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12 月的北京,证券营业部里的暖气也驱不散散户们脸上的寒意。上证指数在 2900 点附近挣扎,距离年中 5178 点的高位已跌去近四成,而崔琰书房里,却正酝酿着一件足以改变他职业生涯的大事 —— 筹备成立私募公司。
这个念头在年中股灾时就已萌生。看着身边散户们因追涨杀跌、加杠杆爆仓而血本无归,崔琰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有专业的机构帮他们管理资金,用成熟的策略控制风险,至少不会亏得这么惨。” 他不止一次和李桐念叨。当时恰逢《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实施一周年,私募基金行业迎来规范化发展的契机,这让他下定决心将多年的投资经验系统化,成立一家真正以价值投资为核心的私募公司。
筹备工作从 9 月开始,那时市场刚经历一波反弹,崔琰却敏锐地意识到风险尚未完全释放。“越是市场波动大,越需要专业的投资管理。” 他白天在营业部看盘,研究市场,晚上则和律师、会计师讨论公司架构。李桐帮他整理多年的投资笔记,那些密密麻麻的分析、交割单和心得体会,成了私募产品策略的雏形。
“公司名字想好了吗?” 李桐看着他在纸上写的几个备选,笑着问。崔琰圈出 “磐石资产” 四个字:“磐石无转移,寓意我们的投资理念像磐石一样坚定,不受市场波动影响。” 他想起自己囤的茅台和持有的格力,正是这种磐石般的坚守,才在股灾中保住了收益,“就叫磐石资产,让投资者放心。”
10 月,市场短暂回暖,崔琰趁势拜访潜在的合作伙伴。第一个找的就是陈老,这位在格力投资上赚了大钱的老人,听完崔琰的规划当即表态:“小崔,我第一个支持你!不仅要投钱,还要帮你介绍客户。现在市场太乱,就缺你这样踏实做事的专业机构。” 陈老的认可给了崔琰极大的信心,随后他又联系了几位在价值投资理念上志同道合的朋友,很快凑齐了初始注册资本。
团队组建是关键。崔琰没有找那些在牛市里名声大噪的 “股神”,而是挖来了两位风格稳健的分析师。一位是研究消费行业的老张,曾在券商研究所深耕白酒、家电多年,和崔琰在茅台的投资上常有共鸣;另一位是做风控的小李,擅长用数据模型控制回撤,经历过 2008 年金融危机,风险意识极强。“我们不追求短期暴利,要的是长期稳定的收益。” 崔琰在第一次团队会议上就明确了方向。
11 月,公司注册和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紧锣密鼓地进行。当时北京的私募公司还不多,备案流程相对繁琐,崔琰跑了三趟证监会,才把材料备齐。“首批备案的私募公司,更要合规经营。” 他对团队强调,“我们赚的每一分钱都要光明正大,对得起投资者的信任。” 营业部的老刘听说他要开私募,拍着胸脯说:“崔总,我那点养老钱就交给你了,比自己瞎买放心!”
11 月 28日,磐石资产正式拿到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证书。那天崔琰特意穿了件红色的外套,和团队成员在新办公室合影。办公室不大,位于金融街一栋写字楼的 15 层,窗外能看到证券交易所的大楼。墙上挂着两幅字:“价值为本”、“稳健致远”,这是陈老特意请书法家写的贺礼。
12 月初,市场再次陷入暴跌,上证指数从 3600 点一路下探,恐慌情绪蔓延。有人劝崔琰:“现在市场这么差,不如等行情好了再发产品。” 崔琰却不这么认为:“熊市才是检验投资能力的试金石,也是布局优质资产的好时机。这时候发产品,更能体现我们的风险控制能力。” 他坚持按原计划推进,开始筹备第一只私募产品 “磐石价值精选 1 号”。
产品策略会上,崔琰详细阐述了投资框架:“核心是‘三好学生’原则 —— 好行业、好公司、好价格。像白酒、家电这种刚需行业,格力、茅台这种有护城河的公司,在市场错杀时就是好价格。” 他展示了格力的现金流数据和茅台的库存周转情况,“我们不做主题炒作,不追热点,只赚企业成长和估值修复的钱。” 团队成员补充了风控措施:单只个股持仓不超过 20%,净值回撤超过 10% 就启动止损预案,确保本金安全。
募集资金的过程比想象中顺利。陈老率先认购了1000 万,他在发给亲友的推荐语里写道:“小崔的投资理念我亲眼见证,三年格力投资翻三倍,这种踏实的风格值得信赖。” 崔琰之前帮着打理资产大户朋友纷纷跟进,将账户除开茅台外的,剩余资金全部买入产品。持仓茅台不动是崔琰强烈要求的,茅台持有成本低。等后续卖掉再把资金往产品里面买。
学妹张璐,听到崔琰要开私募,不但自己加入崔琰公司做分析师,还把自己这几年投资股市的资金买了产品。做工程的舅舅,有开连锁超市的老同学,全都喊过来买产品。
甚至连李桐学校的几位教授都凑了钱:“我们不懂炒股,但信得过小崔的为人和专业。” 短短两周,第一期产品就募集到5个亿,远远超出崔琰预计的3个亿目标。
2015 年 12 月 28 日,“磐石价值精选 1 号” 正式募集完成。当天上证指数收跌 3533.78 点,大跌近100点。
距离年初的 3258 点看似涨幅不大,却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剧烈波动。崔琰在产品成立公告里写道:“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磐石资产将坚守价值,与时间为友,在波动中寻找确定性的收益。”
崔琰当天并没有买股,继续等待市场二次探底。
2016年元旦,崔琰收到了很多祝福短信。陈老的短信最让他动容:“私募之路任重道远,坚持初心,方得始终。” 他站在阳台上,看着城市的灯火,心里充满了期待。过去的 2015 年,市场经历了疯狂与恐慌,而他在寒冬里播种下了新的希望。磐石资产的成立,不仅是他个人投资生涯的新起点,更是在喧嚣的市场中,竖起了一面价值投资的旗帜,等待着时间的检验与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