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可都是日后开店的重要依据,安庆公主必定反复斟酌、细细推敲。

胡大老爷给她的不止是一门生意,更是一份体面的事业,既能打发时日,又能扬名立万。

况且,这生意专为权贵妇人而设,不必担心闲言碎语,正合安庆心意。

胡大老爷早已安排妥当——他出主意、出本钱,经营和收益则全归安庆与月儿两个丫头。

姑嫂二人正好借此机会一同玩乐,连盈亏都无需在意,开心便好。

不过安庆公主毕竟是个要强的性子,公公都把路铺到脚下了,若还办砸了,未免太丢脸面。

因此,即便胡大老爷此行为辞行而来,她也只是简单问了几句,便兴致勃勃拉着他探讨美容馆的细节。

这一聊,便是大半个时辰。

直到午膳上桌,安庆瞧见一旁揉着手腕、整理厚厚一沓记录的女官,这才意犹未尽地收住话头。

嗯,问得差不多了,往后若有不解,写信便是。

有爹的名头和她的公主身份,驿站与锦衣卫总不会拒绝递一封家书。

胡家向来没有“食不言”的规矩,饭桌上谈天说地才是常事。

刚端起碗,胡仁彬便瞅准时机,小心翼翼开口:

“爹,您这次外出,只挂个巡查御史的名头,会不会不太方便?要不……跟陛下讨个更合适的差事?”

“县衙那帮小吏,一个个眼珠子都长在头顶上,尽是些踩低拜高的货色!”

胡大老爷斜睨着自家那不成器的儿子,冷哼一声。

“你当老子这些年是白混的?”

“凡我要去的地界,必有门生故旧打点周全,吃住行用哪样不是妥妥帖帖?”

“在那些人眼里,我胡某人挂着巡查御史的名头还是丞相的头衔,有半分差别?”

“借他们十个胆子,谁敢怠慢?”

“至于县衙那帮胥吏……”

胡大老爷从鼻子里挤出一声嗤笑。

“既是势利眼,见着他们的顶头上司在我面前战战兢兢的模样,难道还看不懂风向?”

胡仁彬被噎得说不出话,只得埋头扒饭。

失算了!

竟忘了自家老爷子如今虽作富家翁打扮,实则是大明最不能招惹的人物之一。纵是穷乡僻壤的田舍郎,这几年也早听闻了胡大老爷的赫赫威名。

辞去相位后,老爷子的面子反倒比从前更金贵了。

在官场历练过的胡仁彬看得明白:与胡府交好,益处远不止升官发财这类不能宣之于口的好处。最要紧的是绝不会犯忌讳——这位闲云野鹤般的胡大老爷,哪有结党营私的风险?反倒成了官员们拓展人脉的绝佳桥梁。

正因如此,即便胡大老爷从不主动经营,攀附者却与日俱增。与皇家深度绑定的他早已超然物外,反倒让结识他的官员们多了层护身符。不少人是冲着“风向标”来的——连胡大老爷这般老狐狸都在韬光养晦,不正说明陛下仍在整顿吏治?

这般情势下,胡大老爷出行何须担忧?只怕刚踏入地界,知府县令们就要蜂拥而至。这等送上门的立功机会若抓不住,活该仕途无望!

所以胡仁彬那番话,在老爷子听来纯属放屁。

他胡某人行走天下,凭的就是这张老脸,其他都是虚的。

酒足饭饱后,胡仁彬仍放心不下,再三询问儿子近况,又絮絮叨叨叮嘱半晌,这才踱出公主府大门。

该回去哄哄那群小祖宗了。

这一去便是半年光景,那些平日总爱与他\"切磋\"的莺莺燕燕,怕是要独守空闺成怨妇了。虽说胡府规矩森严,倒不必担心被戴绿帽,可终究不能将她们视作摆设。胡大老爷硬着头皮跨进府门,果不其然,后院霎时炸开了锅。

\"老爷——\"

\"您是不是嫌弃妾身了?\"

\"带奴家同行可好?\"

\"让妾身伺候您起居吧......\"

莺声燕语此起彼伏,胡大老爷只觉脑仁嗡嗡作响。这些可人儿平日体贴入微,宁可委屈自己也不愿让他为难,天长日久岂能无情?若真是这世道的原住民,瞪眼甩袖便能打发了事。偏他是个穿越客,见不得将人分三六九等那套,此刻愈发进退维谷。

更棘手的是,这群妮子句句戳在软肋上。

\"胡荣粗手笨脚的,哪知爷的喜好?\"

\"换洗衣物、晨起梳头,总得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呀。\"

\"只要爷一个眼神,妾身就......\"

胡大老爷听得倒抽凉气,暗惊这群小妖精竟将他脾性摸得这般透彻。最要命的是,她们说得确实在理。

如今的胡大老爷早已习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若出门远游反倒要受罪吃苦,那岂不违背了初衷?

他本就是图个逍遥快活才想出去的。

倘若一路上风餐露宿,倒不如待在府里安逸。

至少家中还有仆从伺候得舒舒服服。

唉……

这可如何是好?

不得不说,这些丫头们实在太了解胡大老爷了。

见他眉头微皱,众人立刻会意。

胡大老爷果然动摇了——方才的撒娇奏效了!

机不可失,丫头们变本加厉地缠上来。

转眼间,胡大老爷便坠入温柔乡中。

那些从胡府学来的狐媚手段,甚至许多不便示人的花样,此刻都被这群小妖精使了出来。

胡大老爷又是煎熬又是享受!

