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完了所有人的节礼,驴车上顿时空了一大半,沈安安将沈大福和沈大旺两兄弟叫进了空旷的作坊里。
她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两个红封,每个里面都装着十两银子,她将红封递到他们面前,“大哥、二哥,刚才那些是大家都有的节礼。这十两银子,是我单独给你们的,这一年,辛苦你们了。”
沈大旺一看小妹又要给他钱,连连摆手,“不行,不行!这可使不得!上次种出土豆,你已经给了我十两银子了,哪能再要你的钱!这银子我说什么都不能拿!”
“是啊,安安,你平时给我的工钱已经够高了,这节礼我们也拿过了,这额外的银子我们万万不能再收!你赚钱也不容易,快收回去吧!”
兄弟两个态度坚决,谁都不愿意伸手接这银子。
沈安安故意把脸一板,装作生气的样子,不由分说拉过他们的手,将红包硬塞进了他们的手里。
“你们跟我还客气什么!”沈安安语气不容拒绝,“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也是你们应得的。大哥把作坊打理得井井有条,给我省了不少心。土豆收成这么好,二哥功不可没!你们要是不收,那就是要跟我见外!”
兄弟俩拿着手里的红封,听着沈安安说的话,心里滚烫,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发完节礼,作坊正式放了假。
村里的年味儿仿佛一夜之间浓得化不开了。
长平、长顺和常乐三个也都放了年假。
连霓裳坊都关了门,沈家一大家子难得聚齐了。
外面天寒地冻,屋里却是暖意融融。
兄妹几人围坐在炭盆边,长平说着他们念书时遇到的趣事,常欢这段时间成长了不少,在霓裳坊已经能独当一面。时不时和大家说说铺子里遇到的事,一时间屋子里欢声笑语不断,很是热闹。
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年。
水娘和慧娘一大早就在灶房里忙活起来,张氏如今虽然不动手,但嘴上却没闲着。
她坐在一旁的小凳子上,指着灶上的油锅,“油热了,丸子可以下锅了!卤肉火候差不多了,再翻个面!”
沈大山也没闲着,带着阿大阿二几人扫院子、除尘,将灯笼都拿出来准备挂上。
今年家里有三个孩子都在镇上念书,沈安安特意没买现成的春联,备好了笔墨纸砚,让几个孩子自己动手写。
张氏看水娘熟练地挤丸子,下到翻滚的油锅里,发出呲啦一声脆响,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旁边的锅里,卤着的猪头肉已经酱红油亮,惠娘捞出一小块给张氏尝咸淡,张氏吃完眼前一亮,又拿了一小块塞到了沈安安嘴里,“怎么样,这猪头肉卤得入味吧?水娘都快出师了,把你那点手艺都学去了!过年切上一大盘,他们爷们正好配酒。”
孩子们的春联也写好了,沈大福笑着接过对联,准备往大门上贴。
他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大部分的字他都认识,拿着手里的对联,一字一顿地念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好!这字写得好,这春联寓意也好!”
长平表面淡然,但从他发红的耳根就能看出来,对于亲爹的赞扬,他还是很在意的。
孩子们帮着递浆糊、扶梯子、挂灯笼。
看到沈大福贴的春联歪了,沈长顺连忙出声提醒,“大伯,对联歪了歪了!左边再高一点……”
“这样行不行?”沈大福伊言将左边往上挪了挪。
“哎!左边又高了,再低一点……”
来回纠正了好几次,总算是将对联贴正了。
红纸黑字,映着火红的灯笼,过年的喜庆气氛立刻扑面而来。
忙活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一大家子围坐在一起,吃着晚饭。
“今天的菜真不错,配着小酒正好,”沈大山抿了一小口酒,脸上泛着满足的红光,“现在日子是越来越好了,这可都是安安的功劳啊!”
“爹,咋又说这个,是咱们一家子努力的结果,光靠我自己可没用。”
“对对对,是一家子人齐心。”张氏笑着接话,看着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眼里满是欣慰。
一家子吃完饭,沈大旺和儿子回到家,就见到王春丽靠在床头做针线。
父子俩个都有些发怵,王春丽发起火来可不分时间和场合的。
可令父子俩没想到的是,王春丽看到他们回来却并没有发火。
王春丽笑看着两人,“吃完饭回来了?长顺累了吧,赶紧去歇着吧。”
长顺听着这话,长长松了口气。
“那我先回屋了。”
沈大旺没想到,媳妇这一次竟然这么平静,竟然还冲着他笑。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王春丽已经开始反省自己,她渐渐明白跟沈安安对着干,自己根本没有什么好果子吃,她现在性子已经收敛了不少。
看到沈大旺,也能和和气气说话。
还有什么好吵的呢?
自己不用干啥活,男人就能养活一家人,儿子还能在镇上念书,村里人谁不羡慕她现在的日子?
这么舒服的日子她还要求什么?
沈大旺见她shi真的不再作妖,心下也松了口气,谁不盼着家里温馨和睦?
整天鸡飞狗跳的,他是真受不了。
腊月二十九,是村里约定俗成互相送年礼,走动人情的日子。
沈家今年日子过得红火,来走动的人格外多。
张翠翠带着闺女,提着一篮子新鲜鸡蛋和一条咸肉过来,脸上笑开了花,“安安啊,没啥好东西,这些是自家鸡下的蛋,肉也是自己腌的,你留着吃,千万别嫌弃!要不是你搭把手,我们家现在都不知道成啥样了,这份恩情,我都记着!”
“婶子你太客气了,快进屋喝杯热茶,暖暖身子。”沈安安笑着将人往里让。
紧接着,又有不少村民,或是提着自己家做的年货,或是自己家晒的干菇、还有人拿着自己纳的鞋垫,纷纷上门来表示谢意。
沈家堂屋里一时人来人往,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