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548章 隧道成群,蜀道在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8章 隧道成群,蜀道在望

“石门山隧道”的成功贯通,像一剂最猛烈的强心针,注入了整个“京武铁路”工程队的心中。

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巨大突破,更是一种“人定胜天”的、无可比拟的信心与豪情。

然而,张柱子,这位年轻的总工程师,却没有被这场巨大的胜利冲昏头脑。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开凿一条隧道,靠的不仅仅是“开山猛药”那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

在那声巨响的背后,是上百名格物院学子,不眠不休,进行的上万次枯燥计算;是对岩层结构的精密勘探;是对炸药当量的精确控制;更是对后续掘进、清渣、支护等一系列繁杂工序的科学管理。

“奇迹,是不可复制的。”

在一场连夜召开的工程总结会议上,张柱子对着他手下那些依旧沉浸在兴奋之中的工程师和工匠们,说出了第一句话。

“而我们‘格物之学’的使命,就是要将看似不可能的‘奇迹’,变成可以被严格遵循,可以被大规模复制,可以被任何一个经过培训的工匠都能掌握的……‘规程’!”

于是,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

张柱子带领着“开山组”和“营造司”最核心的技术团队,将“石门山隧道”开凿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进行了全面的复盘与梳理。

他们将地质勘探的方法,总结成册,制定了不同岩层对应的勘探标准。

他们将炸药当量的计算,与岩石硬度、湿度、以及需要爆破的体积,建立起了一套初步的“数学模型”。

他们甚至将后续的挖掘、支护、通风、排水等所有工序,都绘制成了标准化的流程图。

最终,一本厚达三百余页的、凝聚了无数心血与智慧的煌煌巨着,诞生了。

它的名字,叫做——《隧道标准化施工手册·第一版》。

这本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手册,其历史意义,甚至比“开山猛药”本身,还要重大。

因为它标志着,“隧道工程学”这门全新的、足以改变世界的学科,已经从一次充满了偶然与天才灵感的“艺术创作”,正式蜕变为了一门有据可-循、有章可法的……严谨科学!

……

当这本“天书”一般的《施工手册》,被分发到铁路沿线,每一个负责隧道工程的“标段”时。

一场势如破竹的、疯狂的“打洞”运动,便在整个太行山脉之中,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在接下来的路段中,虽然不再有“石门山”那般需要开凿五里之长的巨大山体。

但各种需要开凿百丈、甚至数百丈的“短隧”,却层出不穷。

过去,面对这些阻碍,工程队唯一的选择,便是耗费数倍的时间与人力,去“盘山展线”,蜿蜒绕行。

而现在,他们的选择,变得简单而又粗暴——

“报告柱子总工!前方发现一座高三百丈,宽一百丈的石灰岩山体,挡住去路!”

张柱子看了一眼地质勘探报告,连眼皮都没抬一下,直接下令:

“岩体结构稳定,无需绕行。参照《手册》第三卷,第七章,‘中小型石灰岩山体快速掘进规程’,直接……把它打穿!”

“遵命!”

于是,在太行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一幕幕让当地山民和过路商旅,都为之目瞪口呆的“神迹”,开始接二连三地上演。

只见那些穿着蓝色工装的“神兵”,在山脚下,摆弄一番。

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那坚不可摧的山壁上,便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洞口。

随即,无数的工人与器械,便如同蚂蚁搬家一般,涌入山腹之中。

短短十天半个月之后,他们便会奇迹般地,从山的另一侧,钻出来!

留下的,是一条条宽阔、坚固、可以并排行驶两辆马车的……坦途!

一座……

两座……

十座……

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这支堪称“基建狂魔”的工程队,竟以一种匪夷所思的速度,在整个太行山脉南段,连续开凿出了总计一十五条长短不一的隧道!

这些隧道,与那些雄伟的铁桥,以及蜿蜒的盘山铁路,共同组成了一张复杂而又高效的交通网络。

它们如同一根根无形的绣花针,牵引着那条黑色的钢铁巨龙,以一种近乎直线的方式,轻而易举地,便穿过了这片曾经被视为“不可逾越”的巨大山脉!

……

当“京武铁路”的最后一根铁轨,在太行山南麓的出口处,被成功铺下,标志着这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最艰难的“山区段”被彻底征服时。

消息传回京城,整个朝堂,已经不再是震惊,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习以为常。

对于张家和格物院,再次创造“奇迹”,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

只有皇帝宁宣宗,在御书房内,看着那份由张柱子呈报上来的“太行山隧道群落成图”,心中,掀起了万丈波澜。

他的目光,越过了图纸上的太行山,投向了更遥远,也更令他魂牵梦绕的……西南方向。

那里,是富饶的天府之国。

但那里,也被一道比太行山,更为艰险,更为雄伟的天然屏障,所死死地封锁着。

——秦岭。

“柱子……”皇帝放下图纸,用一种带着期盼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个被山风和烈日,雕塑得愈发沉稳坚毅的年轻人。

“你告诉朕,你的这套‘开山之法’,可能……凿开秦岭?”

张柱子没有丝毫的犹豫,他挺直了胸膛,声音不大,却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回禀陛下!”

“在臣的眼中,在‘格物之学’的面前。”

“秦岭,与太行并无不同。”

“它,亦不过是……一块挡在路中间的、比较大的石头罢了!”

“好!”

皇帝猛地一拍龙椅,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他那颗沉寂已久,甚至以为已经因为年岁而失去了冒险精神的心,在这一刻,被彻底点燃了!

征服秦岭!打通蜀道!

这是自古以来,无数代中原帝王,都梦寐以-求,却又不敢想象的旷世伟业!

而现在,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就摆在他的面前!

他快步走到那巨大的舆图之前,伸出手指,在那片代表着秦岭的、雄伟的山脉之上,狠狠地,划下了一道直线!

那条线,从帝国的腹心长安,直指川蜀的都城,蜀州府!

“朕,要你,即刻起,组建一支最精锐的‘西南勘探总队’!”

“朕给你最高的权限,给你用不完的钱粮!”

“朕要你,为朕,为我大宁,将这条‘通蜀天路’,也给朕……修出来!”

“朕要让那‘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从我大d宁这一代起,彻底,成为历史!”

张柱子看着皇帝眼中那熊熊燃烧的火焰,看着地图上那条代表着帝王雄心的直线,他知道,一场比征服太行山,还要宏大百倍的、新的挑战,已经来临。

他单膝跪地,右手抚胸,用尽全身的力气,沉声应诺:

“臣,张柱子,领旨!”

“此去蜀道,若路不通,臣……誓不回京!”

窗外,阳光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