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11章 馅饼砸头,刘备懵圈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章 馅饼砸头,刘备懵圈了

平原县衙的后堂内,空气仿佛凝固了,唯有烛火在沉重的寂静中偶尔爆出一声轻响。

刘备捧着那卷明黄色的绢帛,指尖竟有些微微颤抖。

绢帛上,“皇叔”、“后将军”几个由朱砂写就的大字,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本应是光耀门楣、天降甘霖的大喜事,可他心中翻涌的,却并非狂喜,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冰冷与不安。

“大哥!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张飞洪亮的嗓门打破了死寂,他那张黝黑的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兴奋,蒲扇般的大手重重拍在自己大腿上,“咱们终于熬出头了!你现在是皇叔了,看以后谁还敢瞧不起咱们!”

一旁的关羽,丹凤眼微眯,长长的美髯在胸前轻轻飘动。

他虽不像张飞那般形于色,但嘴角那一抹难以察 ??的弧度,也显露出内心的激动。

他缓缓点头,沉声道:“大哥仁德,天下共知。天子此举,乃是顺天应人。”

然而,刘备的脸色却愈发苍白。

他缓缓抬起头,目光越过两个兄弟,投向了堂下角落里那个始终沉默不语的青衫文士——陈子元。

“子元,你怎么看?”刘备的声音有些干涩。

满堂的将校此刻也都将目光汇聚到了陈子元身上。

他们刚刚还沉浸在主公加官进爵的喜悦中,此刻见到刘备如此凝重的神情,再看到陈子元那古井无波的脸,心中的喜悦也渐渐冷却,化作了一丝疑惑和紧张。

陈子元缓缓起身,走到堂中,对着刘备躬身一揖,这才不疾不徐地开口,声音清朗而冷静:“主公,敢问传旨的天使,可曾提及是何人向天子举荐的您?”

刘备一怔,回忆道:“那内官含糊其辞,只说是朝中太傅马日磾等一众老臣心向汉室,感念我乃中山靖王之后,故而联名上奏。”

“太傅马日磾?”陈子元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马公虽是忠良,却早已无实权。这长安城中,能让天子下诏,能调动天使出京的,只有一人——董卓。”

“董卓?!”张飞的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那国贼安能有这般好心?他恨不得天下诸侯都死绝了,怎会给大哥加官?”

“翼德稍安勿躁。”陈子元摆了摆手,目光扫过在场众人,继续分析道,“这诏书,并非出自董卓的好心,而是出自他身边那个毒士,李儒的手笔。”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愈发清晰有力:“此计,名为‘捧杀’,实为‘枷锁’。主公请想,如今的汉室天子,不过是董卓手中的傀儡。天子之诏,便是董卓之意。主公接了这诏书,领了这皇叔之名,在天下人眼中,便与董卓的朝廷扯上了关系。袁绍、袁术、曹操之流,他们打着清君侧、讨国贼的旗号,如今主公却成了国贼亲封的皇叔,他们会如何看主公?”

一番话如同一盆冰水,从头到脚浇下,让方才还兴高采烈的众人瞬间清醒。

徐庶原本也带有一丝喜色,此刻闻言,眉头紧锁,恍然大悟道:“子元先生所言极是!此举看似尊崇,实则将主公置于火上。我等若因此沾沾自喜,便是中了李儒的奸计。日后诸侯会盟,我等身份便会变得极其尴尬,进退维谷!”

陈子元赞许地看了徐庶一眼,接着说道:“不错。这还只是其一。其二,李儒此举,意在分化我等与各路诸侯的关系。皇叔之名,是尊荣,更是束缚。它将主公从一个地方豪强,硬生生拔高到了汉室宗亲的代表。这名头,听着好听,却也意味着主公日后的任何举动,都必须师出有名,必须符合‘皇叔’的身份。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可以为了生存便宜行事。这道诏书,给主公戴上了一顶华丽的帽子,也上了一道无形的枷锁。”

“最毒辣的是第三点,”陈子元的眼神变得锐利如刀,“李儒是算准了主公仁德之名在外,必不会拒绝这道诏书。而一旦接下,主公便成了他手中的一颗棋子。他可以借主公之手,去牵制青州、冀州的黄巾余孽或是其他诸侯。若主公功成,则是为他稳定了后方;若主公兵败,正好削弱了主公的实力。无论胜败,他董卓都稳坐长安,坐收渔翁之利。这杯看似甘醇的美酒,实则是一杯穿肠的鸩毒!”

