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白话三国志 > 第55章 蒋琬费祎姜维传(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章 蒋琬费祎姜维传(一)

蒋琬,字公琰,是零陵湘乡人。他二十岁的时候,就和表弟泉陵人刘敏一起出了名。蒋琬凭着州书佐的身份跟着先主刘备进入蜀地,被任命为广都县长。

有一次,先主趁着外出游览,突然到了广都,看到蒋琬把各种事务都抛在一边不管,当时还喝得酩酊大醉。先主气得火冒三丈,打算治他死罪。军师将军诸葛亮求情说:“蒋琬是能辅佐国家的栋梁之才,不是只能治理一个小县城的人。他处理政务把安定百姓当作根本,不把做表面功夫放在首位,希望主公再好好考察他。” 先主向来敬重诸葛亮,就没治蒋琬的罪,只是仓促之间免了他的官职。

蒋琬被免职后,有天夜里梦见门前有个牛头,鲜血直流,心里特别厌恶这个梦,就叫来占梦的赵直询问。赵直说:“梦见血,说明事情会水落石出。牛角和牛鼻,是‘公’字的样子,您的官位肯定能到公侯级别,这是大吉的征兆啊。” 没过多久,蒋琬就被任命为什邡县令。先主成为汉中王,蒋琬入朝担任尚书郎。

建兴元年,丞相诸葛亮开设府署,征召蒋琬为东曹掾。后来要推举他为茂才,蒋琬坚决要让给刘邕、阴化、庞延、廖淳。诸葛亮教导他并回复说:“想想看,背离亲人、舍弃有德行的人,就会让百姓遭殃,大家心里既然都不认同这种做法,实在又会让远近的人不理解其中的道理,所以您应该彰显这次被推举的功劳,来表明这次选拔的清正贵重。” 之后蒋琬升任参军。

建兴五年,诸葛亮驻守汉中,蒋琬和长史张裔一起掌管留府的事务。建兴八年,蒋琬代替张裔担任长史,加授抚军将军。诸葛亮多次外出征战,蒋琬总能保证粮草和兵员充足,为军队提供补给。诸葛亮常常说:“公琰心怀忠诚高雅的志向,是能和我一起辅佐帝王大业的人。” 还秘密向后主上表说:“我要是遭遇不幸,以后的国事应该托付给蒋琬。”

诸葛亮去世后,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不久又加授行都护,授予符节,兼任益州刺史,接着升任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务,封为安阳亭侯。当时刚失去元帅,朝廷内外都感到担忧害怕。蒋琬才华出众,位居百官之上,既没有悲伤的神情,也没有喜悦的样子,神情举止和平常一样,因此大家渐渐信服他。

延熙元年,后主下诏给蒋琬说:“贼寇的祸难还没消除,曹叡骄横凶狠,辽东三郡苦于他的残暴虐待,于是相互联合,和他离心离德。曹叡大规模征发徭役,还让他们互相攻打。从前秦朝灭亡,是陈胜、吴广首先发难,现在出现这种变故,这是天赐的时机。你要整治军备,统领各路军队驻守汉中,等吴国有所行动,就东西形成掎角之势,趁机利用这个空隙。” 又命令蒋琬开设府署,第二年加授他为大司马。

东曹掾杨戏向来性情简略,蒋琬和他说话,他有时不回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说杨戏的坏话:“您和杨戏说话他却不应答,杨戏对上级傲慢,不也太过分了吗!” 蒋琬说:“人心不同,就像人的面貌各不相同;表面顺从背后却有不同意见,这是古人所告诫的。杨戏要是想称赞我是对的,那就不是他的本心;要是想反对我的话,又会显露出我的过错,所以他才沉默不语,这正是杨戏直率的地方啊。”

另外,督农杨敏曾经诋毁蒋琬说:“做事糊涂,实在比不上前人。” 有人把这话告诉了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追究杨敏的罪责,蒋琬说:“我确实比不上前人,没什么可追究的。” 主管官员又坚持要追问,想知道杨敏说的 “糊涂” 是什么情况。蒋琬说:“如果我真的比不上前人,那做事就不符合道理,做事不符合道理,就是糊涂了,又有什么可问的呢?” 后来杨敏因事被关进监狱,大家还担心他一定会被处死,蒋琬却没有偏袒或反对,杨敏最终得以免除重罪。蒋琬的好恶都合乎道义,都像这样。

蒋琬觉得,从前诸葛亮多次出兵秦川,可那里道路艰险,运输粮草困难,最终也没能成功,不如改走水路向东进军。于是他下令大量建造船只,打算从汉水、沔水出发,袭击魏兴、上庸。可偏偏这时候,他的旧病接连发作,计划没能按时施行。而且大臣们也都议论纷纷,说要是进攻失利,撤退的路太难走,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后主就派尚书令费祎、中监军姜维等人去传达旨意,商议对策。蒋琬接受命令后,上奏说:“铲除贼寇、消除灾难,这是我的职责。自从我奉命驻守汉中,已经过去六年了。我本来就能力不足,又加上身患重病,谋划的事情没能成功,日夜都为此忧虑不安。如今魏国占据九州之地,根基稳固,势力蔓延,要想平定他们可不容易。要是咱们和东吴联手,形成首尾夹击之势,就算不能很快达成目标,至少也能分割他们的土地,逐步蚕食,先打掉他们的羽翼。可东吴那边一次次拖延约定,总不能果断出兵,这让我辗转难眠,饭都吃不下。

