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如意 > 第559章 夸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秉臣面容阴沉,伸手向户部尚书讨要行例来看。

一目十行地将手中的纸笺看完,王秉臣登时陷入了深思。

谢玉琰这行例和条陈不是随意写的,能看得出来她支持新法,但又不是完全支持,这条陈上写的那些,虽然没有明说,但就是在质疑新法。

譬如,市易法允许商贾赊购货物,但谢玉琰要求,必须经行会一同核查,方可放贷。免得市易务官员强行摊派商贾赊购。

“上面还提到了检校库。”

听到这声音,王秉臣抬眼去看,不知道户部尚书什么时候凑了过来,一颗大头就悬在他面前。

检校库是清点、管理遗孤财产、户绝财产、无主货物、有纠纷的财物、官府收缴的赃物的衙门,主要是替离世遗孤保管财产,定时从中划出银钱发给遗孤让他们得以生活。等到遗孤长大成人之后,检校库再将代管的剩余财产交还他们。

所以检校库中有大笔银钱和财物。

与其让那些财物放着,不如拿出来放贷。

这样既解决了市易务银钱不足的问题,且贷出的银钱充足,又能让许多商贾因此获利。

再者,商贾手中有货物能抵给检校库,市易务也就不用行监督之责,若商贾还不上银钱,那货物自然就归朝廷所有。

而且检校库赚了利钱,就能养育更多孤老,是有益于大梁百姓之事。

户部尚书道:“这……”

话刚说出来,王秉臣终于忍无可忍地道:“我说过这与鹤春无关,鹤春如何了解这些?你们以为这些条陈对市易务有好处?”

市易务的提举官耳朵几乎立起来。

王秉臣道:“恰恰限制了市易务。”

“如果让检校库拿出银钱借贷,就要分走市易务的权柄,不能只听市易务一家之言。”

“市易务想要的是将手中的财物全都借出,这样官员才能有政绩,反观检校库先要保全库中财物,所以在没有得到足够抵押物之前,不会轻易应允借贷。”

“如此一来,两个衙门就会彼此制衡。”

“行会在其中,也要尽查验、担保之责,地位也就变得更加重要。”

提举官登时傻了眼,他以为有银钱来源对于市易务是好事,却没想到更深这一层。

“那……那该怎么办?”提举官结结巴巴地道。

户部尚书有些相信,这些条陈是真的出自谢行老之手了。就似王相公说的那样,王晏在刑部忙碌,而理清楚这些条陈,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到的。

这是又出了一个聪明人。

王秉臣道:“这条陈……有些道理。”他不由地想到朝堂上旧党对新法的质疑和弹劾,许多都是因为施行新法的官员急功近利,伤及百姓,让新法背上恶名。

如何才能牵制施行新法的官员?这显然是个好法子。

户部尚书道:“若是检校库可以放贷,许多衙门也能将公中的银钱,送去检校库放贷生息,如此一来,他们就不会一味地反对新法……”

王秉臣方才正是想到了这些。

户部尚书道:“那就与开封府商议一番,若是可行,让检校司官员上奏最为妥当。”

能少向市易务拨一笔巨款,户部尚书自然欢喜。户部的银钱本就不多,为了能顺利施行新政,他也是硬着头皮往出拿。

如今有人帮户部承担这笔银钱,他何乐而不为?

“谢行老果然不凡。”

户部尚书下意识夸赞,看王相公一张脸比沾了水的宣纸还皱巴,他立即住了嘴,免得说多了,引火烧身。

想到这里,户部尚书咳嗽了一声:“这肯定就是瓷行想出来的,也只有商贾才能想得这般长远。”

因为赊购货物的本就是商贾,也只有商贾才会在这上面锱铢必较。

这种“不起眼”的小事,即便是王鹤春,也不太可能注意的到。

听着那些夸赞的话,王秉臣心中痛快了些,之前他说什么都无用,现在这人总算能自己明白过来。

于是……王秉臣也下意识地颔首,不过很快他就又开始执拗,为何偏偏就是谢氏,虽说王晏偏离了他安排好的路途,是王晏自己的选择与谢氏无关,但谢氏的事也在其中。

何况谢氏来历不明,不知还有多少秘密。

王秉臣登时没了与众人说话的心情,挥挥手道:“你们先回去吧。”

户部尚书等人离开了书房。

王秉臣垂下头再一次看向那些纸笺。

外面的雨没有要停下的意思,屋子里愈发冷起来,王秉臣却依旧没有歇着的意思,当将纸笺翻到第三遍时,谢氏的模样在他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聪明、有眼界、耐心,做事干净利落。

管事进来添茶,王秉臣突然开口:“鹤春回来没有?”

管事抿了抿嘴唇道:“还没有,郎君可能睡在衙门了。”

“当真?”王秉臣抬起眼睛。

管事点头道:“最近郎君经常如此,今日大雨难行……”

王秉臣心中突然被撞了一下,只想立即坐上车马往刑部看看,王晏是不是在里面。他有种感觉,好似不去找,儿子就会没了。

在屋子里走了两步,王秉臣忽然下定决心:“今晚回主屋。”

管事一愣,没想到老爷这就低头了?

管事半晌不动,王秉臣看过去:“怎么?”

“小的立即去撑伞。”

王秉臣下了决定,也顾不得让人通传,大步就向外走去,管事慌忙跟上去。

雨这么急,伞哪里能将人全都遮住,等到王秉臣来到主屋院子前时,身上的衣服已经湿了大半。

好不容易将门拍开,可怜的王相公就似从水中捞出来的一般。

跨进主屋之中,立即被迎面而来的热气包裹,王秉臣下意识舒了一口气。

林夫人看着自家老爷:“老爷忙完公务了?”

这话带着几分讥诮。

王秉臣深吸一口气,明明是被她晾在书房好几日,她……轻易就颠倒黑白。

王秉臣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压下来道:“晏哥儿哪里去了?你可知晓?”

林夫人扬眉:“不是在衙门里忙碌?外面的事,老爷不知,妾身就更不知了。”

这老家伙哪里是问晏哥儿,不过是来探她口风。

最近外面出了什么大事?自然与瓷行有关。

她就不说,憋死他。

“老爷还有别的事吗?”林夫人打了个哈欠,“妾身要去歇息了,老爷若是还没忙完,就再去书房……”

看着林氏离开的背影,王秉臣负气起身,可是想想书房的寒冷,他就挪不动脚步,最终让下人端了水,自己梳洗干净之后,蹑手蹑脚爬上了床,躺在熟悉人的身边,王秉臣安稳地沉入了梦乡。

不过注定这一觉不会太安稳。

睡到半夜里,林夫人只听身边有人喊了一声:“快……晏哥儿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