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泽 · 主视角】
我不是一个会主动表达的人。
从小到大,无论是在沈家,还是在商业场上,我都被训练得极其克制。
我习惯算账,习惯看趋势,习惯用结果说话。
我懂怎么赢项目,怎么平息董事会,怎么一句话拿下对方的让步。
可唯独不懂——怎么去爱一个人。
尤其是,爱李雪菲这种人。
她太真诚,太直接,太倔强。
她会在我以为“安排好一切”的时候突然一句:
“你有没有问过我想要什么?”
她会在我用理性控制局面的时候红着眼说:
“你不是在爱我,你是在管我。”
我曾经一度觉得,她太敏感,太情绪化,太“不好管理”。
但直到有一天,我听到她深夜哭着打电话给闺蜜说:
“他连我难过都不问一句。”
“他觉得给我足够的物质和名分就够了。”
“可我从来不是嫁来当账本的。”
那一刻,我忽然安静下来。
我意识到,我不是“没做错”。
我是,从来没学过什么是对。
我开始反思。
她为什么对那些“小事”那么在意?
为什么我觉得“没必要解释”的事,她觉得“不被尊重”?
我曾以为,爱就是保护、安排、给她一个“稳当”的未来。
但后来才明白——她要的从来不是“安排”。
她要的是“并肩”。
是“参与感”。
是我在身边,不是我在上面。
我记得我第一次试着改,是给她煮了一碗面。
那晚她加班回来,我等她到凌晨一点。
当她推门进来,我把那碗“半生不熟”的鸡蛋面端过去,语气笨拙:
“不好吃你也得吃。”
“我煮的。”
她先是愣住,然后笑了。
她那一笑,是我第一次觉得:
——她把我当成“人”了。
不是“角色”,不是“地位”,是可以靠近的“人”。
再后来,我第一次陪她去见她母亲住院。
她在病房门外一整天没说话,只握着我的手。
我不知道要怎么安慰,只能轻轻摸摸她的后背,说:
“你不想哭也没关系。”
“我在。”
那晚她靠在我肩上,沉沉睡着。
我没动,一夜没合眼。
我想过,如果她没有坚持,她没有逼问、反抗、表达,我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意识到:
原来“你值得被爱”这句话,是需要努力去成为那个“值得”的人。
她不是让我“被爱”。
是她让我先学会了,怎么去爱。
我曾经有很多“标签”:继承人、总裁、操盘者、风控专家。
但我现在最愿意被叫的那个身份是——
“李雪菲的丈夫。”
不是因为那是她。
是因为,那让我知道:
我不是被定义。
我是被她,慢慢雕刻出新的自己。
我看着现在的自己。
我会煮饭,会哄娃,会陪产检,会给她录纪录片旁白。
我还会在无数个深夜,轻轻抱着她说:
“你要是累,就靠我一下。”
我终于明白,爱不是一场攻防战。
是两个人愿意把心都放在桌上,愿赌服输,然后——一起变好。
所以你问我:
“你最骄傲的事是什么?”
我不需要想太久。
我会回答:
“是她让我,从一个冷得发霉的人,变成一个值得被拥抱的人。”
不是她拯救我。
是她站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忽然想被拯救一次。
她曾说我“从渣变夫”。
我不觉得委屈。
我觉得光荣。
因为那个“夫”,是她给的称号。
也是我,真心想担得起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