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想了想,就对杨真说道:“杨司马,此事必须跟以往一样,不可对任何人说,待我把这证据拿回去仔细看看再说!”

“好!”杨真说道。

李丰是皇帝的钦差,他自然得照办。

“还有,几日后,下官就将出去转转,一是到乡下看看秋收情况;二是准备到附近岚州娄烦监一趟,还请杨司马知会李长史一声!”

“好,我一定禀告李长史!如果他同意,我愿跟随李郎到岚州去转一转!”杨真笑道。

“这倒不必,随便安排一位曹官或参军即可!告辞!”李丰说道。

“李郎慢走!”

“……”

……

李丰和刘成二人回到驿馆,正要仔细鉴别通敌信的真伪,却碰见了刘审礼,这人手里提着一大堆东西。

刘审礼二十三岁,很精干。他一看见李丰,就笑着迎了上来:“李郎怎如此之快就回来了?”

“办事讲究效率,和时间有何关系?刘大郎如何买这许多野味?”他问道。

“连日路途辛苦,承蒙李郎和段公照顾,给李郎和段公中午与晚上加几个菜!”他笑道。

“这……刘大郎太客气了!”李丰一看,这人倒是比较实在,一路上也非常客气,不知他为何与程处默没有处好关系。

……

他带着刘成回到自己的屋中,找出了一个放大镜,然后开始仔细看起来。

此时,日头已高照。他把那封信就对着太阳光,仔细照了照,用放大镜仔细观看。

终于,他发现了端倪:想不到这封信居然是高手拼接起来的!

原来,古代的纸都很厚,与现在的样子很有些不同。这一封通敌的书信,简单看,和平常并无二致,而实际上,是能工巧匠把原来的字剪下来之后,重新粘贴在一张纸上。

而且这书信在粘贴字的位置,还经过了专门的打薄处理,由于制作的技术十分高超,如果不是采用放大镜,加上又放在日光下照射,一般人还真不易看出端倪。

他忽然又想起,古代这种拼接的技术,以前好像在什么书上看到过,包括伪造书画,不料今日却见到了实物,倒是有些幸运。

他喊过刘成,对他说道:“刘录事,这一封投敌信是伪造的,你仔细看看!”

说完,他把放大镜连同信件一同寄给了刘成,并给他讲了如何辨别。

原来,这个放大镜就是他的西市找那个玉器商制作的镜片加工而成。

放大镜这个东西,很早就有,不过,人们用得并不多,或者说没有多少机会用,因此市面上也极少见。

刘成接过去以后,按照李丰教的方法仔细看了看,也立刻就看出了毛病:“嗯!果然是做的假!而且,此人的手段十分高明,一般人没这技术!”

“吃完中午饭之后,我二人立刻去找林兵曹来问话,此人有重大嫌疑!”

“唯!”

……

中午吃饭,刘审礼只请了李丰、段纶、欧阳平三人,并没有请自己的上司程处默。

李丰一看,看来这二人的矛盾挺深,自己在一路上陪着李治,也没有时间调和他二人的矛盾。

如今马上要和李治分别,接下来要做做他人的工作才行,给刘德威一个面子。

段纶一边吃着饭,一边问李丰:“李郎,接下来几日如何安排的?”

“回禀段公,下官下午要忙一些小事,然后在晋阳县附近盘桓几日,调查一下农田收成。

此处忙完之后,计划五日后前往岚州娄烦冶监,看看采冶之事,估计要十多日再返回晋阳!”

“哦?那我就在晋阳等候李郎,李郎给我留几人就行。我到处转转,看看晋阳宫是否需要维修,此事也很重要!”段纶说道。

“唯!”李丰应道。

段纶是工部尚书,在晋阳宫维修一事,的确需要工部下计划,将作监执行,少府监派工匠协办。

不过,李丰知道他这是托词,住在晋阳当然比进入大山里面好得多。

娄烦监在晋阳西边的大山里面(吕梁山中,现在的娄烦县),交通十分不便,听说野兽出没,还有一些危险。当然,自己带有护卫,倒是不会有什么问题。

原来,这娄烦监是山|西最重要的冶监之一,主要是炼铁炼钢,生产除了盔甲和弓箭、弓弩之外的各种兵器。

那转炉炼钢法需要他去指导,另外,此地富有铁矿,不过产量不高,房玄龄的意思,也请李丰去看看怎么回事。

古代,山|西是铜铁资源大省,一般的省份都赶不上。

……

都督府衙,下午。

兵曹林威被司马杨真通知来开会。他刚进屋,就发觉屋里除了杨真之外,其他还有十余人,他都不认识。

他笑着问道:“杨司马,不知这几位官人是谁?”

“哦,这位是钦差,晋王文学、农业司员外郎兼监察御史李郎,旁边是武侯郎将程将军,那边是高旅帅……”杨真给他一一做了介绍。

然后他又对林威说道:“今日找你来,李郎要与你谈谈那封李长史通敌反叛的信件……”

林威一听,原来是这件事,于是就放了心,坐下说道:“上次已给杨司马讲过,此信是下官从一名薛延陀信使身上得到的……”

接着,他介绍了详细过程。大致是某日出去打猎,遇到一位三十余岁的男子鬼鬼祟祟,形迹可疑,他与手下人要把那人抓住。

不料那人极力反抗,最后被自己射杀,后来发现那人是薛延陀的奸细。随后再搜身之时,得到了这一封信。

最后,他将此信呈报给了胡录事参军,胡录事参军又禀报了杨司马。

李丰冷冷地看着他,待他说完,李丰突然说道:“林兵曹,你好大的胆子,居然敢诬陷堂堂一个国公、都督府长史,还不速将事情从实招来,莫非要我动刑吗?”

啊?林威一听,立刻变得十分慌张,不过,他马上又镇静下来:“李郎,此话怎讲?”

李丰又是冷冷一笑,说道:“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来人,端一盆水上来!”

话音刚落,有人端来一小木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