话音落下,整个后堂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张飞脸上的红光早已褪去,换上了一层铁青。

关羽的丹凤眼眯成了一条缝,眼中寒光闪烁,握着长髯的手不自觉地加重了力道。

其余将士更是面面相觑,后背渗出了一层冷汗。

谁能想到,这一纸诏书背后,竟藏着如此阴狠毒辣的连环计!

众人望向陈子元的目光,已经从最初的信服,变成了深深的敬畏。

这位年轻的军师,总能于迷雾之中,精准地洞穿敌人最核心的图谋。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刘备喃喃自语,紧握的拳头缓缓松开,心中的惶恐与不安,被陈子元条理清晰的分析一层层剥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清明。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对着陈子元深深一揖:“若非子元点醒,备险些铸成大错,成了他人手中之刀而不自知。”

陈子元连忙扶起刘备,正色道:“主公言重了。危与机,向来并存。李儒设下此局,固然阴险,却也给了我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机会?”刘备精神一振,急切地问道。

“正是。”陈子元走到悬挂在墙上的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了平原县东北方那一大片区域上——青州。

“李儒想用‘皇叔’的名号束缚主公,我等偏要利用这名号,行我等之大事!”陈子元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自信与力量,“‘皇叔’,便是大义!后将军,便是官职!这两样东西,正是主公目前最欠缺的。如今,董卓亲手送到了我们面前,岂有不用之理?”

他转身,目光灼灼地看着刘备:“主公,青州黄巾猖獗,刺史焦和无能,百姓流离失所,正是我等以皇叔之名,行仁义之师,扫平黄巾、收复失地的最佳时机!一旦拿下青州,我等便有了真正的根基之地,进可图天下,退可守一方,再非寄人篱下的无根浮萍!”

“出兵青州!”

四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每个人的心中炸响。

“好!说得好!”张飞第一个跳了起来,大声吼道,“大哥是皇叔,去打黄巾贼,天经地义!看谁敢说半个不字!”

“子元之策,甚合我意。”关羽也抚髯点头,眼中战意升腾。

“愿为主公,拿下青州!”徐庶与其他将校齐齐拱手,声震屋瓦。

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刘备心中的豪情也被彻底点燃。

是啊,畏惧又有何用?

李儒的毒计,在子元的剖析下,已然变成了自己手中最锋利的武器。

拥有大义名分,去征伐一片无主之地,还有比这更好的开局吗?

他深吸一口气,双眸之中重新燃起了昔日讨伐黄巾时的光彩,沉声下令:“好!传我将令,全军整备,三日之后,兵发青州!”

“喏!”众人齐声应和,士气高昂。

议事结束,众人纷纷散去,各自准备。

后堂之内,只剩下刘备与陈子元二人。

夜风从堂外吹入,拂动着地图的边缘,发出沙沙的轻响。

刘备凝视着地图上“青州”二字,心中虽已定计,却仍有一丝莫名的阴霾挥之不去。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子元,我总觉得……此事过于顺利了。李儒当真会如此轻易地将青州这块肥肉送到我们嘴边吗?这天赐良机的背后,会不会还藏着我们尚未看透的杀机?”

陈子元沉默了片刻,眼神深邃地看着地图,烛光在他的瞳孔中跳跃。

“主公的忧虑,不无道理。”他轻声说道,“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李儒这等人物,落子绝不会只有一步。青州,或许只是他摆在明面上的棋盘。真正的杀招,往往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他伸出手指,没有再点青州的腹地,而是在平原与青州交界处一个毫不起眼的小点上,轻轻画了一个圈。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但在粮草之前,更重要的是扫清障碍,断其耳目。我们这第一步,必须快,必须准,必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陈子元的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前的森然寒意,“此事,我已经与子龙、公明商议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