燃而显得几乎不可见,只有微弱的光芒一闪而逝。一股股快速膨胀的高温气体从枪口喷出,在真空中扩散,同时也将持枪者向后推去,他的身体在失重环境中向后微微飘移。

连续且密集的子弹,裹挟着动能,不断击中那名已经死亡或濒死的类鸟外星生物的身体,在它的身上撕开一道道伤口,在真空环境中炸开一朵朵可怕的血花,那血花并非液体,而是瞬间凝固、膨胀成冰晶和气体的混合物,在太空中弥漫。

这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仅仅持续了片刻,便以这群类鸟生物的全灭收场。船舱内部,此刻漂浮着许多手雷迸发出的金属破片,以及类鸟生物的血液冰晶和身体组织碎片。在这样的混乱和破坏下,能够回收的完整外星科技与材料并不多,大部分都被摧毁或污染。

索性,真空环境下的生物尸体暂时不需要考虑腐烂或保存的问题,它们会保持冰冻状态。后续的其他队员,在确保区域安全后,会将这些外星生物的尸体进行妥善回收,它们本身就是宝贵的研究样本。

然而,这次遭遇,也给登舰部队敲响了警钟,这艘“九头蛇”战舰内部,似乎并非只有“九头蛇”实体存在,还有其他未知的外星生命,它们可能存活,并且具有敌意,可能拥有人类无法理解的武器和能力。这场登舰行动,远比想象中的要危险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