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北京的天空灰蒙蒙的,证券营业部的大屏上一片惨红。熔断机制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上证指数开盘半小时就触发 5% 熔断,恢复交易后仅十分钟又触及 7% 熔断阈值,全天交易时间不足 15 分钟。散户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屏幕,崔琰的磐石资产办公室里,气氛却异常凝重。
“崔总,这情况太罕见了!” 风控总监小李盯着实时数据,眉头紧锁,“创业板指跌停,沪深 300 成分股里八成跌停,咱们的产品刚成立就遇上这行情,要不要先观望?” 团队成员都看向崔琰,等着他拿主意。
崔琰却异常冷静,正在翻查格力的最新公告:“熔断只是短期情绪冲击,不改变公司基本面。你看格力,账上 500 亿现金,市盈率跌到 7 倍,股息率 7%,这种价格比 2008 年熊市还低,正是建仓的好时机。” 他在白板上写下 “恐慌性下跌 = 黄金坑”,“我们第一只产品‘磐石价值精选 1 号’的建仓窗口,来了。”
团队里研究消费行业的老张有些犹豫:“但市场情绪太极端了,谁知道底在哪?万一继续跌呢?” 崔琰调出茅台的实体酒价监测数据:“白酒批价没跌,茅台整箱价还维持在 1450 元,比股价反映的乐观。这说明资本市场的恐慌过度了,实体基本面没那么差。” 他敲了敲桌子,“分批建仓,先打 30% 仓位,重点布局家电、白酒。”
第二天,市场再次熔断,上证指数两日暴跌 13%,创历史纪录。恐慌情绪蔓延到私募圈,不少新成立的产品选择空仓观望,甚至有客户要求赎回。崔琰的手机响个不停,有投资者焦急地问:“崔总,要不要先止损?这跌法太吓人了!” 他耐心解释:“我们买的是格力、茅台这种现金流稳定的公司,跌得越多,安全边际越高。您想想 2008 年,恐慌时买入的后来都赚了大钱。”
陈老的电话最让他安心:“小崔,别管外面怎么闹,按你的节奏来。我经历过好几次熊市,每次都是这样,跌透了才能涨起来。” 老人的信任给了崔琰底气,他在晨会上宣布:“今天加仓 20%,把格力的仓位提到 15%,茅台提到 10%。记住我们的纪律:越跌越买,但不一次性满仓。”
风控小李在模型上反复测算:“按当前估值,格力跌到 12 元的概率不到 5%,而涨到 25 元的概率超过 60%,风险收益比很划算。” 他调出压力测试结果,“即使大盘跌到 2500 点,我们的组合回撤也能控制在 10% 以内,在可承受范围。” 团队成员看着数据,之前的担忧渐渐消散,开始按计划执行买入指令。
1 月下旬,熔断机制暂停,市场暂时企稳。崔琰的产品仓位已经达到 50%,持仓以格力、茅台为主,还配置少量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信维通信。看着账户里的浮亏,有年轻分析师忍不住问:“崔总,这些股短期能反弹吗?客户天天问净值。” 崔琰指着格力的月线图:“你看 2008 年熊市,格力跌了 70%,但之后三年涨了 5 倍。我们做的是长期投资,不在乎短期波动。”
他特意组织了一场投资者交流会,把格力的年报、茅台的渠道调研数据摊开:“大家看,格力 2015 年净利润 125 亿,同比增长 16%,这种业绩支撑的股票,15 元的价格就是低估。” 他播放了经销商采访视频,画面里格力经销商正在备货春节:“旺季销售没受影响,股价早晚会反映业绩。” 有投资者当场表态:“崔总分析得透,我再买产品 100 万!”
“产品目前封闭,大家想买等开放日在买。”
2 月,市场触底反弹,格力率先发力,价格涨回18,茅台也回升到 220 元。“磐石价值精选 1 号” 净值从 0.97 元快速回升至 1.05元,跑赢同期指数 10 个百分点。营业部的老刘特意跑来道贺:“崔总你太神了!熔断时敢加仓,现在果然涨了。” 崔琰笑着递给他一份产品月报:“不是神,是坚持价值规律。好公司跌多了自然有人买。”
春节放假前,格力应重大事件停牌,无法加仓。崔琰继续将产品的仓位扩大,加仓茅台、洋河、招商、平安和信维。春节放假前产品仓位85%,建仓过程中最棘手的是平衡节奏。
3 月市场出现震荡,有团队成员建议减仓做波段,崔琰却坚持持有:“我们不是炒股票,是做资产配置。波段操作看似聪明,容易踏空。” 他拿出自己 2011 年持有格力的交割单,“当年也震荡了半年,后来涨了三倍。耐心比聪明更重要。”
到 4 月底,市场企稳回升至 3000 点,崔琰的产品仓位已加到95%,前十大持仓全是消费、家电龙头、银行、保险和科技。净值回到 1.25 元,成为 2016 年初成立的私募产品中少数盈利的基金。
客户感谢信纷至沓来,有投资者在信中说:“熔断时夜夜失眠,看了你的月报才安心。现在明白价值投资不是口号,是真能抗风险。”
团队聚餐庆祝时,老张感慨:“刚开始还担心熊市发产品是自讨苦吃,现在才明白崔总的远见。恐慌时建仓,成本比别人低太多了。” 崔琰举起酒杯:“这只是开始。市场永远有波动,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慌。”
5 月的投资者见面会上,崔琰展示了产品的持仓组合和建仓轨迹:“我们在 1 月熔断期间买入的格力,成本 17.2 元,停牌前收盘价 19.2 元,浮盈 10+%;茅台成本 185 元,现在 260元,浮盈 40%,占总仓位3成。这就是逆向布局的回报。” 台下掌声雷动,有新投资者当场签约:“就冲你们在熔断时的冷静,这钱交给你们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