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书和侍御史得知此事后,气得几近发狂。他们原本计划三人齐心协力,以不懂军事为由推辞,迫使国王另寻人选。然而,老编修竟一口应承下来,表示愿意领兵。他身为五品官都如此表态,这两位三品官怎能退缩?面对国王戏谑的目光,他们只得硬着头皮,也表示愿意领兵。于是,这件事在连哄带骗、半强迫之下,最终敲定。
三人前往大宁侯处接管兵权。大宁侯虽懂些兵法策略,但得知要将军队交给这三个对带兵一窍不通的人,顿时感到无力,仿佛眼睁睁看着心爱之物即将坠地碎裂。面对这无奈的结局,他别无他法,只能将军队交予他们。
当得知国王准备再次出兵,且动用大宁侯带来的一万军队时,郑忠夫等人坐立不安。他们不愿背负败军之将的恶名,渴望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
于是,他们不顾身上的棍伤,前往王宫,跪地请求参与此次出兵,并希望担任先锋官,亲自指挥军队。
然而,这一请求换来的却是国王的一顿痛斥。他们明知国王不会答应,却仍不愿放弃,希望能在这场战斗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否则,以他们受伤的现状,个人能力实在有限。果然,遭到拒绝后,三人退而求其次,希望能作为马前卒冲锋陷阵,戴罪立功。
他们三人的后续表态,终于让国王点头认可,因为国王已经同意让他们戴罪立功,随即便将他们编入先锋队。三人来到军中报到,随后一同前往拜见统帅,那位资深的老编修。
老编修正与两位副统帅商讨所谓的作战计划,尽管他们实际上并未深入研究,却也并未高谈阔论。
平日里,即便是讨论兵法,他们也能凭借想象发表一番长篇大论,但此刻并非炫耀学识之时,而是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战计划,以供国王审阅。
国王并非愚昧之人,深知这三人领兵作战的可靠性存疑,但他固执地不愿让武将领兵,只能从文臣中挑选,于是选中了他们这三个“活宝”。
然而,国王对他们能否打好这场仗也心存担忧,因此特意要求他们制定作战计划,上报审阅,若计划不妥,再另寻他法。若计划尚可,便让他们率军出征,反正这一万人马如同白送,损失了也不会心痛。
事实上,国王甚至巴不得这支队伍覆灭,因为这支部队是大宁侯出资招募的,若全军覆没,无异于摧毁了大宁侯的大半家产,这让国王感到颇为快意。他希望大宁侯的势力越弱越好,以免威胁到自己的王位安全。
正是基于国王的这一要求,老编修等三人愁眉苦脸地坐在一起,苦思冥想如何撰写这份作战计划。若论写官僚文章,三人各不相让,但面对作战计划,却都束手无策。
此时,郑忠夫等三人来到帐篷,求见三位统帅。
一听他们到来,老编修眼前一亮,低声对两位副统帅说道:“不如让他们来制定作战计划。”
两位副统帅顿时脸色阴沉,反驳道:“国王殿下有令,不得启用武将,你怎么还出这样的主意?”
老编修立刻回应:“那你们能确定作战计划吗?若你们能行,就由你们来制定,无需他们插手。”
礼部判书顿时语塞,老脸涨得通红,心中暗骂老编修倚老卖老,不懂得尊重上级,尽管自己目前是他的副手,但级别远高于他,怎能如此无礼?
一旁的侍御史倒是较为灵活,说道:“我看统帅的意见也未尝不可,咱们先过了这一关,把作战计划制定出来,呈给国王殿下审阅,完成任务再说。
回头如何作战,那还不是咱们三个说了算,不必完全按照作战计划上写的内容行事,这样咱们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武将。”
一听这话,礼部判书的脸色才有所缓和,缓缓点头道:“如果仅凭他们的作战计划过关,也未尝不可,就让他们先得意一阵好了。”
三人意见达成一致,随即召见了三名武将。
他们三人进来后,立刻表达了各自的想法。老编修沉声说道:“你们甘愿放下身段充当马前卒,这很好,但你们究竟是真有本事,还是只会纸上谈兵,本帅尚不清楚。因此,我想考校你们三个,若真有实力,给你们一小队人马指挥,也未尝不可。”
老编修深谙如何利用对方兴趣来激励他们,果然,听到有机会统帅一小队人马,三人顿时兴奋起来,即便只是一小队,也颇为不错。
三人立刻表态,愿意接受考校。于是老编修便说道:“你们三人各写一篇作战计划,若由你们统兵,该如何作战?”
这对一位大将而言不过是小菜一碟,三人立刻应允,随即找来纸笔当场作答。
很快,三人各自完成了一篇作战计划。由于事先未商议,计划虽有些出入,但大体思路一致,即鉴于敌众我寡的现状,采取运动战,积极主动寻找敌人各个击破,在大军到来前,力求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主要思路三人相同,具体执行细节则各有千秋。
拿到这三份作战计划后,老编修等人顿时放心,夸奖几句后让他们回去等消息。
待三人离开后,老编修等三位统帅将这三篇计划融合,形成了一份新的作战计划,随后兴冲冲地呈给国王王铉。
国王阅后大加赞赏。实际上,这份计划因经他们加工整理,且将三篇合并,难免存在矛盾之处,甚至不符合当前战局。其中还夹杂了他们的想象。
但国王不懂军事,门外汉看热闹,觉得引经据典,写得周密有理,自然赞赏有加。
国王召来宰相评判,宰相同样不懂兵法,见国王高兴,便也跟着夸赞一番。其实他一头雾水,心中狐疑,这计划像是懂行之人所写。
这三人根本不懂领兵作战,恐怕连兵书都没翻阅过,怎能写出如此像样的作战计划?尽管满腹疑虑,但他自然不会点破,更不会追究,只要国王高兴即可。
国王甚是满意,立刻批准了这份作战计划。不过出征前,他又召见三位统帅,告诫他们郑忠夫等三将此去是戴罪立功,只需让他们冲锋陷阵,不可分给他们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