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父亲。”
李哲楷恭敬回答:“方世勋组的局,请了他。”
“感觉如何?”
“一个很难缠的对手。”
李哲楷没有隐瞒自己的判断。
“表面看质朴无华,实则韧性十足,绵里藏针。我原本准备的一些话术在他面前都显得刻意了。”
他将晚宴上沈风那句关于“堤坝”的质问复述了一遍。
李鸿听完没有立刻评价,端起手边的茶杯,用杯盖撇去浮沫,过了半晌才说:“他问到了点子上。”
李哲楷的眉头微不可察地一皱。
李鸿放下茶杯,看向自己的儿子。
“哲楷,你从华尔街学回来的那套东西是把双刃剑。它能以最快的速度催生繁荣,也能以最快的速度带来毁灭。”
“这些年你用它在沪海做得风生水起,让很多人看到了你的能力,也让很多人看到了那诱人的回报。”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上面迟迟没有把你那套模式作为国策在全国推广?”
“因为时机未到。”
李哲楷答:“我们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监管能力也需要加强。但这不是故步自封的理由,我们不能因为怕噎着就不吃饭。”
“说得好。”
李鸿点了点头,“但这个沈风,他看到的不是吃饭噎着的问题,他看到的是这碗饭本身可能有毒。”
“他的想法太保守了!”
李哲楷的语气里带上情绪。
“这是典型的内陆官员思维,僵化,封闭,对现代金融和国际资本充满了不信任甚至是敌意!”
“他所谓的‘保街修隧’,本质上就是一种农业时代的城市发展观,靠的是政策倾斜和国家输血,根本不具备可复制性。这种模式如果成为主流,将会拖慢脚步!”
李鸿:“所以,明天的论坛,你必须赢。”
“我明白。”
李哲楷的眼神变得坚定。
“这不只是我们两个人的胜负,更是两条路线的博弈。”
“我准备得很充分,舆论方面也已经安排妥当。论坛结束之后他就会明白,在绝对的资本和话语权面前,他那些所谓的‘民心’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不要轻敌。”
李鸿提醒他:“想想卫家那小子的结局,和你们一样大,还不是被沈风斗下去了。”
“啧。”
想起卫凌云,李哲楷不屑开口。
“他就是个废物,能成什么大事,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如果是他,早就把沈风踩在脚下。
李鸿没否认,卫老爷子当时的做法在他看来就是小打小闹。
为了一个女人韩佳毅闹出一个尽人皆知的笑话。
呵!
可是韩卫东不是个简单的人物。
“他既然敢让他的女婿站上这个擂台,就一定给他准备了后手。”
“你以为你面对的只是一个从江洲来的市委书记,实际上,你面对的是整个韩家。”
“韩家……”
李哲楷笑着说:“父亲,您放心。对付韩家,我或许比您更有办法。”
他的脑海里浮现韩佳毅那张清冷又绝美的脸。
有些棋子埋了十几年,也该到动用的时候了。
李鸿看着儿子眼神里的自信甚至是自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摆了摆手:“去做你该做的事。”
“你只要记住一点,我们李家不能输。”
“是。”
李哲楷躬身退出了书房。
当书房的门关上,李鸿拿起桌上的一个红色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老韩,睡了吗?”
“你这个点打电话过来,我能睡得着吗?”
“你那个女婿,今天和我儿子碰面了。”
韩卫东打着哈哈:“年轻人嘛,总要多交流。”
“哼,交流?”
李鸿冷笑一声。
“只怕是刀光剑影吧。”
“老韩,我给你提个醒,哲楷这次是势在必得。他背后的远不止你看到的那些。你让你那个女婿出来打擂台,小心最后收不了场。”
“那就不劳你费心了。”
韩卫东的语气也冷了下来。
“我们家沈风,别的不敢说,骨头还是够硬的,不怕跟人碰。倒是你家那个哲楷在国外喝了几年洋墨水,怕是忘了我们国家姓什么了。”
“有些路走偏了,想回头就难了。”
……
第二天。
全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大礼堂正式拉开帷幕。
会场内,座无虚席。
前排就座的是来自发改委、国资委、住建部等部委的主要领导,以及几位已经退居二线但影响力依旧巨大的元老。
中间区域是全国各省市的负责人,个个都是一方大员。
后排和两侧则是国内外顶尖的经济学家、企业家代表和主流媒体记者。
这样高级别的论坛本身就是一次政治风向的摸石路。
上午的议程是几位部委领导做主旨报告,高屋建瓴,定下基调。
所有人都听得认真,但也都有些心不在焉。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今天真正的重头戏在下午。
下午两点,主持人走上台用略带激动的声音宣布: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本次论坛最受瞩目的专题研讨环节。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两位在地方城市发展实践中,取得了卓越成就的青年才俊。”
“他们将为我们分享两种截然不同却都极具启发性的发展理念。首先,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沪海市常务副市长,李哲楷同志!”
话音刚落,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李哲楷在一片瞩目中,从容地走上讲台。
他今天穿了一身深色的西装,没有打领带,解开了衬衫的第一颗纽扣,既显得严谨,又透着金融精英式的潇洒。
底下不少的女领导双眼一亮,窃窃私语。
“长得真帅气啊。”
“欸哟,细皮嫩肉,才三十出头吧。”
“欸,这结婚了嘛?”
李哲楷没有拿讲稿,直接将一个U盘插入电脑。
背后的大屏幕上立刻出现了一个制作精美的ppt。
标题是《全球视野下的城市金融化路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下午好。”
他一开口便是纯正的牛津腔英语,随即又无缝切换回标准的普通话,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在沪海的工作心得。在开始之前,我想请大家看一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