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2015年10月,A股迎来一波强势反弹。

上证指数从9月底的3052点一路冲高,10月中旬站上3400点,月底更是触及3600点关口,市场情绪明显回暖。

大屏上的上证指数正朝着 3600 点冲刺,距离九月的低点已经反弹近 25%,创业板指更是反弹超过 30%。散户们的情绪明显回暖,大厅里又响起久违的讨论声,只是比起五月的狂热,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创业板暴涨:单月涨幅超30%,乐视网、暴风科技等妖股卷土重来。

杠杆资金回流:两融余额从9000亿回升至1.1万亿,场外配资死灰复燃。

券商营业部再现排队开户,散户们高喊“牛市回来了!”

散户在营业部兴奋地拍着崔琰的肩膀:“老崔,这次行情可不能错过!我融资满仓干券商了!”

崔琰看着盘面,没说话。

“崔总,格力涨到 19 块了!” 老刘举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的持仓盈利数字闪着红光,“你那 400 万股赚了快 1200 万,这才一个月啊!” 他语气里的兴奋藏不住,“早知道我当初多买点,现在也能回本了。”

崔琰正在核对格力的三季报,闻言抬头笑了笑:“才刚到合理估值,别急着卖。” 他指着财报上的数字,“三季度营收 480 亿,同比增长 11%,毛利率还维持在 32%,基本面一点问题没有。现在 19 块的市盈率才 10 倍,还有上涨空间。”

旁边的张总凑过来,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多亏听你的买了点格力,不然我那账户还套在创业板里。现在反弹了要不要减点仓?我这心里总不踏实。” 崔琰调出上证指数的周线图:“你看这反弹成交量没跟上,3600 点又是前期密集成交区,短期可能有回调,但优质股不用怕。”

这话让几个散户冷静下来。有人翻出自己的持仓:“我手里还有乐视网,现在反弹了 20%,要不要割肉换格力?” 崔琰摇头:“乐视的问题不是股价跌多少,是基本面变了。你看它三季报净利润同比降了 90%,这种股就算反弹也别碰,就像变质的酒,再便宜也不能喝。”

中午休市时,券商经理送来最新的资金流向报告:“崔总你看,主力资金都在往蓝筹股跑,格力今天净流入 2 亿多。” 报告显示,十月以来,家电、白酒等防御性板块资金持续流入,而前期热门的互联网板块仍在净流出。崔琰在报告上圈出重点:“这就是市场风格在切换,资金开始回归价值了。”

下午开盘,格力股价在 19.5 元附近震荡。崔琰接到陈老的电话,老人在那头笑着说:“小崔,格力这波反弹够劲啊!我那点持仓赚了不少,要不要止盈一部分?” 崔琰认真分析:“您要是不急用钱就拿着,三季报显示经销商库存还在降,四季度是销售旺季,业绩可能超预期。就像咱们囤的茅台,旺季前价格总得涨一波。”

陈老在那头爽朗地笑:“听你的准没错!上次你说的价值投资,我算品出点味道了,不追涨杀跌,拿得住好东西才行。” 挂了电话,崔琰看着格力的盘口,想起九月抄底时的冷清,再看看现在的热闹,忍不住感慨:市场总是这样,跌的时候没人敢买,涨起来才追,真正能在底部布局的永远是少数人。

傍晚的家庭餐桌上,李桐说起学校同事炒股的事:“他们听说我家买了格力,都问能不能跟着买。我说得问你,他们还不信,说我谦虚。” 崔琰给孩子们夹着菜:“别给别人推荐股票,赚了还好,亏了容易闹矛盾。真正的投资得自己研究,就像喝酒,得自己尝才知道合不合口味。”

尽管市场火热,崔琰的持仓依然稳定:

格力电器(60%仓位):股价从股灾最低点15元反弹至22元,但估值仍低。

贵州茅台(25%仓位):从160元回升至200元,但相比市场其他股票,涨幅并不夸张。

剩余15%现金,按兵不动。

李桐问他:“这次反弹,你不打算加仓?”

崔琰摇头:“急涨之后必有震荡,现在不是追高的时候。”

晚上整理资料时,崔琰在笔记本上写下:“反弹是检验标的的试金石。” 他对比了格力和创业板股票的反弹幅度,格力虽然反弹幅度不如题材股,但走势平稳,成交量温和放大,而有些题材股反弹时成交量稀疏,明显是散户在跟风。“这就像好酒和劣质酒,真材实料的经得起市场检验。” 他对自己说。

10月下旬,崔琰在复盘时发现几个异常信号:

成交量萎缩:指数上涨,但量能并未有效放大,属于“无量反弹”。

领涨板块杂乱:没有明确主线,题材股轮动极快,说明资金短炒迹象明显。

杠杆资金占比过高:两融余额增速远超指数涨幅,市场依然依赖杠杆。

他给几个核心客户发了邮件:

“本轮反弹缺乏基本面支撑,建议控制仓位,谨防二次回踩。”

11月初,市场果然开始调整。

11月6日:上证指数单日暴跌5.5%,创业板跌7%。

11月12日:乐视网高位回落20%,暴风科技跌停。

散户的融资账户再次触发预警线,营业部经理打电话催他补仓。

“老崔,这次真完了……” 散户老刘声音发抖,“我本金又亏光了。”

崔琰叹了口气:“牛市里赚的钱,往往在熊市里加倍还回去。”

在市场二次探底时,崔琰准备做两件事:

继续观望茅台和洋河:看看能不能有更好的价格加仓。

继续寻找市场低估值、高股息、低负债、高现金流的个股、

他对李桐说:“真正的机会,往往出现在市场最冷清的时候。”

12月底,上证指数最终收在3500点附近,全年跌幅收窄。但很多散户发现:

自己账户还是亏的——因为追涨杀跌,反复被割。

崔琰的账户净值却创了新高——因为他只持有优质股,不参与短线博弈。

营业部的散户们终于明白:“牛市里谁都是股神,熊市里活下来的才是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