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丰记得从某本书上看到过,据某建筑学家说,华夏国的古代建筑上,多采用夯土建筑,虽然明清以后砖石结构建筑增多,但是没有真正掌握用砂浆垫平这一技术,当然这个技术现在普遍采用。

这直接体现在华夏国的古代建筑,多采用大原木做支撑立柱,采用石头砌筑做立柱的建筑物很少见,西方就很多。

主要是华夏国古代没有发明水泥,加上没有充分垫平砖石自己的可惜,承重力不行,用石头做立柱很容易出现问题,这就是采用大圆木柱做建筑物支撑的主要原因。

因此李丰见他问起,就介绍起最原始的水泥来:“桥梁若要稳固,所有的小拱必须要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一点,我想杜师傅肯定明白,无需多讲。

不过,石头与石头之间,也必须要紧密连接,也就是每块石头必须要尽量打平,然后用水泥砂浆进行充填。

这里就要用到水泥。当然,高档水泥制造很麻烦,现在也来不及讲,我就给诸位讲讲最简单的水泥。

无论是修建桥梁和修房子,用了这个水泥之后,其稳固性大不相同,又增加好几成。”

水泥?众人自然没听说过这名词,全都望着李丰。

只见李丰喝了一口水,然后继续说道:“下面我接着讲讲这最简单的的水泥,他需要用到三种材料:

其一,各种高温烧制过的材料,将其磨成粉末,比如粘土砖头、各种陶土器碎片、各种陶瓷碗碟碎片、以及各种耐火材料,如缸、盆等物的碎片、矿渣、炉渣灰,以上每种材料可单独取75%,亦可混掺一起共取75%。

其二、生石灰取20--22%;

其三、熟石膏3-5%;由石膏矿石或废石膏模型碾细,用铁锅加热炒至黄灰色即成。

水泥制法:将以上各种废物洗净,用火坑烘干,并磨细成粉。可掺混后共同磨细,也可各自单独磨细后再均匀掺混。

磨细的程度越细越好,可先用农村的石碾磨细,再用特制的钢磨磨细,当然,这个钢磨做得大一些,速度就更加快捷。

把以上各种磨细的材料按比例掺混在一起,便是水泥,也称混合水泥。诸位,这水泥可是好东西,今后诸位修房子以及相关的附属设施,都可以用到它。”

由于李丰说得很细,众人一边听一边记,倒是很容易就记住了。

大多数人并不怀疑,毕竟李丰的身份不同,又知道他看过什么奇书,自然有不同于常人的奇术。

杜隆听过之后,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李郎,不知这最简单的水泥与三合土相比如何?”

“当然要好得多!不过,杜师傅一定要记住,粉末要越细越好。还有,石头在砌筑之时,表面尽可能打平。

还有就是我刚才讲过的,石头与石头之间,不能留有空隙。对了,我差点忘了讲,光有水泥不行,在使用的时候,还必须添加砂子。

这个啥子不能太细,可用粗一些的,简称为中粗砂,他和刚才那个水泥的配比,按照1:2即可。这样就制成了水泥砂浆,非常好用。

这里要强调一点技术要求,对于砂,一定要尽可能选用河砂,还要经过一定的淘洗、筛选,这一点千万要记住!”

李丰出言非常谨慎,他们接触得也比较小心。

唐代,河砂当然到处都有。不过在后世,为了防洪以及河道保护的要求,很多地方禁止采河砂,因此在很多地方建筑上使用的都是山砂。

这个山砂是什么东西呢?实际上他就是用普通的砂岩破碎而来。由于里面含泥量很大,又没有经过淘洗和筛选,造成其质量很差,影响很多建筑物的质量。

当然,现在对建筑质量管得严,这东西在修建高层建筑、桥梁的时候也不敢随便用,毕竟实行质量终身追溯制。

……

“李郎,这最简单的水泥就有如此效果,那最好的水泥又是如何制造的呢?李郎可否能够透露一二?”杜隆突然问道。

他这么一问,众人也都拿眼望着李丰。

李丰一看,这个杜师傅年纪如此大,想不到居然还如此好学,要把一切都搞懂。

好吧!自己穿越到这个大唐,就是要传授知识,富民强国,我就把技术说给你听,至于你是否能够搞出来,那就与我无关了。

自己回到京城之后,明年有时间,再慢慢考虑试制普通硅酸盐水泥。

想到这里他又说道:“嗯,这更高档的水泥,制作非常麻烦,杜师傅居然有兴趣,我就简单介绍如下。

制造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这大概要占到80%~90%;另外就是粘土,这个比例为10%~15%;最后还要用到铁矿粉1%~2%,这东西此地极多。

这三样东西都要先磨成粉,同样是越细越好,按照重量比配比完之后,然后制成颗粒放入炉子里面烧。

一定要采用煤炉,采用木炭不行,热度不够,这里掌握火候也很关键。等烧制完成之后,生料就变成了熟料,再拿出来加入3%左右的熟石膏磨细,就成了很好的水泥。”

李丰把简单的工艺说了一下,虽然他讲的很简单,不过众人也都知道,这东西要烧出来肯定不容易。

原因很简单,如果很容易的话,李丰就不会介绍什么简单的水泥了,而是首先会介绍这种方法。

杜隆是修建桥梁的,对于烧制什么的肯定不懂。不过,李行、欧阳平二人是冶金行家,他们听完之后,倒是更有心得。

心想,李丰说的那什么炉子的结构如何也不得而知,要把炉子造出来怕是有些费事。

另外,需要烧多久才符合要求,怕是也要经过反复试几次才能知道;还有,水泥生料磨粉、造粒等等都是问题。

有时几句话就说完的事情,真正要把它做成功,或许要几年的功夫。

这时欧阳平说道:“李郎,若是这水泥用处极大,我少府今后怕是也要烧一些出来,用在两京桥梁修筑、宫城维修上面!”

李丰点点头,说道:“这是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