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何尝不想带着孩子们搬出去?
哪怕是间漏雨的小屋子,只要能躲开婆婆的冷脸,一家人安安静静地过日子就好。
她能吃苦,多打几份工也成,孩子们跟着她手脚勤快,粗茶淡饭配着咸菜,说说笑笑怎样都比现在舒心。
可是她没钱!
别的不说,就说房租,她能拿出第一个月的钱,往后呢?下个月、下下个月,要是哪天没钱了,想再搬回来,家里的位置怕是早就没了。
到时候带着孩子流落街头?做乞丐去?
春花当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只能告诉自己:没钱,就只能忍着,带着孩子一起忍。
而且,她觉得婆婆说的不过是气话,要真搬出去,不得闹翻天。村里有哪个婆婆真愿意把媳妇往外赶?真那样做,不就等于把家里的矛盾摆在明面上,脸面都得丢尽。
“奶奶那是说气话呢。”春花用袖口擦掉荔童脸上的泪痕,强挤出个笑脸,“咱们的家就在这儿,能搬到哪儿去?走,吃饭去!”
她一手牵着荔童,一手拉着喜妹,硬着头皮往家里走。
其实心里是忐忑不安的,怕婆婆又要开口赶她们,甚至一气之下把她们的碗砸了。真那样,她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好在婆婆没发作,也再没提过让她们搬出去的事,不过只要望向喜妹和荔童,那眼神就像锋利的针,刺得姐妹俩不敢与她对视。
而看向春花时,憎恶之情毫不掩饰地从眼中溢出,好似春花是她不共戴天的仇人。
春花洗衣,婆婆嫌水浪费;春花喂鸡,婆婆说撒的粮食太多浪费了;春花扫地,婆婆又嫌扬起的灰尘呛人……
只有轩轩一出现,婆婆才会满脸堆笑,眼睛眯成一条缝,满是慈爱与宠溺。
她紧紧跟在轩轩身后,一刻也不愿离开:“我的乖孙。”
轩轩想吃糖,婆婆立刻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糖果;轩轩说口渴,婆婆立马端来早就晾好的温开水。
到了九月一号开学这天,一大早的,婆婆喜滋滋地亲自送轩轩去学校。
第一天上学,总要大人领着才放心,要是没人带,孩子怕是连教室在哪儿都找不着。
春花也要送喜妹去,不巧的是,儿子拉屎拉了一身,屎尿蹭得到处都是,没办法,只能先处理,脱不开身,她硬着头皮央求婆婆:“妈,您顺便也把喜妹送去学校,可以吗?”
婆婆的脸色立马沉下来,没好气地回:“车坐不下!”
春花看着车后座,明明再坐两个人都宽松,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心里清楚,婆婆只是找借口,她就是不愿意带喜妹。
算了,她便转头对喜妹说:“你先等等,妈妈忙完就送你去。”
喜妹特别懂事,应了句 “好的妈妈”,然后背着小书包,安安静静地在一旁坐着等。
春花给儿子洗干净身子,换好衣服,荔童突然皱着小脸喊肚子疼。
她心急如焚,赶忙翻箱倒柜找出药来,仔细地给她涂抹揉按,等荔童的状况稍有缓解,才匆匆拉着喜妹往学校赶。
一路紧赶慢赶,可还是迟到了。
站在教室门口,老师面色阴沉,没好气地说道:“怎么不等放学再送来?”
话音刚落,班里的孩子们顿时哄堂大笑。
春花和喜妹的脸“唰”地一下红透了,两人局促不安,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老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示意喜妹进去。
春花看着她低头走到教室最后一排,坐在一张破旧不堪的课桌旁,身边空空荡荡,连个同桌都没有。
她满是担忧,可也只能强压下心中的不安,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教室。
等到放学,见喜妹背着书包进门,春花立刻就迎上去问:“今天和同学们处得怎么样?上课能听懂吗?”
喜妹小声说:“我交到了新朋友,还主动回答了问题。”
春花刚松口气,一旁的轩轩突然嗤笑:“她骗人!根本没人愿意跟她玩,老师问谁要做她同桌,也没人愿意,提问时她也答不上来,最后还哭鼻子,丢死人了!”
喜妹瞬间涨红了脸,咬着嘴唇不敢吭声。
春花心疼地看着女儿,轻声确认:“真的吗?”
喜妹沉默许久,终于缓缓点头。
这时,荔童凑了过来:“姐姐没有同桌,明天我去当她同桌!”
喜妹黯淡的眼神瞬间亮起,转头望向春花,眼底满是期待:“可以吗?”
春花也不知道能不能行,想到那个空座位,又看着孩子们渴求的眼神,犹豫片刻应了下来:“我晚上就给妹妹做个小书包。”
话音刚落,荔童和喜妹兴奋得跳了起来,拉着手转起圈圈,轩轩在一旁翻了个白眼,轻嗤一声“切”,转过身,慢悠悠地晃到外面玩去了。
当晚,春花翻出箱底做剩的碎花布料,给做了一个简单的书包,第二天一早,荔童便背着小书包,和喜妹一起去上学了,姐妹俩都很高兴,春花也放心许多。
可第三天时,春花在家门口扫地,忽然就看到荔童垂头丧气地背着小书包回来,她赶忙扔下扫帚迎上前,轻声问道:“怎么了?”
荔童咬着嘴唇:“妈妈,老师说没交学费,不让我去......”
春花心里一揪:“那就不去了,在家陪弟弟,好不好?”
荔童懂事地点点头:“好的,妈妈。”
从那以后,喜妹只能自己去学校,每天吃完饭背着书包自己走路去。村里其他孩子也都是自己走着去学校,不同的是,大家都是三三两两地结伴说笑,只有喜妹总是孤零零一个人。
而婆婆依旧每天骑着车送轩轩,到了学校还要在教室外面张望好久,直到上课铃响了才肯离开。
等考完试出成绩,轩轩举着满分试卷冲进家门,“爷爷奶奶!快看,我考了一百分。”
爷爷“嚯”地从藤椅上起身:“我孙子就是争气!”
奶奶笑得眼睛眯成缝,一把将轩轩搂进怀里,亲得他脸蛋发红。
老两口把试卷看了又看,笑得眼睛成了细缝:“我家轩轩将来肯定有出息。”
喜妹踮着脚凑到奶奶跟前,小声说:“奶奶,我也考了一百……”
奶奶正给轩轩剥鸡蛋,头也不抬:“知道了。”
爷爷瞟了眼试卷:“女孩子读书好有啥用”,转身就拉着轩轩出门,给他买糖去了。