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工科小生混大唐 > 第140章 修桥的诀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丰是使职,这次到山西和延州,有专门督导五金的任务,修一座桥是小事情。

李行与欧阳平听了李丰之言后,倒是连连点头,有朝廷支持,那座桥梁修起来后,就能够解决运输大问题。

“下官马上派人通知,让杜隆带两名工匠来在此地勘察,他是并州有名的桥梁修建高手,在整个大唐也并不多见。”王方道。

……

“李监,此处远离太远,附近又无县城,你等平日里购物怕是不方便?”一边吃饭,李丰一边问道。

“嗯,的确有些不太方便!”李行点点头。

“到等此处人多了,我倒是觉得此处可修一座县城,那就方便多了!”李丰道。

“有道理!”众人都跟着附和。

人多了就有城市,由乡到县,再变为州治县。

随后李丰又问了一些炼钢的转炉修建情况,李行说已经完成,就等着李丰和欧阳平来教授这个技术。

原来,少府监虽然下了牒文,不过由于没有认真进行现场培训,他们倒是不敢轻易尝试。

“那就明日开始,我与欧阳公给你们指点就是,其实也不太复杂,慢慢也就掌握了!我想,此监之钢铁产量最大,今后凡是要学习炼钢技术的人,都要弄到这里来实地培训。”李丰说道。

其实这里培训比较方便,规模比较大。洋州的钢铁产量太小,没有形成太大规模,并不大合适作为培训基地。

李丰的意思,不但是炼钢,就是采矿、洗选也要进行培训,全部搞到这里来,这里相当于是少府监采矿和冶炼的一个实习基地。

……

主要的炼钢培训工作,李丰都交给了欧阳平负责,这也是他的本职工作。

这几天他在附近转了几圈,看了看铁矿资源的储存情况,详细绘了图,对下一步扩大采矿场、修建选矿厂、炼铁厂、居民生活和居住区都做了详细的规划。

这件事忙完之后,已经用去了六七天时间,那个修建桥梁的专家杜隆还有一两天才会到。

众人就放了两天假,到山上去散了散心,打了两天猎,搞回来一些野味。

……

这天,杜隆到了,李丰带着一干人等,就来看看如何修桥。

修桥的地点在肖家沟,此处有一条小溪,别看平时水流不大,不过若遇山洪暴发,水位可能瞬间暴涨,而且其中夹着大石头,对桥梁危险很大。

古代多是石拱桥,不过,除了赵州桥等屈指可数的几座石拱桥之外,古代真正保存下来的千年石拱桥并不多,大多不过几百年的历史而已。

原因在于,石拱桥本身是由很多道“石拱”并排组合而成,相互间的连接如果不紧密,比较松散,日子一长,很容易散掉。

当然,石头本身也容易风化也是重要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桥基通常不够稳固,当地基的变形达到一定程度之时,桥梁就破坏了。

现在洪水期已过,修桥比较方便。通过详细察看、测量地形之后,众人回到了办事房,开会研究修桥事宜。

杜隆说道:“诸位,此处石材丰富,这座桥肯定是修石拱桥,小人就说说这石拱桥的修建之法……”

说完,他就开始认真给众人讲解如何修建石拱桥。前面说过,修建石拱桥是单独的一道一道将拱立起来,就变成了石拱桥的桥拱,高级些的就在横向加钢条连接,以增加稳定性。

杜隆讲得唾沫横飞,他以为这些人都不懂修桥。

讲完之后,众人都看着李丰,因为李丰说过自己要参与的。

杜隆一看,说道:“李郎莫非也懂得修桥?”

“不敢说懂得,知道一点皮毛而已!杜师傅,我觉得你这石拱桥和从前的这座桥没有太大区别,怕是管不了多久!”李丰淡淡说道。

啊?他此言一出,众人都很有些吃惊,毕竟,这个杜隆是大唐首屈一指的工匠。

五十多岁的杜隆一听,老脸有些挂不住,说道:“哦?还请李郎指点一二!”

他只是一个工匠,地位当然和李丰差到千里万里。

李丰不单学过力学课程,也看过有关赵州桥的视频,知道相关知识。像杜隆这只是临近的两个石拱用特制的铁构件连接,他觉得远远不够。

人家赵州桥是整个石拱横向都有八九道钢铁构件加固,使整个桥拱形成一个整体,如此才更加稳固。

不仅如此,赵州桥还对从上面的宽度进行的是“收缩”,也就是下面宽上面窄,这也是增加桥梁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措施之一。

还有,杜隆也没有对可能的山洪或泥石流采取措施,也就是对河道要进行必要的治理,防止对桥墩进行过大冲刷、冲击。

所以想到这些,李丰就说道:“杜师傅,诸位,我提几点建议,杜师傅看看是否合适。

其一,从前的桥梁就受到山洪的威胁,虽然其损坏不完全是山洪的原因,但肯定是因素之一。

因此,在这座桥的上游河道内,要采取措施,拦截石头,同时还要使水流变得平稳。

另外,考虑到这座桥的使用年限很长,来往的行人和车辆,因此还要进行加固。比如说增加横向的连接钢梁、对石拱进行适当收身,上窄下宽。还有,这个桥尽量做成一段圆弧拱。

还有,加大桥梁基础的尺寸,保证其稳固性,多花一点钱也无所谓。另外,石拱之间,要用砂浆充填、垫平,特别是基座的石头……”

李丰洋洋洒洒的说了一大堆,倒是把那杜隆惊得目瞪口呆!

咦?想不到这个李丰如此年轻,好像什么都知道!

“哎呀,小人佩服!小人马上就按照李郎的要求,对这座石拱桥进行设计!”杜隆说道。

李丰心想,本来自己要亲自设计的,不过又一想,他肯定还要带徒弟,让他绘图最好,于是点点头:

“这是最好,时间最好快一点,我还要赶回晋阳,来个最简单的图样就行,把我说的那几点加上!”

“唯!不过,李郎说的砂浆是何物?”杜隆又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