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秦万年之赳赳老秦 > 第357章 巡途汇流观盛世:君臣同行察民生,匠筑安居续兴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7章 巡途汇流观盛世:君臣同行察民生,匠筑安居续兴邦

在宽阔平坦的秦道上,一辆由墨家改良的橡胶轮马车正平稳地向前行驶着。

这辆马车的车厢宽敞舒适,装饰精美,车轮滚动时几乎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马车的车篷下,坐着秦始皇嬴政。

他身着一袭玄色布衣,身姿挺拔,面容刚毅。

在他身旁,坐着他的次子胡亥和丞相李斯。

三人谈笑风生,气氛融洽。

车窗外,风声呼啸,吹得车篷猎猎作响。

然而,这风声却无法掩盖沿途的热闹喧嚣。

自从离开咸阳后,他们一路向渭南、长安方向行进,所到之处,都呈现出一片与往日截然不同的繁盛景象。

道路上,一辆辆满载着建筑材料的马车络绎不绝地驶过。

这些马车有的拉着木材,有的载着石料,还有的装着砖瓦,它们都是为了修建赏功宅而运送物资的。

道路两旁,农闲时出来做工的百姓们步履匆匆,他们有的扛着工具,有的挑着担子,正赶往附近的工地。

这些百姓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修建赏功宅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工作机会,还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在工地周边,商铺林立,炊烟袅袅。

这些商铺有的卖着各种生活用品,有的提供餐饮服务,还有的售卖一些手工艺品。

商人们热情地招揽着顾客,顾客们则在商铺里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物品。

这股由赏功宅建设催生的活力,就像一股春风,顺着秦道蔓延开来。

它吹过每一个村庄,每一片田野,让每一寸土地都透着勃勃生机。

一、沿途所见:建设热与民生旺交织

车队行至渭南城郊的2级宅院施工地,始皇令车驾停下,一行人微服步行至工地边缘。

只见千余名工匠、百姓各司其职,夯土锤落下的“咚咚”声整齐有力,墨家工匠手持矩尺校准梁柱,确保同等级宅院尺寸分毫不差;临时厨房外,妇人们正抬着大锅往工地送午饭,麦饭的香气混着汗水的咸涩,酿成最鲜活的烟火气。

“父皇,你看!”

胡亥指着不远处的薪资结算处,眼里满是新奇,“儿臣听闻,这里男女都能上工,男丁夯土运料,妇人做饭洗菜,当日就能领钱,百姓们都抢着来!”

他快步走到一位正揣钱袋的老农身旁,笑着问道:“老丈,上工挣钱舒心吗?”

老农见是面善的“贵人”,连忙答道:“舒心!

舒心!

农闲在家也是闲着,来这儿一天能赚3钱,够给孙娃买西域奶酪了!

朝廷不拖欠工钱,宅院盖得又规矩,俺们看着都高兴!”

李斯捋着胡须,补充道:“陛下,营造署按您的旨意,严格执行‘同等级同规制’,墨家图纸统一发放,工头每日核查尺寸;国库拨款专款专用,薪资结算由赵高派专人监督,至今无一起舞弊、拖欠之事。”

始皇颔首,目光扫过工地旁的小吃摊、杂货铺,西域烤串的香气、关中麦饼的酥脆、岭南鱼丸的鲜香交织而来,商人吆喝声、百姓说笑声不绝于耳。

“以前巡途,见的多是逃荒的流民、贫瘠的村落;如今,人人有活干、有钱赚,连小吃摊都摆到了工地旁,这才是盛世该有的样子。”

他语气中满是欣慰,指尖不自觉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二、赢欣汇合:详报建设,稳控全局

行至长安近郊的一类镇配套建设地时,远处一队快马疾驰而来,为首者正是赢欣。

他一身风尘仆仆,玄色官服沾了些尘土,显然是刚从营造署抽身,便马不停蹄赶来汇合。

“儿臣参见父皇!”

赢欣翻身下马,躬身行礼,“营造署诸事已安排妥当,特来向父皇复命。”

始皇扶起他,笑道:“欣儿辛苦,一路赶来不易,说说建设近况。”

赢欣随众人边走边说,条理清晰:“回父皇,首批试点已全面开工,1-10级宅院同步推进,同等级宅院的地基、梁柱尺寸完全一致,墨家工匠每日巡查校准,确保无偏差。

工匠招募已达三万余人,其中农闲百姓占七成,男女分工明确,日薪按时结算,民心稳固。”

“材料方面,就地取材率达八成,咸阳周边窑厂日产砖瓦万余块,木材、石材按需采伐,短缺的铜器、铁器已从墨家工坊调运,不影响工期。

一类镇的商业街、学堂、医馆已完成地基铺设,下月便可搭建主体结构,二类镇也按计划推进,确保宅院完工时,配套设施同步启用。”

胡亥插言:“二十二弟,同等级宅院真能做到完全一样?

我看1级宅院的花园图纸颇为复杂,工匠们能精准还原吗?”

赢欣答道:“十八哥放心,墨家已将图纸细化到每一块砖的位置,工头皆为墨家资深工匠,每日按图施工、按尺验收,昨日核查1级宅院地基,八座宅院的长宽误差不超过一寸,完全符合父皇要求。”

李斯赞道:“公子欣统筹有方,墨家技术支撑得力,此次建设既保质量,又顺民心,实为一举多得。”

三、君臣热议:盛世根基,在于民心

车队继续前行,行至一处刚成型的10级宅院样板区,始皇率众人入内查看。

小院方正有序,一口简易水井清澈见底,两分菜圃已翻好土地,六间房屋布局紧凑却实用,完全贴合“保障基本、彰显荣耀”的定位。

“这10级宅院虽小,却五脏俱全,”始皇抚摸着夯土院墙,感慨道,“即便是轻微军功、杂役有功者,也能有安稳居所,有菜圃自给,这便是‘有功必赏’的真谛。

大秦要的,不是少数人的富贵,而是天下人的安居。”

赢欣补充:“父皇所言极是。

儿臣已令营造署在每座宅院门楣刻上功臣功绩,无论是王侯还是士伍,皆能让子孙铭记先祖之功,也让世人知晓,大秦从不亏待任何一个为家国出力的人。”

胡亥望着小院的菜圃,若有所思:“以前只知打仗守疆,如今才明白,让百姓有房住、有钱赚、有盼头,比什么都重要。

这些宅院,不仅是居所,更是大秦凝聚民心的根基。”

始皇闻言,眼中闪过赞许:“胡亥此言长进不少。

民心是最大的疆土,以前老秦人跟着朕打仗,是为了不再受战乱之苦;如今朕让功臣安居、百姓富足,是为了让大秦的根基,扎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夕阳西下,巡视车队迎着晚霞前行,赢欣汇报的建设进展、沿途百姓的欢声笑语、工地上的奋斗身影,交织成大秦盛世的鲜活画卷。

始皇坐在车中,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心中笃定:这场由赏功宅建设掀起的热潮,不仅筑就了一座座安居的宅院,更筑就了大秦长治久安的民心之基,而这盛世,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