我和费祎等人商量后认为,凉州是胡人边塞的要地,进退都有依靠,也是敌人看重的地方。而且羌、胡百姓思念汉朝,就像久旱盼甘霖一样。从前咱们派一支偏师进入羌地,郭淮就被打得落荒而逃。权衡利弊,应该把这里作为首要目标,任命姜维为凉州刺史。要是姜维出征,能牢牢控制河右地区,我就率军为他做后盾。现在涪县水陆交通便利,遇到紧急情况能随时应对,要是东北方有战事,赶过去也不难。”

于是蒋琬就把军队撤回涪县驻守。后来他的病情越来越重,延熙九年去世,谥号为恭。

蒋琬的儿子蒋斌继承爵位,担任绥武将军、汉城护军。魏国大将军锺会率军到汉城时,给蒋斌写信说:“巴蜀之地有才能、有智慧的文武人才太多了。至于您和诸葛思远,就像草木一样,和我是同类人。对故乡贤达的敬重,古往今来都是推崇的。我向西进军,想前去拜谒您父亲的陵墓,好好清扫坟茔,祭祀致敬。麻烦告诉我陵墓在哪里!”

蒋斌回信说:“承蒙您如此看重,以同道相称,您的美意通过书信传来,我实在不好拒绝。先父当年患病,在涪县去世,占卜说那里风水好,就安葬在了那里。知道您向西而来,还想屈尊去祭拜陵墓,您待我如同父亲,真是有颜子般的仁德啊。接到您的信,我感慨万分,更添思念之情。” 锺会收到回信,很赞赏他的情义,等到达涪县后,真的像信中说的那样去祭拜了。

后主投降邓艾后,蒋斌到涪县拜见锺会,锺会用朋友的礼节招待他。后来蒋斌跟着锺会到成都,被乱兵杀害。蒋斌的弟弟蒋显,担任太子仆,锺会也欣赏他的才学,和蒋斌一起被杀。

刘敏,担任左护军、扬威将军,和镇北大将军王平一起镇守汉中。魏国派大将军曹爽袭击蜀国时,有人提议说,只要守住城池,不用出兵迎战,敌军肯定会自己撤退。刘敏却认为,当时男女百姓都在野外劳作,庄稼都在田地里,要是让敌军进入,那国家就完了。于是他率领部下和王平占据兴势,到处插满旗帜,连绵一百多里。正好大将军费祎从成都赶到,魏军马上撤退,刘敏因功被封为云亭侯。

费祎,字文伟,是江夏鄳县(鄳,读盲)人。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依靠族父费伯仁生活。费伯仁的姑姑,是益州牧刘璋的母亲。刘璋派人迎接费伯仁,费伯仁就带着费祎到蜀地求学。后来先主平定蜀地,费祎就留在了益州,和汝南人许叔龙、南郡人董允名气相当。

当时许靖的儿子去世,董允和费祎想一起去参加葬礼。董允跟父亲董和要车,董和就派了一辆后面开门的鹿车给他。董允脸上露出不情愿的神色,费祎却毫不介意,先上车了。到了葬礼现场,诸葛亮和各位权贵都在,大家的车马都很华丽,董允还是神色不安,费祎却泰然自若。

赶车的人回去后,董和问起情况,知道了两人的表现,就对董允说:“我以前总怀疑你和文伟谁优谁劣分不出来,从今往后,我心里有数了。”

先主立太子时,费祎和董允一起担任太子舍人,后来又升任庶子。后主刘禅即位后,费祎成了黄门侍郎。丞相诸葛亮南征回来,大臣们在几十里外迎接,论年纪和职位,很多人都比费祎高,可诸葛亮偏偏让费祎和自己同乘一辆车,从此大家对费祎都另眼相看。

诸葛亮因为刚从南方回来,就任命费祎为昭信校尉,派他出使吴国。孙权性格幽默,爱开玩笑,说话没个准头,再加上诸葛恪、羊衟这些人,个个口才出众、反应快,辩论起来言辞犀利,可费祎总能言辞得当、态度诚恳,据理作答,从没被他们难住。(《祎别传》里说:孙权每次都单独拿出好酒给费祎喝,看他喝醉了,就问起蜀国的国事,还谈论当下的政务,一连串的难题抛过来。费祎就以喝醉为借口不回答,退下后把孙权问的问题一条条记下来,再逐条作答,没漏掉一点。)孙权特别器重他,对他说:“你是天下有美德的人,以后肯定会成为蜀国的重臣,恐怕不能常来我们这儿了。”(《祎别传》记载:孙权还把自己常拿在手里的宝刀送给费祎,费祎回答说:“我没什么才能,怎么配得上您的厚爱呢?不过刀是用来讨伐不服从朝廷、禁止暴乱的,但愿大王能努力建功立业,和我们一起辅佐汉室,我虽然愚笨,也绝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费祎回国后,升任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