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拉滑下冰场,脸颊泛着玫瑰色的红晕,发梢还沾着细碎的冰晶,整个人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林晓凡迎上前,给她递上冰鞋套,激动地说:
\"太完美了!刚才那个双人旋转后的眼神交汇,我差点忘记呼吸!\"
维尔利落地摘下演出用的手套,方才冰上罗密欧的忧郁深情瞬间消散。
他将舞台上的玫瑰花捡起来插在胸口,冲着观众们魅惑飞吻,引发女观众们的激动尖叫。
伊莎贝拉笑着拥住林晓凡的肩膀,问道:
\"小林,我说的你看懂吗?\"
“嗯!”
林晓凡用力点头:
“我明白了!”
伊莎贝拉笑道:
“那就让我们看看优等生的‘作业’吧~\"
……
一段精彩的冰上杂技表演之后,舞台灯光渐渐暗了下来。
终于到了林晓凡上场的时间。
舞台的侧方,庞大的交响乐队即将进行现场演奏。
朦胧的雾色在巨大的光幕上缓缓流动,勾勒出一幅若隐若现的东方水墨画卷——黛瓦白墙的园林,飞檐翘角的亭台,蜿蜒曲折的小桥下,一泓清泉静静流淌。这虚实相间的景致,仿佛在邀请观众步入其中,探寻那烟雨江南的秘境。
竖琴的琴弦被轻轻拨动,清澈的音色如同春风拂过,拨开氤氲的云雾。
长笛被吹奏出雀跃的旋律,灵动的音符宛如一只欢快的黄鹂,在柳枝间跳跃、鸣啭——
随着交响乐的第一个音符落下,熟悉的旋律在冰场上空回荡,这正是享誉世界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部以中国经典爱情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为蓝本创作的音乐瑰宝,将西方协奏曲形式与中国传统戏曲元素相融合,被誉为\"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花样滑冰的舞台上,《梁祝》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经典曲目。当年,正是这套节目让中国女单选手第一次在国际赛场站上领奖台,从此成为无数冰迷心中永恒的经典。
林晓凡选择这个曲目,不仅因为它那优美动人的旋律完美契合冰上演绎的爱情主题,更是为了向中国花滑的前辈们致敬——她渴望继承这份荣耀与梦想,为中国花滑谱写新的篇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冰演打破了常规比赛的时长限制。林晓凡可以尽可能完整呈现这个凄美动人的东方爱情故事,将中国文化通过她的冰刀,向全世界观众娓娓道来。
不过,长达24分钟的表演也对林晓凡的体能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
一名少女如蝶般翩然滑入冰场。
她穿着丁香紫色的考斯滕,清新而灵动,宛如清晨沾着露珠的紫丁香,娇嫩欲滴,又似天边刚刚泛起的一抹淡紫云霞,缥缈梦幻。
考斯滕沿用了上个赛季林晓凡惊艳全国赛场的考斯滕“流光”。
“流光”因为仅在国内赛亮相没有机会踏上国际赛场而被中国冰迷评为最意难平的考斯滕,甚至很多冰迷自发到国际社交网站上安利它的绝美瞬间,也引发了许多国际冰迷的好奇。
这次冰演,林晓凡特意请齐妍对“流光”进行了修改,进行返场,是对冰迷们的真诚回馈。
……
冰演与竞技赛事追求高难度跳跃不同,更注重通过流畅的滑行、细腻的步法和富有表现力的旋转来表现音乐主题。
此次编舞,林晓凡特意邀请目前在瑞士进修花滑编舞的纪平雅进行编舞,纪平雅原本是北舞的研究生,这次编舞她将中国古典舞与花滑融合。
东西方舞蹈美学的本质差异:西方舞蹈如踢踏舞、探戈等强调下肢的节奏变化与空间位移,而中国古典舞则以\"手眼身法步\"为体系,尤其注重通过肩颈腰臂的流动与眼神的流转来传递情感,形成\"以手传情\"的独特语汇。
而花样滑冰运动的技术动作,无论滑行、旋转和跳跃都是脚下的功夫。因此,所有人都认为花滑与西方的舞蹈艺术同根同源,而对东方美学充满傲慢的偏见。
而纪平雅此次将中国古典舞中细腻丰富的上肢动作编入了冰演节目当中,将东方美学和花样滑冰融合创新,形成全新的冰上语言。
……
林晓凡轻轻合上双眼,深吸一口气。
场外观众的欢呼、头顶灯光的温度、甚至是自己的心跳声——所有的杂念都在这一刻被屏除。
当她再次睁眼时,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眼前这一方莹白的冰面,如一片未经沾染的雪原,等待着她用冰刀书写故事。
音乐在她耳边流淌,内心的情感潺潺流出,她抬头微笑,不是林晓凡自信灿烂的笑容,而是祝英台端庄秀丽却透出一丝苦闷的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