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平城赋 > 第二百零二章 榷税盐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拓跋丕愣了愣,忽又苦笑一声。

“怎么?你现在是不是很恨我?”说罢,卢兰定定地看着拓跋丕。

本待看拓跋丕懊悔不迭的模样,拓跋氏自相残杀的情形,但拓跋丕却冷静下来,笃然道:“不,要恨,也该恨我自己。若非我的心里生了不臣之心,任你是谁,也挑不起我的邪心。”

卢兰颔首道:“你说的也没错。只不过,我想求个好死,所以,把我该招的不该招的,全都招了。”

“你都招了什么?”

“其一,那日你去刘洁府上,表面上是劝他向你们皇帝认错,实际上是和他商量,怎么在北伐时对付皇帝。你们口中说的是忠孝之道,暗中却在纸上写着谋逆之语。很不巧,当日我是随您一道去的。”

“其二呢?”

“其二,你们故意篡改诏书,就是想借柔然之手,弄死你们的皇帝。”

瞥见拓跋焘峻厉的面色,拓跋丕倒吸一口气,黯然道:“是啊。吾等这是起了邪心了。”

“其三,”卢兰自顾自说下去,“之前,新平公拓跋俊本无谋反之心,但你却一边教唆他发泄怨气,一边将他的‘谋逆’之事暗报于皇帝。最后,哈哈哈,最后,你得到了新平公所有的一切。”

“此外,”拓跋月打断卢兰的话,“你也可以试探,至尊会以何种态度面对谋逆的弟兄。”

“聪明,不愧是我们拓跋家的女儿。”拓跋丕赞道,转又看向李云从,啧啧两声,“只可惜没许个好儿郎……”

拓跋月,本是达奚月,但因拓跋焘对她的赏识,拓跋丕也忍不住多注目于她。甚至,还注目于拓跋月所用之人阚骃。

此番,阚骃并未随乐平王出征漠南。据阚骃所言,乐平王虽让他担任从事中郎,但平日里并不亲近信任。或许,乐平王也看出,阚骃仍对旧主武威公主忠心耿耿,故此不敢对其委以重任。

如此,反倒是救了阚骃一命。若他在乐平王身边谋划反局,此番必被牵连丧命。

“本王着实不解。按说,李尚书和建武将军也不是皇亲,今日出现在此,是何意思啊?”拓跋丕的目光,自李云从移到高允的脸上,“是想做个旁听么?”

分明是想让他拓跋丕难堪。

“此其一。其二,崔道秀,哦,是卢兰,潜入中书学里欲行不轨之事,正好被高伯恭发现了。卢兰欲挟持高伯恭,所幸为李云从所擒。”拓跋焘面无表情,缓缓叙来。

闻言,拓跋丕拊掌大笑:“好好好,好得很!不过——可笑。”

“为何可笑?”拓跋焘挑着眉,“二位既是有功之臣,又是朕至为爱重的人。”

“爱重?”拓跋丕斜睨他俩一眼,嗤道,“阿干请收回这句话罢。对于高高在上的皇帝来说,哪有什么真正爱重的人?二位请记好了,出了这宗正寺,便请把今日之事尽数忘却,否则,他日恐怕会遭逢不测。”

见那二人不言,众人皆盯着拓跋丕的眼,他又指着卢兰道:“别看我了。我是起了邪心的坏人,本来就该死。只是,我的秘密都被掏出来了,而他……”

众人忙瞥过去。

入目处,正是卢兰紫涨的一张脸,丝丝污血自他唇角泻下,情状颇为骇人。

见状,李云从忙搭脉急救不迭,但因他不曾捎带药材,亦是回天乏术。

逾时,他才凝眉奏道:“臣未曾留意,他的齿间藏了毒。”

“这……他们的同伙,朕从何得知?”拓跋焘脸色难看,眸光瞥向了拓跋月。

“我来想办法。”

这一头,李云从带着属下继续奔走,去擒拿卢兰的同伙。

另一厢,太子拓跋晃则将武威公主拓跋月延请至东宫,与她论议河东盐业之事。

旧时,河东盐池属解州之地,故而又称作“解池”。

盐池距离平城不远,一直向平城提供食盐。故此,拓跋焘对此事也较为看重,也极审慎地设置盐官。

古时,盐的地位极高,以至于成为国富民强的标志。齐国名相管仲,也曾设置盐官,提出“以渔盐之利而兴国”的主张。

在大魏接管河东盐池之前,晋王朝曾在河东经营数十年,但只一味遵照曹魏成法,施行官办盐业之制,由朝廷主管食盐的采、运、销等事。

这便是所谓的“权操中央,利归国库”。

彼时,晋王朝在河东盐池设司盐都尉总理盐务,又令司盐监丞协从行事。

拓跋焘继位之后,自始光四年起(1),大魏占据了河东盐池,便于此地设官征税,行官督民办之法。

大魏设榷税盐官,与晋制不同,因北方并未一统,大魏连年征战,没有能力包揽采、运、销这一干事。

数月前,当地官员上奏,称百姓对设官征税、官督民办之法极为不满,与当地官员起了争执。

一伙闹得最凶的百姓,还伤了几名吏员,被抓进了牢狱。

因为此事,拓跋晃与朝臣们争论不下。

朝臣大多以为,应改弦易张,施恩于民,免去河东盐池之税,以此来缓和官民矛盾。

拓跋晃及其属官,皆以为官督民办之策不可动摇。因为,纵然朝廷让利,也不见得能让百姓获利。

极有可能,盐池为豪强富户所把持,专擅其利。如此一来,贫弱之民,便很难从中获益。百姓必然无心于盐业,朝廷的赋税反而会减少。

一者主张自由开采贩运,一者固守成规不加更易。

太子和朝臣们各执一端,非但无法说服彼此,还闹得不可开交。

太子属官里,有个叫仇尼道盛的属官,生性耿直而言辞锋锐。

此人冲动之下,还在私下场合,对着达奚拔指着鼻子大骂。说他本是戴罪之身,幸蒙至尊仁慈,并未加罪于他,只令他闭门思过。未想,他竟然还想打河东盐池的主意,简直是痴心妄想、胆大包天。

听得这话,达奚拔怒不可遏,说仇尼道盛妄自揣测,居心不良。

因为这些糟心事,拓跋晃在随从出征之前,一直心绪难宁。

(1) 4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