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工科小生混大唐 > 第131章 通敌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众人不停赶路,过了黄河,沿着河东北上,二十日就抵达并州(治晋阳县,即太原)。

大都督府长史李积与司马杨真在并州城外迎接李治一行。

晋阳自古以来就是北方重镇,它地处太行山以西,扼守住北方南下的咽喉。

如果并州失守,敌军就会势如破竹,很快进入河东(现山|西运城地区),威逼关中。

同时,夺取山|西之后,可以利用居高临下的地理上的优势,从军都陉、蒲阴陉、飞狐陉、井陉关等太行山的“八陉”出兵,直逼河北。

秦末的韩信,就是直接从长安出发,攻击河东、晋阳,最后出太行山占领华北。

河东地势平坦,这里有着名的盐池----解池,是我国内陆主要的产盐地之一,使用了几千年。

李丰准备回来之时,再去那里看看。

……

吃完晚饭,一夜无话。

第二日,李丰与刘成来向工部尚书段纶请示安排,段纶在驿馆的花园当中练剑,对什么事都不太关心,让李丰自己处理就是。

二人相视一眼,摇摇头,转身离去。

路上,刘成说道:“大郎,我看段公精神不大好,有些萎靡,怕身体真有病!”

李丰点点头,说道:“嗯,我看也是如此,走,到并州衙署找杨司马,先处理一件要事!”

“唯!”刘成说道。

……

二人来到并州衙门,要找并州大都督府司马杨真与士曹王方,州级的士曹相当于县令职,分管舟、桥、渡口、公共房舍、百工。

自然,五金采冶也是归他管辖的。二人来到衙门,王方进行了热情接待。

“李大郎、刘主事,此处许久没有如此热闹了!这次晋王居然到此,下官倒是有些想不到!”王方说道。

“嗯,如果不是薛延陀多弥可汗妄图进攻,晋王也不一定到此地的呢!”李丰说道。

“的确如此,北边数州已经开始戒严,并且大力征发士卒,准备抵挡进攻!不过,晋阳的威胁应该不大。”王说道。

李丰一听,要是薛延陀的人到了晋阳城外,那可不得了,那意味着北边代、朔十几个州全部丢失,恐怕李世民都亲自要带兵权的迎敌了。

李丰要求他安排协调五金百工之事,王方当然表示全力协助。李丰又问道:“杨司马在何处?”

“杨公已进宫议事,大郎如有紧急事务,只有到晋阳宫去找杨公!”王方说道。

“嗯,的确有些事情要急着办。鄙人此处办完事之后,还要急着赶往延州呢!告辞!”

“李郎慢走、刘录事慢走!”王士曹随后将二人送到衙门之外。

他二人告别王方,来往晋阳宫。

晋阳宫规模不小,有二十余座宫殿。

这是东魏权臣高欢所修建,当时晋阳称为“霸府”,后来是北齐别都,和东魏都城----邺城相对应。

这个高欢和曹操一样,没有当上皇帝,而是自己的儿子高洋篡位当了皇帝。

不过,他给自己修了一座宫殿居住,而且皇帝还要听自己的,说起来这比当皇帝更加过瘾!

隋朝晋王杨广,对晋阳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

李治得到了李世民的允许,可以居住在晋阳宫宣德殿。

……

杨真正在与李积一起,向李治汇报并州的情况。当然,李治得到的权力是多听,回来后向李世民禀报,并不得随意干涉地方政事。

主汇报者当然是李积,司马其实并没有什么事,相当于一个闲职。唐代州级上佐(别驾、长史、司马)、县丞通常情况下都没什么权,大都督府长史除外,人家相当于刺史,是一把手。

听到李丰找他有事情,他立刻出了会议室,来迎接李丰。隔着老远,就笑着说道:

“刚才我还在想李郎何时到呢,不曾想却已来了!走,到我的办事房去!”

五十余岁的杨司马非常热情。

“好!”

二人跟着他进到办事房,随后有侍者端上来早已煮好的茶水,然后退了出去把门关上。

刘成一看这个架势,知道可能有要事。果然,杨司马看看门关好之后,态度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对李丰说道:“大郎,就是这一封信,看着的确是李长史的笔迹!”

说完,杨真把那一封信递给了李丰,同时还有一张李积亲笔书签。李丰接过来一看,咦?这莫非就是那一封证明李积通敌反叛的信件吗?

原来,这一次李丰到太原来,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秘密核实李积反叛通敌的证据。

尽管李世民并不太相信李积会谋反,可是杨司马说掌握了证据,那就不得不查。

李丰知道,古代谋反很常见,诬告他人谋反更常见。比如房玄龄、尉迟恭、李靖等等,也都有被人诬告谋反的经历。

李丰仔细看了看,感觉的确应该是一个人的笔迹,也就是李积的真迹,所以心中就产生了困惑。

随后,他就把两张纸递给了刘成。刘成一听,这可不是小事情,李积已经在晋阳呆了十几年,加上这里又是唐王朝起义的龙兴之地,李积真要是通敌叛变可不得了。

他接过之后也认真看了看,凭他多年的经验,完全可以肯定二者是同一人的笔迹!于是说道:

“杨司马,李郎,这两张纸分明是李长史的笔迹,不可能是伪造的,这就奇怪了!下官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李长史会谋反!”

李丰听罢,也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杨司马,这封信是从何而来?”

杨真答道:“是林兵曹在外面检查之时截获的!”

“嗯,麻烦杨司马把这林兵曹的情况给下官介绍一二,越详细越好!”李丰道。

他当然不相信李积会谋反,从后世的历史上看,这必然是栽赃陷害无疑。

在听了杨司马详细介绍林兵曹的情况之后,李丰心里有了底,他想:

“关键是这封信,这可是十足的物证。如果不能否决这封信,李积就麻烦了!”

在自己先前的那个平行世界,此事肯定是其他人正确处理了,如今却落在自己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