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闯旗 > 第一百零四章 安邦、强兵、纳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零四章 安邦、强兵、纳贤

第107章 安邦 强兵 纳贤

在信阳时,为了不动摇人心,他不好去调动各部班底和人员结构。

这段时间下来,杨开在他们的心中地位大大提高,时机已经成熟。

趁着现今稍有空暇,可以缓出手来,就该立刻整顿。

两万五千的人队伍,说多不多,现在各路掌盘子手中,随便都有这个数目队伍,说少也不少,他们的这支队伍是除去了大部分裹挟之众后清算出来的。

每个个体都是战斗力,杨开计划分编为四个镇抚营。韩、曹分封德安、汉阳两府,自己主领承天两城为一营。

岳州距离汉阳近,老卒原部,皆拨给曹营,驻汉阳;邓方、梁广俱在德安,拨韩营、驻德安;至于胡氏兄弟、言侯、侯大贵则由自己统带;再召回赵虎领胡沙虎原部,并官军降卒,自成一营。

日后若再有来投诚者,可以算他们来帮忙的,也可以算作是合作伙伴,暂且不把他们考虑进去。

另外,京山、景陵两城,搜检得工匠三百余人,悉数送来应城,一并编入匠营。

其中,肯投降配合的,分毫不损,责令每户送嫡子送往应城入侍,统一发给质子营。组成的质子营由徐幼儿代管。

如此调配兵力,每营都可分到六千人左右,编制一定下来,统属关系清楚许多,再有战斗,各负其责。

但是,如果碰上比较大的会战,军卒混在一起,该如何区别?总不能真切去他们的手指。

“将异其旗,卒异其章,烙铁青印,罪人之身。”

杨开本想给他们造一个身份令牌,但不显眼,殷左禅建议,可以仿照古制,结合现在的制度,在军章上加以区别。

他们本部佩赤色袖章,投降入军的官军降卒佩黑章,用黑旗。

日后面向承天诸府,以韩营为右,用青旗,袖章戴在右肩;曹营为左,用赤旗,袖章戴在左肩。

杨开中军,展黄旗,章束在脖子上。章上写士卒名字及上官伍长、甲长等各官职人选的名字。

殷左禅等人自无意见。当即传令各城,规划分属,按照各自所属,送给样章,分别制作佩戴。

旗、章只不过是形式,为了便于区别,重头戏还是在严加操练,使兵得以强,马得以壮。

打武昌时,他们把从德安各地收得来的火药用了个十之七八,从官军手中夺来的一批火器,一来火药染水未干,二来需要运往重要的城池做守城军备使用,火铳手只能暂停训练。

百姓人不谙火药制造之法,指望缴获、购买可能性太小,自己制造的话,应城周边,找不到磺、硝等物。是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事实上,不止百姓,整个流贼军队中,对于火药方面都是比较缺乏的。殷左禅道:

“湖广德安、岳州、汉阳都富,得银钱甚多。并且有金矿、大盐井。物通有无,小人以为可选能言善道的精干士卒,乔装下江南。”

这已经不是殷左禅第一次跟杨开提这种建议。

湖广宝地,有石矿、铁矿,多在长沙茶陵等地,矿洞之处,不缺火药。

江南富贵之地,濒临大海,常有天南海北船只来往,年关将近,鞭炮、烟花、祭祀等事,都用火药。

如此,许以重利,必有所获。

杨开也不拘泥于火器,“火药既然不足,就多制箭矢。百姓火器不精良,普及度远不及中国,也是多用箭矢。我有山产铁、铜,遣专人负责,出矿冶炼不停,足够使用。”

“其他火铳等诸般火器的制造。大炮制不得,至于火铳,他们抓到的官军俘虏中,就有几个出身军器匠人提举司,不是外行。

匠营各色工匠都有,选伶俐军卒协制,产量虽不会大,补充缺损应不成问题。”

