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系统进入深度休眠的第七日,云薇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寂。朝堂上的争论、各地送来的奏报、边境紧张的军情……一切都只能由她自己判断决策。失去了弹幕的插科打诨和未来视角的偶尔提示,她仿佛在迷雾中独行。

“陛下,江南八百里加急。”内侍的声音带着一丝惶恐,呈上了一份沾染泥泞的奏报。

云薇展开一看,是江南总督的密奏。江南部分地区,尤其是原本富庶的太湖流域,开始出现与宸京周边类似的异状——稻田无故枯萎,桑叶莫名卷曲,甚至连太湖的水位都在异常下降,水质变得浑浊。民间已有“地龙翻身”、“天罚再临”的谣言悄然流传。

地脉污染的影响,正在以超乎预期的速度扩散!若不加以控制,恐慌将如野火般蔓延,新朝根基将被动摇。

不能再等了。

“传朕旨意,十日后,于宸京南郊圜丘,举行‘安土祈福大典’,为天下苍生祈福,慰藉地脉。”云薇沉声下令,“命各州府选派德高望重者,携本地五谷、水土,前来参礼。同时,诏告天下,朕将亲自主持大典,与万民同心。”

这道旨意迅速传遍四方。一方面是为了安抚民心,另一方面,云薇是要借此机会,汇聚万民信念,为《九源清灵阵》所需的净化媒介进行初步加持。

旨意下达后,云薇换上了一身简便的常服,仅带着萧彻和两名贴身侍卫,悄然出宫,目的地是位于宸京西城的匠作监。

匠作监内炉火熊熊,敲打之声不绝于耳。大匠鲁衡正亲自督造祈福大典所需的礼器,见到云薇微服前来,吓了一跳,连忙就要行礼。

“不必多礼。”云薇摆手,目光扫过忙碌的工匠和堆积如山的材料,“鲁卿,朕交办的事情,进展如何?”

鲁衡引着云薇来到一间守卫森严的工坊内,只见里面整齐摆放着数百块已经初步打磨成形的玉牌、玉璧,质地温润,大小不一,但都尚未雕刻。

“回陛下,内府送来的上好玉料已用去七成,按您要求的形制,首批三千枚‘祈安玉符’还差五百便可完成粗坯。”鲁衡禀报道,“只是…陛下要求在这些玉符上刻画特定的符文,匠作监中虽有几名老匠人略通此道,但进度缓慢,且刻画出的符文,总觉…缺了点什么神韵。”

云薇拿起一枚已经刻画了简易净化符文的玉牌,入手微凉。她能感觉到,这符文只是形似,内里空空,根本无法承载和引导能量。这确实是个难题。刻画蕴含能量的符文,需要特殊的手法甚至需要刻画者自身具备一定的修为或纯净的意念,寻常工匠难以胜任。

她沉吟片刻,问道:“鲁卿,匠作监中,可有心思纯净、悟性高的年轻学徒?”

鲁衡虽有些不解,还是答道:“有几人,手艺虽还稚嫩,但心思确实灵巧。”

“带他们来见朕,再取些未刻画的玉牌和工具来。”

很快,三名看起来不过十五六岁的少年学徒被带到云薇面前,都有些紧张局促。云薇没有表明身份,只是温和地让他们坐下,拿起刻刀和玉牌。

“放松,看着我的手。”云薇轻声说着,拿起一枚玉牌,屏息凝神。她没有动用任何符石力量(实际上也动用不了),而是将全部精神集中在指尖,回忆着《九源清灵阵》残篇中关于能量引导的韵律,回忆着这片土地承受的苦难与希望,将一种“净化”、“守护”、“新生”的纯粹意念,透过刻刀,缓缓注入玉牌之中。

她的动作并不快,甚至有些生疏,但每一笔都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和专注。随着符文的逐渐成型,那枚原本普通的玉牌,竟开始散发出极其微弱的、温润的光泽,仿佛被注入了生命。

三名学徒看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刻画方式。

“看懂了吗?”云薇放下刻刀,将那块已然不同的玉牌递给其中一名眼神最清亮的少年,“不是用手在刻,是用心。想着你要保护这片土地,想着丰收的田野,想着安宁的家园…”

少年接过玉牌,感受着那奇特的温润感,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你们可以试试。”云薇鼓励道。

三个少年拿起刻刀,模仿着云薇刚才的动作和那种专注的状态,开始尝试。起初依旧生涩,但云薇在一旁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摒除杂念,专注于美好的祈愿。渐渐地,他们刻画出的符文,虽然远不如云薇那般蕴含灵韵,却也少了几分匠气,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意”。