连他自己都没想到,经他后,这些丫头竟有如此长进。

层出不穷的花招,任谁都招架不住。

至少胡大老爷是彻底败下阵来。

迷迷糊糊间,他松口答应带两人同行。

待他晕头转向地披着凌乱衣衫走出后院,凉风一吹才猛然惊觉——

自己竟荒唐了整整半日。

更要命的是,居然真答应了!

这也太荒唐了!

不过事已至此,胡大老爷也懒得计较。

带两个俏丫鬟上路未尝不可。

夜里有人暖被窝不说,起居琐事也有人照应。

这么一想倒也不错!

胡大老爷只得如此自我宽慰。

安顿好后院姬妾,他又去向如诗、宛如道别。

别看二人也是侍妾身份,如今可是会友馆赫赫有名的女东家。

虽说出身不高,平日来往的都是官家夫人。

若品级不够或与胡家交情不深的正室,连与她俩攀谈的资格都没有。

倒非如诗二人势利,而是这圈子自有一套规矩。

更耐人寻味的是,那些尚未挤进圈子的人,反倒最维护这套规矩。

毕竟只要官阶升上去,总有资格加入。

可若让不如自己的人先进了圈子,岂不显得自己颜面扫地?

故而听说胡大老爷要出游近一年,如诗二人不过娇嗔几句,便再无他话。

除了胡大老爷的决定无人能更改外,更重要的是她们实在分身乏术。

会友馆并非开了就能撒手不管的买卖。

每位会员或许只偶尔来往一次,但若维系不好这段关系,说不准哪天他们就会转投别家的\"会所\"。

的确,眼看会友馆日渐红火,不少人也跟风开了类似的场所。

可惜,暂时还没人能比得上胡大老爷的手笔。

起初,会友馆全凭胡大老爷的颜面和胡府独到的菜肴打响名号。

那时候玩的就是个独家买卖!

渐渐地,胡家会友馆层层叠叠的会员关系网,让许多人深陷其中。

毕竟,这些人最会权衡利弊。

不过随着别家\"会所\"陆续开张,会友馆的生意短期内确实受了些影响。

好在胡大老爷早有准备,提前备下了一批宫中放出的宫女。

这些女子经锦衣卫,既有宫廷里打磨出的规矩涵养,又带着锦衣卫训练出的机警。

她们举手投足间分寸得当的气质,加上毫不掩饰的出身背景,瞬间将会友馆的格调拔高数筹。

转眼间,会友馆的生意又恢复了往日的火爆!

或许在某些权贵眼里,宫女并不稀奇。

不过是在宫里当差的罢了。

家世清白,样貌周正,经过宫规训导,本本分分在宫内做事。

但对大多数人而言,宫里出来的资深宫女可是稀罕物!

往常这类放出来的宫女,不是被大户聘去做管事娘子或偏房,就是被小户人家求娶当正室。

能进宫又平安熬到出宫的,必是既有清白家世,又有本事在深宫立足的。

这份阅历、能耐,加上皇家规矩熏陶出的气度,任谁家看了都眼热。

如今这会友馆里,这样的宫女竟有一大群!

而这些出宫女子,也乐得来会友馆当差。

横竖都是伺候人,伺候官老爷官太太反倒不丢份儿。

会友馆发一份,锦衣卫补一份,两份俸禄攒下来,出阁时也能备份体面嫁妆。

胡大老爷用人虽狠,给钱却爽快。

所以这批实际才二十上下的小宫女,在会友馆做得风生水起。

好些人还暗自盘算,说不准能在这儿觅个如意郎君呢。

许多人心里还藏着另一层盘算。

在宫里待过些年头,再去胡大老爷府上走动走动,运气好的话,岂不是两头都能攀上点交情?

即便称不上多深厚,但只要有这层关系在,往后办事总会方便些。

会友馆借着胡大老爷随手安排的这股东风,一下子就红火起来了。

别的方面,比如菜品、牌局、场地或是人脉,或许还能比一比。

可这一桩呢?

谁能比得上?

这可不单单是花钱雇几个宫女那么简单。

最要紧的是,这意味着老朱已经知道这地方,并且默许了它的存在!

光是这态度,就足够让那些平日里提心吊胆,却仍暗暗从商贾手里捞点油水的官吏们欣喜若狂了。

有了这份营生,如诗和宛如哪还抽得开身?

虽说宛如不像如诗那样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但如诗忙得脚不沾地,宛如难道还能甩手不管?

毕竟,她俩可都是要从里头分红的。

等胡大老爷终于把府上的事情安排妥当,这才长舒一口气。

总算能清静了。

不过,因为娜娜和秋月也要随行,这次出行的排场又得往上提一提。

胡大老爷倒是不以为然,慢悠悠地踱到了锦衣卫衙门。

旁人避之不及的锦衣卫总衙,在胡大老爷眼里,压根不值一提。

只要朱元璋没动杀他的心思,锦衣卫连他一根头发丝都不敢碰。

可要是哪天老朱真想不开要拿他开刀,躲着锦衣卫又有什么用?

所以,当胡府的马车在锦衣卫众人的注视下停在总衙门前时,胡大老爷从容不迫地走下车,那姿态、那气度,简直像回自己家似的。

原本还想看看是哪个不长眼的敢在锦衣卫门口摆谱的锦衣卫番子们,一见是胡大老爷,立刻低头哈腰,缩着脖子,动作那叫一个利索。

“哟,胡爷,您怎么来了!”

今日负责值守的是个叫李福禄的百户,锦衣卫里的老油子了。

正因如此,他比那些愣头青更清楚什么人不该得罪。

这不,一见胡大老爷露面,刚才还一脸愤懑的他,反倒笑得最谄媚。

说来也巧,胡大老爷还真认识这李福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