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工科小生混大唐 > 第178章 长安水泥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丰心想,李世民的意思,或许真的是想让你推荐几个人,或者干脆就是想让你来进行管理。

你却为了撇脱关系,减轻皇帝的怀疑,居然全部推脱了,真的很机智。

李世民听了他的回话,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道:“爱卿,朕看,此事兵部要主管,当然是从员额上、训练上进行管理,平日里还要派人督查。

朕的意思,先搞几个试点,主要是山西地区,还有河|北,这两个地方铜铁资源丰富,可以组织大量人员开采,运输也很方便。

还有,万一遇到外敌入侵之时,把这些人组织起来,上战场也非常迅速,比临时征召要强得多。

至于员额,暂定三万人。由长孙无忌兼任民兵总管,窦德素担任副总管,李丰担任监军。

不过各州刺史都要兼任民兵子总管,负责日常管理,出了问题要负责!”

李积一听,不让自己管就行,这种手上有兵权的事情越少越好。只见他立刻叩首道:“微臣一定尽心尽力,做好详细的训练规划,做好对这些人的训练检查!”

李丰也说道:“陛下放心,微臣将全力配合长孙司空,管理好这些民兵。”

李世民点点头:“朕相信诸位!马公,下来速速拟旨!”

“唯!”

……

既然要修楼房,肯定就需要水泥。而且水泥对于李丰来说,也到了该生产的时候。毕竟这东西用处太大,特别是对于今后维修宫殿很有帮助。

目前京城的主要道路,和我们现在的大马路可不同,那时候全部是泥土路。

每到了雨雪天气,路上全部是淤泥,有时候一尺多深,马车牛车都不好行走。

你说当时为什么不修?估计有三点,第一点可能是习惯问题,第二点可能是没有钱,第三点可能没有人提出来要修路。

那个时候的皇帝出行,要安排官员探查前方道路,对路面进行整治,如果皇帝的车过不去,后果就会很严重。这种官员也是临时的使职,权力很大。

楼房的图样也是李丰设计,他虽然并不是学建筑专业的,不过由于他学过力学,也看见过工地上修房子,而且框架结构非常简单。

另外,为了保证地震时候的稳固性,楼板都要采用现浇,这东西也非常简单。

相比之下,古代修楼房不需要考虑供电和网络、有线电视、电梯等等,只需要考虑给排水,倒是简单得多。

给排水也非常简单,按照李丰的设计,每个楼层设立几个大水箱,直接采用滑轮从底楼打水上来,然后储存到水箱里面。

反正皇宫之中的人力多的是,整个太极宫至少有三万人,一座宫殿花不了几个人打水,很多人都闲着没事干的。

排水系统就不用说了,直接用砖头砌出下水道。另外还要考虑消防系统,这个阎立德内行。

……

少府监。

少监窦德素安排了几名官员过来伺候李丰,非常殷勤。

毕竟,李丰是钦差,权力大得很,就是工部尚书也得给几分面子,何况少府监这样的非计划权力部门。

“李郎,这水泥厂计划建在何处?”窦德素问道。

“就在长安县吧!按照我的想法,这东西公家就不要搞了,反正也不是什么战略物资,别搞得很多人中饱私囊。

还是让私人来搞,窦公,这东西的前景大的很呢!今后那些富商大贾修房子,包括朝廷修建宫殿、铺建道路,都可能要采用。”李丰说道。

李丰上次已经对窦德素进行了暗示,让他自己找人。

只见窦德素笑道:“哦!这样最好,上次李郎简单提过之后,鄙人倒是联系了一个人,此人主要烧制砖瓦,技术非常高超,烧制这水泥应当不在话下!”

啊?烧制水泥不在话下?开什么玩笑!

这东西自己就在书上看到过,仅仅制造工艺而已,我还没有烧过呢!

想到这里他解释道:“窦公,要想把这水泥烧好,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技术高得很呢!那人在何处?我倒想见一见!”

“哦,此人名叫卫隐,35岁,人非常精明,很懂得办事!明日,我把他叫过来,李郎给他好好讲讲就是!”

“如此最好!”

……

下午,长安城北。

李丰、窦德素、卫隐和十余个官员、胥吏,来查看建水泥厂的现场。

隔着老远,就看见这里有很多砖瓦窑在冒烟,很显然,卫隐是准备利用一个砖瓦窑进行改建,烧制水泥。

按照李丰的设计,这座水泥窑是采用最原始的立窑。

李丰学习的是采矿专业,辅修过冶金,虽然没有专门研究水泥烧制,但是对于烧水泥、陶瓷的基本知识,在书本上还是学过的!这要比冶炼钢铁简单很多。

这烧水泥,李丰设计采用是“立窑干法水泥”工艺。主要工艺过程是“二磨一烧”。

一,将石灰石、粘土、铁粉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磨细后,再加入煤粉和一定的水,制成10毫米左右的“生料球”。

二,将此“生料球”放入立窑烧制,在一定的高温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其就会比变成熟料。因为生料里面加入了煤粉,其在底火的高温以及空气助燃下,会燃烧,从而产生化学反应。

立窑的生料球当然肯定是从顶部下料,从底部卸熟料。

三、将熟料及石膏、矿渣等混合材按比例加入-----水泥磨机-----粉磨后得到水泥,这就是整个的工艺。

当然,空气从底部和腰部吹入立窑都是可以的。生产水泥也要很高的技术,控制立窑的燃烧很关键。

还有就是不能“卡窑”,就是窑里面堵塞了,处理起来,也是很费劲的。

……

窦德素等人带着李丰来到一座砖瓦窑前,说道:“李郎,这座窑如何?在鄙人看来,似乎可以使用。”

李丰看了看,感觉还不错,自己设计的水泥窑内直径大致五米左右,高度十二三米的样子,内衬的耐火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