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白色冰鞋 > 第189章 把自己变成故事中的角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9章 把自己变成故事中的角色

李清波身体僵住,慌张把手臂从伊莎贝拉的怀中挣脱出来。

“谢谢。我不渴。”

伊莎贝拉不依不饶,踮起脚尖凑近:“你尝尝嘛,很好喝的呢。”

李清波的耳朵瞬间通红。

“不好意思,我还有事。”

他慌乱离开,走了两步,又急忙转身回来,将手中那瓶“粉色风暴”能量水递给林晓凡,随后再次快步离去。

一向从容自信的他,此刻背影竟透露出几分与年龄相符的青春的慌张。

“好帅啊~”

伊莎贝拉望着他的背影,眼睛里冒出痴痴的“小心心”。

她转身扑到林晓凡身边,双手合十,连珠炮一样问道:

“小林妹妹,快告诉我,李教练的星座是什么?

他的血型是什么?

他喜欢吃什么?

他喜欢什么颜色?”

林晓凡登时目瞪口呆,先是看了看老爹那仓皇而逃的背影,又将目光移到伊莎贝拉那满是“花痴”的脸庞上,呆呆地问:

“……你是认真的吗?你喜欢老爹?可是你不是和维尔是情侣吗?”

“当然!”

伊莎贝拉眼睛亮得像星星:“他又帅气又迷人,谁会不喜欢呢?

至于我和维尔,安啦,我们一直只是搭档和好朋友啦。”

“啊?

可是,可是你们看起来很亲密,就像情侣一样啊?”

伊莎贝拉摆摆手,洒脱说道:

“我和维尔是为了花滑维护情侣人设而已,毕竟冰舞大多表现的主题都是爱情啊。”

伊莎贝拉笑一笑,认真对林晓凡说道:

“花样滑冰项目,尤其是冰舞,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项艺术表演,选手需要通过肢体语言、表情、音乐诠释来塑造角色、讲述故事,打动观众和评委,令人们产生共情。

很多人觉得,想要提升艺术表现力,只要学一学芭蕾、练一练舞蹈就可以了,其实远没有这么简单。有些选手技术非常纯熟,节目中也毫无失误,可就是无法真正打动人心;而有些选手哪怕出现失误,却仿佛依旧在完美地演绎和表达,深深震撼观众。

人们常常把这种差异归结为天赋,其实呀,表现力是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的。

小林,你对艺术表现是有天赋的,可现在的你只是凭借着天赋的能力,演绎和自身相似的故事和人物较为游刃有余。

作为年轻选手你无疑是较为出色的,可是,想要成为最优秀的花滑选手,必须尝试不同风格、拓展复杂的人物演绎和情感表达,那仅靠天赋就不够了,你需要专业的训练和提升。”

林晓凡认真地听着,睁大的眼睛一眨不眨,就像大学课堂里坐在教室第一排的认真的学生。

伊莎贝拉不由就生出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感来:

“我的方法是体验派,上了冰场,我就是朱丽叶、卡门和克丽丝汀。

我把自己塑造成节目中的角色,带着角色情绪去完成每一个技术动作。

如此一来,技术动作不再是冰冷的分数,而是角色的一部分。

一套成功的花滑节目,高难度技术动作就像是骨架,而角色则赋予其生命力的灵魂。

所以说,选手既是运动员,同时也是演员。告诉你哦,我可是大学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呢。”

这是林晓凡第一次听说这样的理论——把自己变成故事中的角色,去爱、去恨、去疯狂,去投入、去体验、去表达,感动观众之前先感动自己,让所有人沉浸之前自己先百分百投入。

“那要怎样训练?”林晓凡认真地提问。

伊莎贝拉回答:

“要转换思考角度,不是用角色去表达节目,而是用节目编排去塑造角色,用步法、旋转的节奏变化去呼应角色性格,用肢体动作、眼神去表达情感。

我可从来不会教给别人我的绝招哦~

小林,待会你一定要好好看我的表演,眼睛一下都不要眨哦~”

……

冰场灯光渐暗,舞台上方升起一轮巨大的月亮投影,月光如白色轻纱倾泻而下,空气中仿佛弥漫着蔷薇的幽香。

一束冰蓝色的追光缓缓落在中央,大提琴的低沉旋律如夜色般流淌,带着朦胧的诗意。

林晓凡站在舞台边,眼睛一眨不眨地追随着伊莎贝拉的身影——

不,冰场上的她完全就是经典爱情故事的女主角朱丽叶。

她轻盈地滑上冰面,雪白的纱裙在冰上拖曳出涟漪般的痕迹,宛如月光下的精灵。她的步法轻盈而灵动,手臂舒展如天鹅展翅,眼神里盛满少女的纯真与好奇。

而在冰场的另一端,维尔饰演的罗密欧自阴影中滑出,他的姿态优雅而克制,目光却早已被月光下的少女吸引。两人的视线在冰面中央遥遥相触,那一刻,仿佛时间静止——

\"砰!\"

霎时间,辉煌的金色灯光骤然亮起,欢快的舞曲奏响,一群身着华丽礼服的群舞演员滑入冰场,瞬间将静谧的月色淹没在热闹的舞会氛围中。

女舞者们围绕朱丽叶旋转,为她披上缀满珍珠的华丽舞裙;

男舞者们则为罗密欧披上深红色的礼服披风。

然后,为他们戴上精致的半面面具。

现场换装的巧妙设计让舞台层次瞬间丰富起来,引起观众一阵惊叹。

音乐节奏加快,舞者们滑出华丽的舞步,旋转着,交换着舞伴,冰面上人影交错,令人眼花缭乱。

朱丽叶与不同的舞伴共舞,罗密欧亦牵起其他女伴的手,但他们的目光始终在人群中搜寻彼此。

林晓凡屏住呼吸,紧紧盯着他们的动作——

即使戴着面具,朱丽叶的肢体语言在众人中仍然脱颖而出。

她的捻转步表现出期盼和找寻;

而罗密欧的括弧步总在接近她时微微放缓,却又在即将触碰时滑开。

他们的滑行轨迹如同命运的丝线,在人群中若即若离,却又始终相互牵引。

终于,在一次华丽的双人旋转后,朱丽叶的手与罗密欧的指尖轻轻相触——

群舞演员如潮水般退去,冰场再次回归静谧。

朱丽叶足尖轻点,一个外刃大一字步向后飘离,却在即将远离的瞬间忽然倾身。

罗密欧的手掌稳稳扣住她的腰肢,借着滑行惯性将她托起,完成了一个流畅的托举旋转……

林晓凡终于明白了伊莎贝拉所说的——\"不是用角色表达节目,而是用节目编排去塑造角色。\"

他们每一个步法、每一次旋转、每一个托举,都不是单纯的技术动作,而是朱丽叶与罗密欧情感的延伸。

就像伊莎贝拉所说:“在冰场上,我们不是表演相爱,那一刻,我们真正的最深的相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