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天工开物,我在古代养妻儿 > 第612章 格物动员,分工明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12章 格物动员,分工明确

安国公府的书房,在一夜之间,便成了整个大宁帝国对抗天灾的绝对心脏。一道道盖着“总署督办”朱红大印的紧急政令,如同奔流不息的血脉,从这里发出,通过最快的军驿渠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向帝国的四面八方。

整个帝国,都被这股源自安国公府的、充满了格物之学色彩的强大意志,给彻底动员了起来。

护军都尉张铁牛,领了父亲的将令,没有片刻耽搁。他甚至来不及回家与妻儿告别,便直接跨上快马,带着一支由格物学院精英匠师组成的“技术督造队”,星夜兼程,直奔燕山脚下的皇家第一钢铁厂。

抵达钢厂之时,这里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但生产的,大多还是民用的铁器和农具。

铁牛没有废话,直接亮出了安国公与皇帝共同签发的“战时征用令”。

“传总署督办安国公令!”他的声音,如同他手中挥舞的铁锤般,沉稳而有力,“自即刻起,燕山钢厂、京畿钢厂,所有民用订单,一律暂停!所有高炉,所有工匠,日夜不休,三班轮转,全力为总署赶制一样东西——大功率蒸汽抽水机!”

他将父亲亲手绘制的、经过连夜修改和优化的图纸,铺在了钢厂总管事的面前。

“半个月内,总署至少要看到一百台成品!若有差池,军法从事!”

那钢厂总管事看着图纸上那结构复杂、却又设计精巧的“钢铁巨兽”,又看了看铁牛那不容置疑的、如同出鞘利剑般的眼神,他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躬身领命。

一时间,整个燕山脚下,炉火烧得更旺了。

“哐当、哐当”的蒸汽锤轰鸣声,昼夜不息。

无数的工匠,在铁牛这位既懂锻造、又懂格物原理的“少东家”的亲自监督和指导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产热情。

他们知道,自己此刻锻造的,不再是普通的商品。

而是,能从死神手中,抢回万千性命的……救命神器!

与此同时,安国公次子、皇商张石头,也展开了他平生以来,最艰难,也最波澜壮阔的一场“商业战争”。

他没有坐镇京城,而是直接来到了帝国水陆交通的枢纽——临水镇。

在这里,他以“青石商会总号”的名义,向遍布帝国各州府的所有分号、以及所有与商会有合作关系的商贾、钱庄,发出了一道最高等级的“江湖救急令”。

“凡我青石商会之友,见此令,即刻放下手中所有生意!”

“倾尽尔等所有之财力、人力、运力,在各自所在之州府,不计成本,收购一切可以食用的粮食——无论是米、麦、豆、还是薯干、杂粮!”

“凡,能为总号,筹得一石粮食者,总号,除按市价结算外,另以一成纯利相谢!”

“若有囤积居奇,或与我等作对者,便是与安国公为敌,与朝廷为敌!待灾情平定之后,必将百倍奉还!”

这道恩威并施、充满了商业智慧的“救急令”,如同一块投入商海的巨石,瞬间激起了千层浪。

无数与张家有着千丝万缕利益联系的商贾们,立刻行动了起来。

一张以“青石商会”为核心的、覆盖了整个帝国的巨大商业网络,被瞬间激活!

他们利用自己对本地市场的熟悉,或明或暗,开始疯狂地从那些中小地主和粮贩手中,收购粮食。

有的,甚至直接开出了比那些囤积居奇的大粮商,还要高出一线的价格,直接从他们手中“虎口夺食”。

一时间,整个帝国的粮食市场,都因为这股来自“青石商会”的强大力量的注入,而变得暗流汹涌。

那些原本以为可以坐收渔利的奸商们,第一次发现,他们遇到了一个比他们更不差钱、也更不讲“规矩”的……恐怖对手!

而在帝国的权力中枢,户部衙门。

年仅十余岁的安国公么子、户部主事张豆子,则用他那支小小的、由皇帝亲赐的“金算盘”,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未有的“账目风暴”。

他手持安国公的手令,身边跟着一队由内阁直接调派的、精干无比的审计官吏。

他没有去碰那些繁杂的日常账目。

而是直奔户部最核心、也最敏感的所在——“救灾款项司”与“漕运仓储司”。

“奉总署督办令,自即日起,所有与天南、云梦两地相关的赈灾钱粮调拨,皆需由本官亲自签押画押,方可执行!”

他的声音虽然还带着几分稚气,但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却闪烁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令人心悸的冷静与威严。

他让手下的官吏,将过去十年,所有关于这两地的漕运记录、仓储账目、以及历次赈灾的款项开支,全部搬了出来。

然后,他便一头扎进了那堆积如山的、足以让任何一个老账房都头痛欲裂的故纸堆里。

他的小算盘,打得如同行云流水,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他那颗神算般的脑袋,更是在飞速地运转着。

他在寻找,寻找那些隐藏在无数数字背后的……漏洞与蛛丝马迹。

哪里有虚报的损耗?哪里有被挪用的款项?哪里的官仓,其实际存粮,与账面严重不符?

他要用这把最锋利的“账目之刀”,为他父亲接下来的“海陆联运”大计,扫清所有来自内部的、最肮脏的……障碍!

安国公府,后院的“百草园”内。

早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气质沉静如水的张丫丫,也在进行着她自己的动员。

她没有去理会朝堂上的纷争,也没有去关心钱粮的调度。

她的眼中,只有那些在灾难中挣扎的、最无助的生命。

她知道,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她将自己这些年来,跟随父亲和二哥学习、并独立研究的所有关于“疫病防治”的心得,连夜整理成册。

——关于水源净化的重要性,关于病患隔离的必要性,关于粪便处理的紧迫性,关于熬煮草药、增强民人体质的各种简易药方……

她将这些知识,用最浅显易懂的语言,写成了一本本薄薄的、名为《灾后防疫简策》的小册子。

然后,她召集了所有她亲手培养起来的、在京城“张氏医馆”坐诊的弟子们。

“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们。”她的声音,温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如今,国难当头,百姓倒悬。正是我等医者,践行‘悬壶济世’之道的时刻。”

“我已向父亲请命,自愿带队,前往天南疫区,辨识病源,救死扶伤。”

“你们,有谁,愿意随我同往?”

“弟子愿往!”

“弟子愿往!”

没有丝毫的犹豫。

在场所有的年轻医者,尽皆起身,对着这位年纪虽轻、医术和医德却早已让他们深深折服的“小师叔”,躬身行礼,慷慨请命。

一支由帝国最顶尖的“格物”派新式医者组成的“防疫先遣队”,就此成型!

他们,将带着丫丫编写的《简策》,带着最先进的草药知识,也带着一颗医者的仁心,逆流而上,奔赴那片最危险、也最需要他们的……人间炼狱。

……

钢铁、粮食、金钱、医药……

在安国公张大山的统筹调度之下。

整个张家,以及他们所代表的、遍布帝国各行各业的“格物新势力”,如同一个被瞬间激活的、精密而又强大的巨人。

从四个完全不同的方向,同时向着那头名为“天灾”的恐怖巨兽,发起了最坚决、也最全面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