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547章 天险变通途,鬼斧神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7章 天险变通途,鬼斧神工

“盘山展线”和“齿轨铁路”的结合,虽然解决了大部分的山区爬升问题,但当“京武铁路”的工程队,推进到太行山脉最核心的、被当地人称之为“断龙崖”的区域时,所有人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

眼前,是一道宽达三百丈的巨大深涧!

深涧的两侧,是如同被神明用巨斧,硬生生劈开的、高达数百丈的垂直悬崖!

这里,没有任何可以迂回盘旋的余地。

两座巨大的山体,被这道深涧,彻底隔绝。

“柱子大人……这……这可怎么办?”

负责此段工程的工部官员,面无人色地站在悬崖边,看着脚下那深不见底的云雾,双腿都在打颤。

“这里……别说是修桥了,就是飞鸟,想要飞过去,都得绕着走啊!难道……咱们的铁路,真要在此断绝了吗?”

张柱子没有说话。

他只是迎着凛冽的山风,静静地站在悬崖边,整整一天。

他的脑海中,反复推演着父亲张大山,留给他的那些更为高深、也更为疯狂的“结构力学”图纸。

终于,当第二天的太阳,从云海中升起时。

张柱子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充满了创造性火焰的光芒。

“不。”他缓缓地说道,“我们不在此断绝。”

“我们……飞过去!”

他没有采用任何传统的造桥方式,而是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以为他疯了的方案——

悬臂施工法!

……

半个月后。

“断龙崖”的两侧悬崖峭-壁之上,上演了堪称神迹的一幕。

数千名最精锐的工匠,如同壁虎一般,依靠着一种由格物院最新发明的、由钢索和滑轮组成的安全绳系统,悬挂在数百丈的高空之中,进行着惊心动魄的作业!

他们首先在两侧的悬...崖之上,用“开山猛药”进行精确爆破,炸出了两个巨大而又坚固的平台。

随即,两座小型的、经过特殊加固的“桥头堡”,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

而真正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接下来的步骤。

工匠们,竟然开始以那两座“桥头堡”为根基,用一节一节的钢铁桁架,向着悬崖之外的、虚无的空中,进行……拼接和延伸!

他们每向前延伸一节,就会在桥头堡的后方,用更重的铁块,进行配重。

整座桥梁,就像两个伸出悬崖的、巨大的天平!

这个过程,惊险到了极点!

每一个部件的安装,每一个铆钉的敲击,都必须在数百丈的高空之中,在凛冽的山风之下,做到分毫不差!

前来视察的官员们,看着那两段如同手臂一般,从悬崖上一点一点伸出去的、悬空的钢铁桥身,一个个吓得是面无人色,心惊肉跳。

“疯了!这张柱子,真是个疯子!这……这万一要是掉下去了,可是数千条人命啊!”

然而,张柱子,和他的团队,却用他们那近乎苛刻的严谨和无与伦比的技艺,创造了奇迹。

一个月后。

在数万人的屏息注视之下,那两段从空中延伸而出的“悬臂”,终于,在深涧的正中央,完美地、精准地,实现了对接!

当最后一根连接的钢梁,被牢牢地铆接在一起时。

一座宏伟的、充满了力量与智慧之美的钢铁悬臂桥,就那样凭空地,横跨在了“断龙崖”之上!

它没有一根桥墩,就那样骄傲地,悬浮于云海之间。

仿佛不是凡人所造,而是天神,遗落在此的一柄……通天之剑!

……

然而,解决了“断龙崖”,前方,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更为巨大的挑战。

一座名为“石门山”的巨大花岗岩山体,如同一面不可逾越的城墙,死死地,挡住了铁路的去路。

这座山,太宽,太厚,根本无法绕行。

所有人都认为,工程,将再次陷入停滞。

但张柱子,在经过了三天三夜的精密勘探与计算之后,却再次,提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头皮发麻的决定。

“既然,山不让路。”

“那我们,便从山的心中,穿过去!”

——开凿隧道!

这,是“开山猛药”这味神之怒火,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向世人展露它那“鬼斧神工”的一面!

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追求威力的粗暴爆破。

而是一场充满了科学与智慧的……精确外科手术!

格物院地质司的学者们,首先绘制出了“石门山”内部详细的岩层分布图。

随即,营造司的工程师们,根据图纸,计算出了一个最优的、避开所有不稳定岩层的隧道中轴线。

最后,由“开山组”的爆破专家,精确地计算出每一次爆破,所需要的炸药当量,以及钻孔的深度、角度和布局。

“第一次,中心定位爆破!准备!”

随着张铁牛亲自下达指令。

“轰——!”

一声沉闷,却又充满了穿透力的爆炸声,在山腹之内响起。

烟尘散尽,一个直径约一丈的、边缘整齐的圆形洞口,出现在了坚硬的岩壁之上!

没有多余的崩塌,没有巨大的裂缝!

力量,被完美地,控制在了需要的范围之内!

“成功了!”

所有人都发出了兴奋的欢呼!

随即,早已等候在旁的工人们,立刻涌上前去。

他们利用新式的、由蒸汽驱动的“岩石钻机”,在洞内,继续钻出新的炮眼。

同时,另一队人,则用轨道矿车,将爆破产生的碎石,迅速地,运出洞外。

而紧随其后的,是一支“支护队”。

他们用预制好的、巨大的、圆拱形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对刚刚开凿出的隧道洞壁,进行永久性的加固与支护。

爆破、掘进、清渣、支护……

四道工序,如同一个精密的循环,开始日夜不息地,在“石门山”的腹中,向前推进!

一天……

十天……

一个月……

三个月后。

当最后一次爆破,从山的另一侧,打通出口,让灿烂的阳光,第一次,贯穿了整座山体时。

一条长达五里,宽阔、坚固、明亮的巨大隧道,已经奇迹般地,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

半年之后。

一列由皇帝宁宣宗亲自乘坐的皇家专列,缓缓地,驶入了这片曾经被视为“生命禁区”的太行山脉核心地带。

当列车,平稳地,从那座悬浮于云海之上的“断龙崖悬臂桥”上,呼啸而过时。

车厢内,所有的王公大臣,都下意识地,抓紧了身边的扶手,脸上,写满了震撼与敬畏。

而当列车,随即一头钻进了那深邃悠长,洞壁两侧点着明亮油灯的“石门山隧道”时。

感受着那份在山腹中穿行的、奇特而又安稳的体验。

皇帝宁宣宗,再也无法保持帝王的矜持。

他站起身,走到车窗前,看着外面飞速掠过的、坚固的隧道洞壁,口中喃喃自语:

“鬼斧……神工……”

“此,真乃……鬼斧神工啊!”

他知道,当他的这列火车,从隧道的另一端,重新沐浴在阳光之下时。

那困扰了中原王朝数千年的“天险”,将永远地成为历史。

而他,和他的大宁帝国,将真正地拥有主宰这片辽阔疆域的……绝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