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科幻小说 > 幽谷怨灵 > 第2044章 《花下的约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小满推开设计院办公室的门时,窗台上的野蔷薇正开得热烈。是边境那位战友寄来的花苗,他在信里说:“孩子们总念叨你,说要等蔷薇爬满教学楼时,再请你来看。”阳光透过玻璃落在花瓣上,她忽然想起沈砚之信里写的“边境的月光”,原来无论是月光还是日光,只要心里装着牵挂,总能照见最柔软的角落。

桌上堆着新的设计方案,是家乡老城区改造项目。图纸摊开时,她的笔尖在一片空白处顿了顿——那里原是片废弃的工厂,沈砚之小时候总带着她翻墙进去,说以后要在这里盖座图书馆,“让没地方看书的孩子都能进来”。如今项目恰好包含一座社区图书馆,她在设计图上添了个圆弧形的阅览室,像极了边境小学的连廊。

母亲打来电话时,她正在核对图书馆的采光数据。“小满,你沈伯父寄来个包裹,说是砚之的东西。”母亲的声音带着笑意,“里面有个铁盒子,锁着的,钥匙是你送他的那枚平安扣。”林小满握着手机的手指猛地收紧,那枚平安扣是她十八岁生日送的,红绳磨得发亮时,沈砚之说要“锁起最重要的东西”。

回到家时,铁盒子正摆在客厅的茶几上。铜锁上刻着小小的蔷薇花纹,是沈砚之亲手雕的。林小满把平安扣穿进锁孔,“咔嗒”一声轻响,像解开了多年的心事。盒子里铺着块褪色的蓝布,裹着本厚厚的日记,还有几张她大学时的设计作业,上面有沈砚之密密麻麻的批注:“这里的弧度可以再柔和些”“楼梯扶手要加防滑条,小孩子容易摔”。

日记是从他入伍那年开始写的。第一页画着个简笔画的女孩,扎着马尾,旁边写着“小满说要当建筑师”。翻到中间,某页被泪水洇得发皱:“今天视频看见她眼底的黑眼圈,又熬夜了。胃药放在她抽屉第二层,不知道她会不会记得吃。”林小满忽然想起毕业那年,她总在工作室待到深夜,抽屉里的胃药却从未断过,当时只当是母亲悄悄放的。

最后几页记着边境的日常。“巡逻时发现块奇怪的石头,像小满画的月亮。”“给孩子们上美术课,有个小姑娘画了朵蔷薇,说要送给姐姐。”林小满的指尖抚过那些歪斜的小字,忽然想起边境小学的板房墙上,确实有幅稚嫩的蔷薇图,当时她还笑着夸画得好。

社区图书馆奠基那天,林小满带着日记去了现场。挖土机轰鸣着破开地面时,她把沈砚之批注过的设计作业埋在奠基石下。阳光洒在她身上,像多年前那个香樟树下的午后,沈砚之举着军校录取通知书,眼睛亮得像星星:“小满,我们的梦想都要实现啊。”

深秋时,边境的战友发来照片。希望小学的蔷薇爬满了连廊,孩子们坐在长椅上晒太阳,手里捧着崭新的课本。照片背面写着行字:“沈排长说,善良和梦想都是会发芽的。”林小满把照片夹进日记,刚好是他写“看见野蔷薇”的那一页。

设计完图书馆的最后一张图纸时,窗外飘起了初雪。林小满在图纸的角落画了个小小的灯笼,和边境小学的设计图遥相呼应。她忽然想起沈砚之牺牲前的那个冬天,他视频里说:“等我回来,就陪你看雪,像小时候那样堆个雪人。”那年的雪下得特别大,她一个人堆了两个雪人,并肩站在院子里,像他们从未分开过。

除夕夜,母亲在厨房煮着馄饨,香气漫满整个屋子。林小满翻出沈砚之的日记,读给母亲听:“今天吃到种的萝卜,味道像小满家腌的咸菜。”母亲擦着眼泪笑:“这孩子,总惦记这些小事。”电视里播放着边境哨所的新闻,战士们举着灯笼站在雪地里,林小满忽然觉得,沈砚之就在那些身影里,正朝着家的方向眺望。

开春时,社区图书馆封顶了。林小满在阅览室的墙上挂了块木板,上面贴满了孩子们的画——有边境小学的蔷薇,有老城区的新貌,还有个穿军装的大哥哥牵着小女孩的手。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画笔跑过来:“林阿姨,这是你和沈叔叔吗?”她蹲下来,看着画上灿烂的太阳,轻声说:“是呀,我们在等花开呢。”

夕阳西下时,她坐在图书馆的长椅上,翻开那本泛黄的《唐诗选》。书页间掉出片干枯的蔷薇花瓣,是去年从边境带回来的。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新栽蔷薇的清香,日记本在桌上轻轻翻动,停在最后一页——那里画着两座并肩的建筑,一座是小学,一座是图书馆,旁边写着:“我们的约定,都实现了。”

林小满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路灯,忽然明白,有些告别从不是终点。就像蔷薇会年复一年地绽放,就像月光总会照亮前行的路,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牵挂,早已化作漫漫长夜里的星光,在她设计的每一座建筑里,在孩子们的笑声里,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