权宜之策,姑且行之。

杨开一一同意,即择官军俘虏督办冶炼,开辟匠舍,兼管制造火器一事。殷左禅提到江南,倒是叫他心中一动。

也不知南京、江浙这些地方的驻军如何打算,会不会西行过来?打定主意,派遣人去江南行交易之事时,顺便打探消息。

这时候,曹莽、梁广等将纷纷应召命而来,驻扎在应城之外,商榷也随曹莽之军,赶了回来。

民政、军事,杨开粗略跟他们梳理一遍。该办的事儿,大家心中有数。

罢了,殷左禅继续说道:“精兵已成,将军用来攻略湖广内地,万人绰绰有余。要应对官军围剿之危,却稍嫌不足。小人有三策献上。”

走一步,看两步,杨开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才,道:“先生请尽管说来。”

“其一,征各城百姓入军;其二,厚遇来投军的小众贼军,引更多的队伍来投;其三,将军许军中伤卒脱籍入民,反响甚好。

如今我军连战连捷,军威大盛。小人闻听,应城本地的百姓,许多都有投军打算。

我们不仅要行招揽友军之事,还要扩招官军,做为附庸,协助守城,维持地方。其中或有精锐,也可以用来冲锋陷阵。”

商榷微一寻思,道:“目前各城粮草,据小人统计,可保我大军半年之用。入冬以后,再难打粮,为保证我军明年开春之后,粮草不会紧张,扩征军新军不宜过多了,至多三五千人。”

杨开轻轻皱了皱眉,没人马没地盘时,想人马想地盘;有了人马地盘,又发愁粮草兵源,自失一笑。

感慨发过,暂且不去考虑粮食不够的问题,暗暗记下,两件大事:火药粮草、兵卒操练,最为需要解决。

众人讨论半天,大部分时间殷左禅自己在说,没半分疲态,依旧精神抖擞,问出最后一个问题,道:

“德安、汉阳两府安民,我闯营之旗当面向天下。将军可有谋划?”

一听他如此问,杨开就知道,他肯定已有成算。

果然,不等杨开回答,殷左禅伸手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却不展开去念,手指夹着,递给一边儿的商榷,道:

“商总管管理地方,请看小人此书有无不妥?指点一二。”

商榷苦笑恭,却也只能从命,清清嗓子,恭身侧对杨开站好,念道:

“英雄令。沧海横流,见英雄之本色。救济斯民,舍豪杰其谁?天垮下来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听雄鸡一唱遍寰中,东方白。迎起义之风展闯旗,乾坤赤。六千里锦绣江山,数万万英雄儿女,吾翘首以待之。”

......

商谈罢了,忙碌开始。

韩彬等即刻出城,接着修建大校场,分军按队,选出军中老行伍充任教官,习练技击,熟悉阵型。

修筑大校场、继续接着城外筑营;京山、景陵、随州等城,粮草储存不一,有的多,有的少,统一调派,各城至多允许储一月之粮,有多的,一律运回德安,筑建仓库,交总管府存储。

缴获来的军械、盔甲、战马,除补充本部缺损外,也悉数送至德安;统筹这段时间以来,各部有功将士,分由统军千户整编花名册,上报杨开,论功行赏。抚恤伤者,哭拜亡卒,安排落户。

