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上午,天气刚好。
阳台上晒着被子,客厅里放着积木,李雪菲坐在地毯上陪沈念拼图,沈君泽则在厨房“认真研磨”他的周末拿铁实验计划。
这天没有项目,没有会议,也没有公关文稿,只有三个人和一个安静的家。
沈念手里拿着小积木,皱着眉头比划:“这个长长的放哪儿?”
李雪菲指了指:“放在那边拱门下面,它就能像爸爸一样,支撑整个屋顶。”
沈念点点头,认真拼上,抬头看了她一眼:“那妈妈就是屋顶吗?”
李雪菲一愣,随即笑了:“也可以这么说。”
“你爸爸是梁,我是屋顶,你是……屋里最吵的那只小鸟。”
沈念没听出调侃,反而很认真地歪头想了想,然后突然放下积木,一本正经地问:
“妈妈,我以后长大了……能找一个像你这样的女朋友吗?”
李雪菲当场噗嗤一笑:“你这就开始物色女朋友了?”
沈念不理她,继续认真说:
“我觉得妈妈最好看,也最好闻。”
“还会讲故事、会剪指甲、还给我做面条,虽然爸爸说是你骗他学的,但我觉得那也是爱。”
“所以……我要找一个像你这样的。”
厨房那边的沈君泽一手端着奶泡杯,听到这句时动作顿住。
他缓缓回头,看着那个正认真规划未来情感生活的小崽子,挑眉:“所以你打算……从我手里再抢一个?”
沈念转头看他:“你不是说男孩子长大了要懂得选对人?”
沈君泽:“……”
李雪菲趴在沙发上笑得直不起腰。
她一边擦眼角一边说:“你这教育失败了,儿子都要拷贝我了。”
沈君泽无奈扶额:“是你太得宠。”
“我压根没这个竞争力。”
沈念拍拍自己的小胸口,一本正经补刀:
“没关系爸爸,你有我。
妈妈有我,我们一人一半。”
这句话一出,沈君泽沉默半晌,忽然对李雪菲说:“你听听,他这逻辑,像不像我以前?”
“分配、比例、主导权……”
“全学到了。”
李雪菲笑着看他:“是啊。
但他不一样,他会说出来。”
“你当年连‘我想跟你多说两句话’都说不出口。”
沈君泽抿唇,一脸“我认了”。
转头看着沈念,郑重其事地问:
“那你以后真的找到了一个像妈妈这样的女朋友,你会怎么对她?”
沈念托着下巴想了好一会儿,然后憋出一句:
“那我也给她煮蛋面!”
“不过要提前说明,我煮得可能没有爸爸难吃。”
李雪菲笑到气短:“你们父子俩能不能别把‘黑暗料理’当爱意传承了?”
沈君泽走过来,在她身后坐下,抱着她和沈念一块窝在沙发上,低头轻声道:
“其实我挺庆幸的。”
“我们给了他一个能学爱的家。”
“不是用‘要听话’、‘不能哭’教他长大。”
“而是用‘可以说’、‘可以选’让他懂得表达。”
李雪菲靠在他肩上,轻声回:“你比你自己想象得,更适合做爸爸。”
“而且是——我想让他模仿的那种爸爸。”
沈君泽低头亲了亲她额头,目光温柔:
“那你要一直在。”
“你不在,他连模板都没了。”
那天傍晚,李雪菲发了一条微博:
【我儿子今天说,他以后要找个像我这样的女朋友。】
【我忽然意识到,
我们现在的每一个温柔举动,
都在成为他未来选择爱情的样子。】
沈君泽转发,写下:
【如果他能爱得像你,我就放心了。】
评论区被网友刷屏:
【真的不敢笑太久,笑着笑着就哭了】
【一个孩子说出这种话,是家给了他安全感】
【她是他想要的,她也是他想成为的】
而那一句:
“我以后也要找一个像妈妈这样的女朋友。”
不是早恋预警。
不是调侃名场面。
是一个孩子,在爱的环境里,自然说出的理想蓝图。
他看见妈妈被爱,他感受过爱,所以他知道——
将来,他也愿意成为一个温柔而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