“很好。”云薇眼中露出一丝欣慰。这就是“星火”。她无法独自完成数以万计的媒介制作,但她可以点燃火种,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这些承载了纯净祈愿的玉符,即便能量微弱,汇聚起来,也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鲁卿,在匠作监内挑选一批心思纯净、忠厚可靠的工匠和学徒,由他们三人带领,专门负责刻画玉符。所需玉料,内府会全力供应。”云薇吩咐道,“告诉他们,这不是普通的工役,这是在为天下苍生祈福,为子孙后代积福。”

“臣,明白!”鲁衡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件事非同寻常的意义,郑重应下。

离开匠作监,云薇又去了京郊的流民安置点。这里依旧拥挤,但秩序已比之前好了很多,粥棚冒着热气,一些身体恢复的流民开始在官吏的组织下,参与一些简单的修缮工作。

云薇的到来引起了小小的骚动,但她示意众人不必行礼。她走到一群正在帮忙缝制冬衣的妇人中间,拿起针线,也笨拙地开始缝制起来,一边和她们拉家常,询问她们家乡的情况,听她们诉说战乱流离的苦楚和对未来的期盼。

她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倾听,偶尔安慰几句。但当她离开时,许多妇人的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了,少了几分麻木,多了几分光亮。她们或许不懂什么地脉国运,但她们能感受到,这位年轻的女帝,是真的在关心她们这些草民的死活。

这些细微的改变,这些被点燃的星星之火,开始悄然汇聚。

十日期限转眼即至。圜丘祭坛早已布置妥当,庄严肃穆。来自各州府的代表带来了本地的五谷与水土,宸京及周边的百姓更是将祭坛外围得水泄不通。

吉时到,礼乐齐鸣。云薇身着庄重祭服,一步步登上圜丘。她没有诵读冗长的祭文,而是面向万千民众,声音清晰地传开:

“朕今日在此,不为祈求一姓之永昌,只为脚下这片生养我们的土地,只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万千黎民!”

她讲述了地脉受损的真相(隐去了最严重的部分,以免引起恐慌),讲述了玄冥的罪行,也讲述了重建家园的艰难。

“但朕相信,人心齐,泰山移!今日,朕请诸位,与朕一同,为我们伤痕累累的土地祈福!为我们多灾多难的同胞祈福!为我们共同期盼的太平盛世祈福!”

她举起一枚由她亲手刻画、散发着微光的“祈安玉符”。

“请举起你们的手,无论手中是否有玉符,将你们对家园的眷恋,对安宁的渴望,对未来的期盼,汇聚于此!”

刹那间,无数手臂举起,无论是官员、士兵、士子,还是普通的农夫、工匠、妇人。一股庞大而纯粹的信念洪流,开始在空中无形地汇聚。那不仅仅是针对玉符的加持,更是一种跨越地域、跨越阶层的精神共鸣。

云薇站在圜丘之上,感受着这股磅礴的、温暖的信念力量,她引导着这股力量,如同疏导江河,缓缓注入早已准备好的、堆积如山的玉符之中。

成千上万的玉符,开始同时散发出柔和的光芒,如同夜空中骤然亮起的星河!

祭坛下方,万民震撼,许多人不由自主地跪拜下去,口中念念有词,更加虔诚的祈愿之力反哺回来,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系统深度休眠中...检测到超高浓度纯净信念能量场...尝试吸收...能源储备微弱恢复1%...】

【(无弹幕,仅有系统冰冷的提示音在云薇脑海深处响起)】

虽然只有微不足道的1%,却让云薇精神一振!系统并非完全无法唤醒!

大典持续了整整一日。当夜幕降临,玉符的光芒渐渐内敛,但它们已然不同,仿佛拥有了生命,成为了承载万民祈愿的容器。

大典结束后,云薇回到宫中,虽然疲惫,眼中却燃着火光。她看着堆满偏殿、散发着莹莹微光的玉符,知道净化地脉的第一步,已经成功迈出。

清虚子深夜求见,带来了好消息:“陛下,老朽与天枢已初步勘定三处核心地脉节点,分别在泰山、华山与云梦泽。只是…节点污染程度比预想的更深,净化难度极大。”

“无妨,有了这些玉符,我们便有了武器。”云薇抚摸着温润的玉符,轻声道,“星火已燃,终将燎原。”

她望向北方,那里有未尽的战火,有虎视眈眈的敌人。

她也望向西方,那里有神秘的“天外异宝”,有未知的威胁。

前路依旧艰难,但她不再是孤身一人。她的身后,是万千被她点燃信念的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