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工科小生混大唐 > 第179章 推广砖瓦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丰说道:“嗯,高度差不多,倒是可以使用,就是直径窄了一些,只有四尺多,产量太小了。

我的想法是,尽可能把直径增大一些,有个两丈最好,这附近的砖瓦窑如此之多,可以再看一看,不行买一个过来也可以!”

窦德素一听,转头去问卫隐:“卫三郎,你就准备了这一个窑子吗?”

卫隐笑着说道:“哪里!旁边的窑子随便挑,李郎觉得哪一个合适,小人把他买过来就是了!”

李丰一看,这小子办事倒是挺灵活,和自己想的一样,于是他说道:“那我们就转转吧!”

“唯!”卫隐等人自然非常谦卑。

他原本以为自己所认识的窦德素是四品官,已经大得不得了,结果听窦德素的意思,这个李丰是钦差,县子,皇帝的红人,虽然官位低于窦德素,不过权力大得多,因此更加敬重。

“李郎,听说李郎主管百工,除了这水泥生意外,可还有什么生意可做?”

李丰一听,还有什么生意可做?你小子野心不小呀!这个生意可不算小。

想到这里他说道:“我的生意多得很,随便给你指几样,你也做不完,只要你舍得花本钱,一年挣个几万贯不是问题。”

“哦?这可太好了!李郎,本钱不是问题,还是李郎指点一二!”卫隐一听,大喜过望。

窦德素一听,忙在旁边说道:“卫三郎,有事情下来再说,先把这事情办完!人家李郎忙得很!”

“是,小人明白,小人明白!”卫隐一听,不再说话!

旁边,数百名工人和农民看见李丰一行官员过来,自然都围着看热闹:“咦?还有两名绯衣官员,这些人是干什么的?”

“是啊,此处可难得见到绯衣官员,就是长安县令,也穿的是绿衣呢!”

“莫不是长安城就扩建?”

“扩建个屁呀!城南好多坊都是空地呢,房价便宜得很!”

“……”

李丰看着那个砖瓦窑,对窦德素与卫隐说道:“二位,有了这个水泥之后,用砖作墙,修房子就方便得多,可以用砂浆垫平,还可以当承重墙!

卫三郎,你刚才不是想要做新的生意吗?这可就是大生意!你看见没有?整个长安城里面,真正的砖瓦房很少,或者说绝无仅有。

长安城里面的富人多得很呢!你先搞几个样板出来,再做一些宣传,弄不好很多的富人,都会把土墙给拆掉,改建为砖墙房!

你总说说这个生意有多大?我看最低也有几百万贯,搞不好有上千万贯,这个我没有仔细算过!”

“哦?民居全部采用砖做墙?这倒是一个很好的思路,普通百姓修不起,不过富人可以用啊?而且几乎没有维修的!”窦德素一听,非常感兴趣。

前面介绍过,唐代的房屋,大多是夯土结构,明清时代,砖瓦房才开始在富人圈中普及,但那绝对是高档品,一般的小地主未必修得起的!

卫隐一听,那眼睛都绿了!

只见他说道:“李郎,这真的可行吗?太贵了怕是没几个人用的!”

李丰说道:“你恰好把这事说反了!越高档的房子越有人住,也才越好挣钱!你难道还指望从穷人钱袋子里面掏钱?人家只想着吃饱饭呢!”

窦德素说道:“李郎之言有理!卫三郎,这可是天赐难得的机会,你要是不做的话,可不就被别人抢先!对了,我的那个房子也要改造了,就在我那里用吧!”

“哦?如此极好!”卫隐一听,非常高兴。

几个人转了一圈,最终,李丰选了一座看着还不错的空瓦窑。

这个瓦窑直径有两丈,高度有三丈多一点。

只见李丰说道:“这砖瓦窑要进行改造,里面要衬上耐火砖,这东西窦公手底下有高人,制作也很简单。

我这里有一张草图,卫三郎,你安排人照着做就行。另外,打磨石粉的地方一定安排好……”

接下来,他又详细介绍了烧制水泥的工艺,还给了他们书面文字。

最后李丰说道:“三郎,你要尽快组织人手,我最多正月二十就要出门,前往江南,在这之前,水泥必须要烧出来!

对于烧制方面的技术,可以让窦公进行协调,将作监有烧制陶器物的高级工匠。”

“小人一定照办!”

实际上,在唐代,除了长安和洛阳的两座大宫殿之外,还有几十座行宫。当时主要是夯土,建筑维修工程量很大,专门设置了匠作监本来负责此事,其下面有若干个署监。

这些单位分别负责房屋、墙、建筑装饰物、各种手工品等等,凡是建筑上需要用到的东西,他们都可以生产。

当然,所需要的工匠,相当大一部分需要由少府监提供,究其原因,是因为工匠由少府监进行管理,有工匠籍,好多人家中都是世世代代当工匠。

将作监下面有一个署------甄官署,此署主要管建筑上面的石器、陶器,有四名手艺非常高的监作官,还有不少的直官。

李丰没有多少时间来指导,只有全靠甄官署的工匠们了!

那些人也看得懂自己的资料,经过认真摸索之后,烧出勉强可用的水泥应该没有问题。

在李丰的计划当中,能够烧出300号的水泥,他已经很满足了,200多号的也可以用,自己那个房屋的柱子设计得很大,安全系数很高,何况里面还加了钢筋。

……

办完水泥的事情之后,接下来就是制作钢筋。

如今有了新的炼钢技术,钢筋制作并不复杂,采用普通的圆钢就行。李丰设计了四个型号的建筑用常用钢筋,差不多够用了。

当时钢材价格昂贵,为了尽可能节约钢材,李丰所设计的宫殿主体,部分支撑柱采用石柱。用大石柱作支撑柱在古代华夏国并不多见,欧洲多一些。

只要把石块与石块之间打平,然后垫上水泥砂浆,其稳固性非常好。前面讲过,华夏国实际上没有掌握这个技术,一直不敢使用。

西方的工匠,就喜欢把两块石块接触之间尽可能弄平整。他们那边火山多,火山灰也容易找,那东西可以制作建筑水泥,还节约了一道关键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