防止出现流贼军中常见的,军中窝藏女人的情况,杨开和殷左禅等,正式编制出一套军律。

不繁杂,七八条而已,重点一是服从命令,一是禁止扰民。快马送达各城,严令诸将按律治军,绝不姑息。

同时规定,各百户队伍中,选派出一人,学习忆苦大会的召开、思想工作的进行诸多事宜。逢有战事,各军千户要集合统一召开。

军纪上约束、思想上做工作,有这两条还不够。

物质上还需要得到满足,尽量改善军中伙食,命,有军官克扣士卒口粮者,断首悬杆示以众人。天气将大寒,各城收集棉布等,赶制冬季军衣。

要求各军作战、操练闲暇时,自己组织士卒活动,比如步兵可以竞走、角抵等,骑兵可以捶丸、马球。既得到了娱乐,又同时有助提高战斗力,两全其美的事情。

除此之外,联姻之事不可能安排到每个人的身上,对待那些按不住裤裆的,允各军自设妓寨。

军妓和军卒的比例设置,需要保持在一比一百之上,即是说,一个一千人的千人队,最多允许携带十个人的军妓,设以每行房事期限要求。

守应城时跟随杨开的随从们,剩下活着的八十多个。除了几个回族人,不多,三四个,其他的都是汉人,杨开重新组建成了一个亲兵队。一视同仁,待之优厚。

白天随侍身侧,夜晚戍卫门外。给了他们一个独立的编制,军中私下里称之为“亲卫队”。

亲卫队的百户是一名老卒,老卒姓卢,大约生他时,有望子成龙的想法,起了个名,叫千牛。

阵亡的那些个出城作战的勇士,杨开一一询得姓名,埋葬时亲自落棺、填土。

千头万绪,梳理妥当,已是五日之后。

城墙很快就修葺完毕,大校场基本竣工,城外营地建成大半。

官军半个多月来,没半点消息。

探马来报,京山、景陵外至汉水,诸城中官军龟缩不出,极力避让。甚至连这两地之外出城哨粮的军马,他们也不敢去动,有时候巡逻看见,远远逃窜。

不用说,杨开全歼五千人、击溃堂堂正正击溃他们一万多人的战绩,吓破了他们的胆子。长远不敢说,最起码数月以内,前线可得平安。

各部前来商议事情的,领了任务和赏赐,调整阵地,严加操练,每月还要到应城之外进行一次军演,忙碌起来。

几天来,忙是忙,他没忘了王梦尹,杨开还是隔三差五就去见见他。不谈国是,只说风月。

王梦尹不理他,他就自言自语,自问自答;要是肯说两句,他便认真辩驳,有时获胜,有时认输;输了则真情实意地称赞夸奖,赞誉他为当世能臣。

到的后来,王梦尹忍耐不住,主动问起官军的情况,他含糊两句,避而不答。他不答,不代表负责看守王梦尹的徐幼儿不答,不但答,还夸大事实。

以四面楚歌之典故,告知王梦尹,官军在外的处境,所谓:事事留意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杨开做不到人情练达,事事留意只要肯,总是可以做到的。

这天午后,他又来到王梦尹所住院中,和他闲聊几句。

取一个小盒子,放到桌上,道:“我的部下,从景陵给我送来了些野山参。景陵山参好。大人战后,一直不曾好好补养,不如送给大人如何?”

吩咐徐幼儿,“叫专人每日熬了。用完时,再遣信使往景陵,向言将军索取。”

王梦尹不屑一顾。

前两日才送来城中歌姬,今日又是景陵人参。软硬兼施用来拉拢人心的雕虫小技罢了!

他已不再寻死觅活,骂道:“不消劳烦,休虚情假意。若有胆气,早日放了老夫走。你我疆场再决胜负!”

“放了大人也无不可。只是,数日来,和巡抚大人对谈,得益良多。我怜巡抚之才,不愿巡抚大人丢了性命。”

“此话怎讲?”

“败军之将余应桂、王燮元等人,最后换上士卒的衣物,才得以在乱战中逃亡,官军战败之罪尽数推到大人头上。”

杨开瞅了眼王梦尹,接着道。

“我虽不熟知你等朝廷中的军纪军律,谅大人回去,难逃一死。”

王梦尹仰天大笑:“我朝中事,你一区区小贼,何能得知?诓骗人言,尔当老夫是什么!”

杨开面色不动,诚恳地道:“信不信在大人。我也不求将军相信。天有英才,人必惜之。

将军腹有甲兵、兼资文武,早年以使臣身份出使高丽,便留下三不取的美名,今至湖广巡抚尚未久矣,国之将倾,民有何罪?我留大人不是为我,实在是为当世苦民。”

好话人人爱听,何况杨开又表现的真情实意,王梦尹哼了声,不去理会。

杨开见好就好,起身告辞。

他每天的时间安排都很紧凑,操练强兵之事,他事事都要亲自督查,接着要去视察大校场。

才出大门,散出城外的游骑嗒嗒嗒奔驰回来,而后慌慌张张跳下马来。

回来的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一个,这人杨开认得,该是王彪部的一个骑兵百户。

心头一跳,莫非汉阳有甚紧急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